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会计法规体系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发展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15世纪—20世纪30年代的会计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20世纪30年代—现在的会计■时期:奴隶社会以前。■标志:人类已经具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人类祖先的“垒石记数”、“刻竹为书”和“结绳记事”等都是早期的记录手段。■特点:“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马克思语)。会计萌芽阶段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生产者■时期:奴隶社会—15世纪。■标志:有了专门人员、机构以及会计名词。【例】据考证:在我国的周王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41年)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见图示)“会计”一词也是在那时开始出现。古代会计★我国的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单式记账: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以实物计量单位记录所发生事项。也称“流水账”、“豆腐账”。稽查会计总出纳国库会计报告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记账方法周王天官大宰地官春官、夏官等六卿小宰司会宰夫年报月报旬报职内职币内府外府玉府职金天府泉府司书九府出纳大府■古代会计特点:★对每个阶段会计的特点,可分别主要从会计目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思想)等三个方面考察。1.目的:主要服务于王朝、庄园主等的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俗称官厅会计)2.方法:采用单式记账法(单式簿记)。3.理论(思想):具有了一定的会计思想。【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孔子的会计思想:“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孟子·万章下》●注释:委吏——负责保管仓库、会计事务的小官。●译文:“会计当而已矣”——“财物的出纳没差错就行了”。《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1月北京第1版●今人理解:对于经济收支事项才处理要遵循财制(制度,得当);会计事项(交易)的计算、记录要正确(适当);要善于选择合格(恰当)的会计人才;财务收支相等(相当、平衡)等。4.职能:会计独立为一种专门职能;古代会计阶段我国:唐宋时期的“四柱结算法”、明末清初的“龙门账”、清朝时期的“四脚账”。生产活动生产者会计活动会计人员■时期:15世纪—20世纪30年代。■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近代会计■特点:●1.目的:会计主要服务于商人的经营管理。商人们在长期的摸索中创造了复式记账法,并得以广泛应用。●2.方法:复式记账法的诞生—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3.理论:复式簿记理论的产生—会计理论研究的开端!“簿记”的发行,改变了过去“口传亲授”学习会计的方式,促使会计知识、特别是复式记账法在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欧洲主要国家(荷、德、英、法等)得以传播,并逐渐取代了单式簿记,引起了会计记账方法的变革。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意大利的一位修道士、教授、学者。1494年,他在专著《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的第二部分“簿记”中系统描述并总结了流行于意大利沿岸城市威尼斯一带商人所用的复式记账法,形成了影响至今的复式簿记理论。卢卡·帕乔利及其著作■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今。■标志:公认会计原则与执业会计师制度。●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丰富了会计的内容,增强了会计功能。●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会计的记账、报告手段。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成果在会计上的应用,引起了记账、报告手段的伟大变革。现代会计■特点:●1.目的:企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会计(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与债权人等)。●2.方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3.理论: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会计学基础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连贯、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二、会计的含义对“什么是会计”的探讨,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存在着诸多观点。早期有“管理工具论”和“管理技术论”等观点。注意: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会计,而应从本质上认识会计!什么是会计?会计视会计为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不承认其具有管理功能,更忽略了会计人员这一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关于会计的定义主要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1.会计信息系统论●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1966●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关于会计定义的探讨,会计研究,1983(4)★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本质: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目标:向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目标:主要是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目标:主要是向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计划信息系统预算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其他信息系统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2.管理活动论●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功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的多种形式管理活动实现的。杨纪琬、阎达五:论会计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年第8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见本教材P8)强调会计人员因素●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陈国辉:《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会计目标会计性质会计特征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马克思监督1、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不仅仅是事后反映。反映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会计核算具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2、会计监督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四、财务报告目标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五、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产品制造业资金运动: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退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纳税费和分配利润等货币资金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退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负债投入资本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缴纳税费和分配利润等货币资金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第二节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前三要素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属于静态要素;后三要素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经营成果,属于动态要素。(一)资产1、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特征(1)形成于过去的交易、事项(2)由企业拥有或控制(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二)负债1、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偿还期)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利息、应付股利、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三)所有者权益1、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2、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3、构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收入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会引起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的分类(1)按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2)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五)费用1、定义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特征(1)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如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2)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如:现金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消耗等。(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分类按照是否计入产品成本(经济用途)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1)生产费用:某一期间内生产产品有关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称为产品成本。(2)期间费用: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六)利润1、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利润的构成(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二、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1、资产=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或第一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财务状况等式、资产负债表等式)3、收入-费用=利润(经营成果等式、动态会计等式、第二会计等式)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二)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以财务状况等式为例: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9种基本类型: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4、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5、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6、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7、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8、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9、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的一方或两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的发生等量变化,即当涉及会计等式一方时,有关项目有增有减;涉及两方时,有关项目同增或同减。第三节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1、不同会计主体的区分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般都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