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论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系别:完成日期:2014年3月指导教师:-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3-目录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41.引言·································································································52.研究对象与方法············································································52.1研究对象················································································52.2研究方法················································································53.我国高师合唱教学概述································································53.1我国高师合唱教学发展··························································63.2我国高师合唱教学形式··························································64.我国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的影响········································64.1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能力的影响···································64.2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理论知识学习的影响···························74.3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二度创作学习的影响···························75.结论·······························································································8致谢·······································································································8参考文献·······························································································9-4-浅论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的影响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合唱是一门大众艺术,随着中国合唱艺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合唱艺术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从声音的角度来欣赏音乐的美感,还要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审美效果。艺术可以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合唱艺术的发展广度和深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优势。合唱艺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本文通过对我国高师合唱课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我国高师合唱对声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师合唱教学的必要性,提出提升高师合唱教学的建议。关键词:高师合唱;声乐学习;影响ShallowtheoryofchorusteachingeffectsonvocalmusiclearningAuthor:Tutor:Abstract:Chorusisamassar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chorusart,peoplehavethehigherandhigherrequestforchoralart,notonlytoappreciatethebeautyofmusic,fromtheperspectiveofvoicealsohaveavarietyofcolorfulaestheticeffect.Artcan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people,enhancethesocialsenseofresponsibility,breadthanddepthofthedevelopmentofchorusart,directlyreflectsacountryandthedevelopmentofthenationalspiritcivilizationandmaterialcivilization.Chorusartembodiestheculturalvaluesofacountry,isamicrocosmofTheTimes.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inourcountryofchoruscourse,studytheinfluenceofthenormalchorusofvocalmusicinChina,furtherdiscussesthenecessityofchorusteaching,improvecollegechorusteachingSuggestions.Keywords:chorusteaching;vocalmusiclearning;impact-5-1.引言合唱是一门多声部声乐歌唱表演艺术,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同时也是普遍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表现形式,合唱教学由于其独特的实用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改革正在进行着,并富有一定的成效,音乐教育中的高师音乐教育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大学全面扩招,声乐专业特别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都比较弱,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在入学前有过一定的声乐学习基础,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习过声乐或者只是临时学过几个月至1年。目前中国的合唱艺术仍然是一们非常年轻的艺术,随着我国经历的迅速发展,合唱艺术深受人民的爱戴和认可,合唱指挥也得到了专业发展,并渐渐的走向国际化。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象征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办了大大小小的合唱比赛,第十三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第一次将合唱作为比赛项目,这些都体现了合唱艺术在我国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大大的促进了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大约有十多万支合唱团对,但是达到世界级水平的寥寥无几。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改革正在积极的进行着,所以与音乐基础教育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高合唱教学与基础教育改革同步进行,与时俱进。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将目前我国高师合唱教学作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在我校图书馆及海南省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在校园网登录中国知网检索关于合唱教学的相关文献,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2.2.2比较研究法:分析比较国外和中国的的高师合唱教学内容与形式,找出国外与我国之间的差距,吸取国外高师合唱教学中精华的部分,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2.2.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师合唱文献的研究和对师范院校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中的影响,为今后我过的音乐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3.我国高师合唱教学概述-6-3.1我国高师合唱教学发展以前我国的师范院校开设过合唱和合唱指挥两门课程,近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改革,将合唱和合唱指挥两门课程整合为合唱与指挥一门课程。根据调查,我国的高师院校很少开设合唱作品创编和合唱指挥实践课,一些高师院校虽然有成立学生合唱团,但是很少保持定期培训,大部分都是在比赛前期临时式排练几个作品,,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合唱部分主要以合唱作品演唱为主,教导合唱的基本知识、发声训练、音量和音色及音准的协调。指挥部分以合唱指挥法为主,教导指挥姿势、击拍原理、起拍和收拍、双手分工等。我国高师院校目前采用的合唱指挥教学材料关于理论知识很少,学习的都是合唱作品谱例,实用性不高。部分高师院校采用了改编合唱作品的教学方式,某种程度上,充实了教学内容。3.2我国高师合唱教学形式目前我国高校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基本上是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因为没有固定的合唱指挥教学材料,教师在教学时缺乏相关知识和指挥技能系统,教学比较随意。导致了教师授课机械化,学生学习盲目化。因为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在合唱排练时多被安排在合唱团的某一个声部位置,只要求注意合唱时的语调,节奏,音色和简单的艺术处理,忽略了学生对于作品的分析和二度创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关注近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教学计划,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往往只会“唱”合唱,却不会“教”合唱或训练合唱。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开设合唱指挥实践课,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远不能满足对音乐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到基层作为一个合唱指挥的需要。4.我国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的影响4.1高师合唱教学对声乐学习能力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师范音乐专业必修课程的合唱教学以声乐为基础,但是合唱教学的教学形式、声音表现和音声融合性等要求与声乐教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使声乐学习和合唱教学在概念上,理论知识掌握上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高师的合唱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教学的实用原则性。而且在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声乐好,合唱就能唱好”的错误思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度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的热情。目前,中国的师范院校声乐课大多采用的是声乐演唱排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偏重唱歌而忽视长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会使学生缺-7-乏“声乐教学方法”的系统学习,他们将倾向于“唱”,而不是“教”,不知道如何用合适的语言教学,更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未来工中作的需要。而合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音乐进行多声部、多旋律、多节奏表现的实践过程。是通过集体的协作和努力完成的作品。它不同于声乐演唱那样只要本人和钢琴就可以演练,它注重个性的发挥和表现,在演绎作品时仅仅是歌唱者单一的身份。而合唱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个体,每个人都要真心地放弃自我表现,把心融入集体。因此学生们只有合唱时才能直接感受和体现出团队的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合唱建立在配合意识和平等观念之上,和谐、协调、平等、包容、团结等人际关系均能在合唱的艺术实践当中得以体现,它不仅有谐和的人声音响,同时有着共同集体的审美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学会能判断和鉴别各声部之间不同旋律、节奏、音准是否准确。学会了细细品味,认真对照,知道任何粗心发出的声音都会影响合唱的和声和音色的结构。因此,合唱指挥这种群体性的多声部、多节奏的旋律学习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