-1-林口县城镇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尽快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双拉动”新格局,推进林口县经济社会又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重点,按照充分体现前瞻性、宏观性、可行性的要求,结合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明确、环境优美、发展协调的县域城镇发展趋势。以完善的城镇功能和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吸引,促进农村人口快速向城镇集中,统筹城乡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二、规划遵循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要立足现实、更要兼顾长远,全面考虑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城镇管理及社会化服务等要素,要结合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满足长远发展需求,设计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的原则。结合县政府所在地(林口镇)和10个乡镇现有的区域位置、辐射能力、产业发展、配套-2-设施、比较优势等基础性要素,按照“人口规模合理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布局结构组团化、组团间隔生态化、建设风格特色化”的要求,统筹考虑、统筹规划,长远规划林口各城镇的发展建设,突出各自特色,明确各乡镇在县域内的功能定位。——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原则。要合理设计城镇长远发展的布局分布,依据生产半径和居住半径,加强中心镇建设,扶持中心村建设,鼓励和引导人口居住分散的偏远村屯,逐步整村迁移。统筹资金、政策等要素向城关镇、中心镇和中心村流动,科学合理的确定城镇规模,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节约用地,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减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适度超前,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规划要充分学习借鉴省内外城镇建设的成形经验,既要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又要坚持从林口县自身的基础和外部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出发,为规划建设提供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依据。三、林口镇建成区建设规划(一)基础条件林口县政府所在地现建成区面积为10.9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9万,占全县总人口比例为24.6%,全县城镇化水平为34.7%,尚需改造的连片棚户区81.7万平方米,建成区内楼房化率为61.5%,人均住房面积21.5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6.4%,集中供热率56%,城市道路硬化率58%,城市绿化覆盖率14.9%,正在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管道天然气建设项目,其他社会服务公共设施整体水平相对不高。(二)发展定位-3-按照“改造提升铁南、加快开发铁北、东拓西扩外展、规划控制新区”的原则,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镇容量,打造山、水、园、林、居有机融合的宜居城市;放大公铁两路网络纵横、交通运输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打造连接黑龙江省东南五市(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七台河、佳木斯)的中心节点城市。(三)总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区达到13.9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比例达到28.9%,拉动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8%。基本完成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建成区内楼房化率达到80.8%,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城市吸引力明显提升,城市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四)具体规划构想1、城市用地总体布局(1)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自西向东,横贯县城的乌斯浑河、铁路为中轴线,实现改造铁北与提升铁南同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近期结合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向东发展工业,政治中心向南转移,远期城市以西南作为主要发展方向。(2)城市空间结构。通过整理城市结构,充实城市内部空间,循序渐进拓展外部空间,引导城市生长。城市空间形成“三心分两片”的总体布局结构。“三心”即南山公园,为城市绿心;火车站-文政大街,为城市商业中心;党政办公中心,为政治、文化中心。三个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形成城市的公共中心,并把-4-整个城市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即“两片”,以生产为主的振东工业园和振西工业园区和以生活为主的城市东西部居住区。城市道路就地势采用自由式路网形式,在“三心分两片”的基础上,建设北山森林公园,改造铁北旧城区,整治鲶鱼河沿岸,还山绿,还水清,把林口镇建设成为四周绿山环抱、中间细水常清的宜居的山水园林城。2、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规划(1)公共中心。规划林口镇形成以邮政路为公共中心轴带的结构,从火车站前—兴林广场—文政大街—南山公园—县政府形成整个林口镇的公共中心轴带。中心包含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市民广场、绿地、公园等用地。(2)行政办公用地。以党政办公中心为基点,沿邮电路两侧向北至站前大街为行政办公区,并带动部分县属行政办公机构南迁,形成全镇行政中心,带动城市南部的发展建设。(3)商贸金融用地。现状已形成的站前大街火车站东侧地区,兴林广场四周为中心的商业金融中心,应进一步扩大规模,强化其功能。控制商业中心继续向东发展,引导其向西向南发展。同时,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兴林广场周围形成有规模的商业金融中心,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型购物中心、会展、商务、金融等行业。在城郊规划建设建筑装修材料、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和汽车交易等大规模专业市场。随成片的新居住区的开发,应建立各级商业副中心和基层商服网点,形成完善的商业服务网络。(4)文化娱乐用地。主要在西立交桥西侧建立现代化的文-5-化娱乐中心,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各一座,形成现代化的文化娱乐网络。结合各组团的开发建设区片文化中心,随成片的新居住区的开发,建立各级文化服务中心和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项目。(5)体育用地。在四中南侧建设高标准体育馆一座,游泳馆一座,满足市民需求,完善林口镇的体育设施。同时在规划各组团建设片区体育中心,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和休闲健身的需要。(6)工业用地。按照工业向东、向西,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分区定位的思路,实施组团式发展。城市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主要依靠规划面积分别为340公顷和289公顷的振东工业园和振西工业园,振东工业园着力建设为以木业、食品、工艺美术品、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园区。振西工业园着力建设为以建材、化工、矿产资源深加工、石墨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工业园区。(7)城市绿地。按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高标准规划,突出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把山、水、城市三者统一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去,让生活在其中人们真正拥有山水园林,还城市以自然。公共绿地。借助南山公园的高爽地势,让林口镇处处见绿;同时加大对北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城市绿肺,不但绿化了城市,也能起到屏障的作用,抵挡冬季的西北寒风;远期结合镇内兴隆寺建设东南部公园一座。加大对居民区内的小块点状与带状公共绿地的建设,结合对镇内的冲沟的治理,形成镇内的绿化通廊,并通过街道绿化,与南山公园等大型公园相连,形-6-成城市的公共绿地系统,在各个居住区内,与其商业中心相结合,建设小块点状公共绿地,给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的场所,方便居民的使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防护林。沿铁路、城市外环道路建30-100m绿化带。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建50m防护绿带。把林口镇四周的高岗山地、坡地都进行绿化,包括林密铁路以东的高岗坡地、鲶鱼河两岸、杨木河两岸的坡地,还山以绿色,保持水土,有效控制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现象,防护城市。道路绿化。规划林口镇区道路绿化达标率90%。把文政大街、站前大街、邮政大街、老鹤大公路建成花园路,规划建设10~20处街头绿地,需完好保护不得随意占用,精心设计,重点绿化。居住区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与小区建设同步,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新建居住区在规划中应强调和组织绿色空间,使窗前屋后处处见绿,丰富居住区景观特色;规划每个居住区或相邻几个居住区之间设置多个绿地或广场15处。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1)路网结构。依据城市特点和用地布局确定和完善城市路网结构。规划道路网以方格网为主,形成“四纵五横一环”的路网结构。“四纵”即规划二十五路、建华路、邮政路、向阳路。“五横”即站前大街和朝阳大街、文政大街和西关大街、规划十路、外环路、南环路。“一环”即文政大街、规划三十五路、南环路、规划三路。(2)广场规划。林口镇现有广场4处,规划建设各类广场-7-16处,结合道路建设,在规划二十五路与规划十八路、文化娱乐中心区域朝阳大街、红医路、规划十五路北山公园入口、向阳路以东文政大街东段周边建设广场共5处,河滨公园内建设主题广场6处,结合棚户区改造选址建设5处。(3)交通设施规划。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6处,分别设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处,即前进路与外环路、朝阳大街与建华路、迎春路与站前大街、外环路与规划三十四路、规划九路与规划四路、红医路停车场,结合建筑物性质综合设置停车场,凡是大型公共建筑应附设地下停车场,在人流车流疏散集中地区设置停车场。4、城市基础设施规划(1)供水工程规划。林口镇规划近期人口为11万人,规划远期人口为13万人,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选取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确定目前由高云水库供水1.2万m3/d,龙爪水库供水1.5万m3/d。规划远期选择滨海水库为新的城镇供水水源。(2)排水工程规划。林口镇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管网覆盖率很低,为合流制。由于镇区地形坡度大,镇区内存在5条自然冲沟,即石油沟、五金沟、团结村沟、啤酒厂沟、综合商店沟。其中五金沟改造为盖板暗渠,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排入沟渠,没有处理直接排入鲶鱼河。镇内现有排水管网密度远低于一般中小城市指标,造成环境卫生差,地下水污染,并严重影响了城镇建设发展。应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同步完成城市内地下排污管网铺装。(3)供热规划。规划近期热源采用区域锅炉房作为热源,-8-启动热电厂集中供热项目,力争五年内实现总供热面积达到300万m2,部分保留应分散供热。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率9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天数超过290天。规划热电厂用地面积19.5hm2,选址在城市南郊,距城区1km左右。(4)供气规划。规划在外环路现天然气公司建设燃气站,逐步实现城区全部管道供应。液化气混气管道采用低压一级系统,管道直埋敷设并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5)环境卫生规划。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城镇水冲式公共厕所比例为50%;城镇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80%;城镇生活垃圾袋装收集率80%;规划期末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60%。规划城区采用袋装、上门收集垃圾,为减少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的设置,规划在居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点,其服务半径为70m。其位置应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市容观瞻;废物箱设置在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美观、卫生、耐用,并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商业、金融街道间距50~100m,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m。5、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林口镇的风貌总体特征为:青山环绕,碧水穿城;四纵五横,结构分明;亲近自然,林幽水清;英烈石雕,远近闻名;黑土大地,小城方兴。涵概了城市的自然山水、城市结构、绿化特色、石雕文化、革命英烈、建筑的风格与色彩感觉等各方面,并针对-9-上述的各个层面,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出了风貌塑造的原则。(1)景观轴线。规划林口镇城市景观轴线为邮政大街、文政大街、老鹤大公路、规划二十五路、鲶鱼河等,各轴线应形成各自不同景观布局,分别体现林口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2)特色景观街。规划确定站前大街、邮政大街、文政大街、建华路、老鹤大公路、规划二十五路为特色景观街,对每条特色景观街道环境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使沿街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形成良好的比例,街道空间序列及色彩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各条特色景观街建筑单体、店面装潢、装饰照明设计进行严格管理,街道绿化与美化相结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