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1/2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参考教材:卫兴华,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①马恩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②阶级属性—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以反对资本主义③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④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1-10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P14绪论(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英国古典经济学和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②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4)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识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①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A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它的科学性表现为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09-10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绪论(3)简单应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1)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简单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B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11-01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P27绪论(3)综合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学习.运用和发展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产生和发展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23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1)识记:①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②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④实践的本质。⑤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2)领会: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A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a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b唯心主义。B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a可知论和b不可知论。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A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B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C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A相对静止:a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b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B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④A实践的本质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B.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C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试验D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化自然。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C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11-074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48第一章(3)简单应用: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09-04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P40第一章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3/232、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识记: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离不开同一性,没有脱离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2)领会: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③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答: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他包含两方面的的含义。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统一性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3)简单应用: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及其意义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凡物必有质,凡质必有物。量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量变不一定事物的质变。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质、量、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区别事物的根据,只有把握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胸中有数”。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对立统一①对立(因就是因、果就是果)②统一原因和结果A、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C、相互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辨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一切必然,否定偶然。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一切纯粹偶然,否定必然。11-01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P72-74第一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4/2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可能是包含于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将会变为现实的趋势;现实是指已经成为现在存在的客观实在。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可能。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可能与现实相互依存,可能是未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展开的可能;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掌握可能与现实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是要严格区分可能和现实的界限,把工作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把现实的可能变为现实;三是在实践中要有两种准备,争取好的可能,对坏的可能加以防范。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说明本质和现象辨证关系原理,以及认识这原理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指导答:①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表现在:1)现象是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感知的,只要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1)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2)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和现象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结底以来于本质的。②掌握本质与现象辨证关系的重要意义。1)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的本质2)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要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11-10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P77第一章(4)综合应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A.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B.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作用。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的正确性。答: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