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内容摘要】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本文研究从关注美术的教材内涵、课堂教学、教学手段、课型等方面,有机地渗透德育,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美术是以直观形象感人的视觉艺术,以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寓理与情,以情动人。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美术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不竭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然而,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恰恰说明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术教育离它的育人目标越来越远。一、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导向一些家长把学习美术看作是功利活动,把美术教师看成达到其功利目标的工具,把学生视为其功利行为的产品。例如:参加各种单位、商家、厂家主办或协办的书画展,不惜财力、人力,让学生荒废学业走那些所谓荣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美术的审美功能被淡化、弱化,学生较少能体验到美术带给人的快乐和美感,反而抹杀学生的天性,弄巧成拙,后果可想而知。2.技术化的美术教育内容美术教育的内容存在一种技术化倾向,即过于强调让学生获得美术的知识和技能,重“技巧”轻“审美”,把美术学习视作单纯的技术性学习。由于过分重视对美术技能、技术的掌握,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淡化美术的审美目标。在美术课上,教师过多重视纠正学生的明暗、透视等技术化问题,而不追求对美术审美能力的感悟、对创造规律的自由运用,不能做到美术审美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步培养。在美术课堂之外,家长们热衷于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教条式的美术教育。3.教师自身认识不足很多美术教师认为德育是思品老师的事,把德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把德与美完全分离,使大量的德育因素和时机白白流失。美术教学必须改革单纯的技能技法学习,注重德育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现代美术教学的任务,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德育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探究展开。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一)关注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1.了解教材德育内容湘版初中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初中美术教材内容丰富,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学校、环境、环保、和平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美术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2.提炼教材德育因素现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探讨如何从教材中提炼德育因素。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情况如下表: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时代新貌1设计的魅力欣赏·评述设计风格·以人为本校园生活2老师,您好设计·应用贺卡设计·尊敬老师人与社会3卡通天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卡通画·社会生活人与自然4美丽的西湖造型·表现水彩画·热爱自然创造天地5巧用身边的材料综合·探索材料运用、学具设计·创造精神艺术瑰宝6瓷器风韵欣赏·评述瓷器、玻璃器皿欣赏·中西方文化对比7流光溢彩欣赏·评述分析:本册分成“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这些单元的设定,主要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即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同时结合美术学科的价值和特点来确定的。第一单元“时代新貌”,有利于促进学生关心时代的发展,加强社会责任感;第二单元“校园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关心学校、爱护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新风气;第三单元“人与社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第四单元“人与自然”,有利于学生形成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及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五单元“创造天地”,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六单元“艺术瑰宝”,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接触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努力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我国的优秀艺术传统。3.区分教材德育特点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实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些因素或明显或含蓄,上课之前要求我们教师牢固树立德育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于显性教材。如八年级上册的第2课《老师,您好》,其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因此我适时地把这课内容移到教师节的前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重温了教师之恩,加深了对老师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还有些教材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发掘、发现和理解,被称为隐形教材。如八年级上册的第4课《美丽的西湖》,要求学生了解水彩以及水彩风景画的基础知识,用湿画法、干画法表现自然景物,其德育因素并不明显,我们就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在教学生学画的同时,还联系实际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杭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关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地渗透德育,不但让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1.在课前准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在美术教学中,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对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素质方面的一个很好的教育渠道。因此作为教师应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要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案例1】在七年级上册第2课《徒手画校园》的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来到校园环境中,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的享受。平时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景物往往不加注意,领略不到自然景物的美。金色的秋天,学生知道是美丽的,而对秋天叶子的丰富多彩却视而不见,对叶子形状的千变万化就更加忽略了。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欣赏,不会欣赏大自然的美,那又谈何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呢?【案例2】在八年级上册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中,通过课前收集废旧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所使用的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护物品。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周围的一切,尤其是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看到一幅幅有趣的作品时,有的学生感叹道:“我今后在扔废旧物品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还有没有可利用价值,如果有,我要充分利用起来,我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孩子。2.在新课导入中,生动地渗透德育俗话说:“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前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德育教育。【案例】八年级上册第6课《瓷器风韵》的导入,我一开始就出示了《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请学生猜一猜在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它拍卖了多少钱?(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折合美元2770多万元),这一价格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记录,同时也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顿黄金。接着我又提问:为什么瓷器的魅力这么大?博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呢?这个问题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升了,然后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和学生一起走进了这一课。这一激趣导入的方式,使学生对中国陶瓷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3.在课堂讲授中,主动地渗透德育课堂讲授是美术教育渗透德育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教学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深入体味;讲授时力求集知识传授、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案例】在“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中,在讲解美术家的自我定位时我着重介绍了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美术作品及人生,弗里达曾说过“我的画是对我自己最坦白的表达”,欣赏弗里达作品并提问“她的美术作品展示了她怎么样的人生?”学生思考回答“一生与伤痛为伍,大大小小的手术动过三十多次,但是她很坚强,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逆境,最终获得了成功”。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画家的内心,感受到她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如在“美术鉴赏”《托物寄情》中,欣赏胡一川木刻《到前线去》,我们好像能够听到画家的心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到前线去,为保卫祖国而战。”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又能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和爱国的情怀。4.在课堂作业中,积极地渗透德育美术课堂作业练习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可以巧妙地渗透德育。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教育功能。在很多课时作业中,我给学生分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并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的意识。【案例】八年级下册第4课《让世界更美好》的“公益广告创意设计”作业中,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戏剧化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新奇感,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我对学生说:“你们现在是一流的艺术设计师,我是你们的客户,我现在遇到了这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我想向你们订购一些公益广告,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设计一条环保公益广告。”学生设计的设计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甚至可以启发他们用歌曲、小品的形式来宣扬环保的重要性。这样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如果继续破坏环境,最后我们将自食其果。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文明意识,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德育的熏陶。5.在课堂评价中,自然地渗透德育美术评价体现一种教育艺术,它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再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案例】有一次在上剪纸课时,在“蝴蝶”作品介绍中,有一个学生指着一只剪了一扇翅膀、形象不算太好的蝴蝶说:“老师你看那个多好看,我喜欢!”当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那只蝴蝶在飞,从侧面看,两扇翅膀并在一起了。”听了他的话我非常惊讶,说得多好啊!在“蝴蝶”的教学中,我只介绍了如何利用对称的方法剪,而忽略了多角度地观察和创作现实生活中蝴蝶。于是我便说:“噢。原来这是一只在飞的蝴蝶,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