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2005年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探索性专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考中的探索性问题江苏省宿迁中学王爱斌一、高考大纲剖析2003年以前数学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没有创新意识。2004年数学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中指出,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中创新意识指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命题基本原则中指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其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2005年数学考试大纲(必修+选I):能力要求中创新意识增加了: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考查要求指出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察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两年考试大纲对比,说明今年高考对学生创新意识要求更高,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这方面考查主要通过探索性问题来实现的。那么什么是探索性问题呢?如果把一个数学问题看作是由条件、依据、方法和结论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那么把这四个要素中有两个是未知的数学问题称之为探索性问题.条件不完备和结论不确定是探索性问题的基本特征.二、高考试题研究高考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索解题途径,解决非传统完备问题的能力,是命题者根据学科特点,将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并赋予新的情境创设而成的,要求考生自己观察、分析、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由于这类题型没有明确的结论,解题方向不明,自由度大,需要先通过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后方能得出结论,再对所得出的结论予以证明.其难度大、要求高,是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型.近几年高考中探索性问题分量加重,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都已出现.如2003年高考江苏卷第16题(立几)、第20题(解几);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立几)、第22题(解几);2003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填空题,解几)、第21题(Ⅲ)(解几)、第22题(理:集合与函数,文:数列与组合数);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统计图)、第13题(表格);2004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填空题,数列)、第16题(选择题,招聘信息表)、第21题(3)(立几)、第22题(3)(圆锥曲线);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214题(填空题,数列)、第20题(不等式证明);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15题(概率)、第21题(Ⅱ)(导数与不等式);2005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9题(数列)、第16题(函数)、第21题(2)(函数与直线)、第22题(3)(椭圆)等。题目设计背景新颖,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区分度较高的试题,基本上都是每份试卷的压轴题。高考常见的探索性问题,就其命题特点考虑,可分为归纳型、题设开放型、结论开放型、题设和结论均开放型以及解题方法的开放型几类问题.其中结论开放型探索性问题的特点是给出一定的条件而未给出结论,要求在给定的前提条件下,探索结论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推理证明确定结论;题设开放型探索性问题的特点是给出结论,不给出条件或条件残缺,需在给定结论的前提下,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但满足结论成立的条件往往不唯一,答案与已知条件对整个问题而言只要是充分的、相容的、独立的.就视为正确的;全开放型,题设、结论都不确定或不太明确的开放型探索性问题,与此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具有开放型的探索性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探索,才能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三、高考复习建议1.复习建议:(1)在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探索性问题的专题训练,题型要多样化,题目涉及的知识覆盖面尽量广一些,难度由浅入深;(2)近几年高考探索性问题重点出在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今年高考这些内容还是出探索性问题的热点(特别是解答题),应加强对这些内容的研究;(3)注意总结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2.解题策略:解探索性问题应注意三个基本问题:认真审题,确定目标;深刻理解题意;开阔思路,发散思维,运用观察、比较、类比、联想、猜想等带有非逻辑思维成分的合理推理,以便为逻辑思维定向.方向确定后,又需借助逻辑思维,进行严格推理论证,这两种推理的灵活运用,两种思维成分的交织融合,便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解决探索性问题,对观察、联想、类比、猜测、抽象、概括诸方面有较高要求,高考题中一般解这类问题有如下方法:(1)直接法:直接从给出的结论入手,寻求成立的充分条件;直接从给出的条件入手,寻求结论;假设结论存在(或不存在),然后经过推理求得符合条件的结果(或导出矛盾)等例1.如图,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__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分析:本题是条件探索型试题,即寻找结论A1C⊥B1D1成立的充分条件,由AA1⊥平面A1C1以及A1C⊥B1D1(平面A1C1的一条斜线A1C与面内的一条直线B1D1互相垂直),容易联想到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因此,欲使A1C⊥B1D1,只需B1D1与CA1在平面A1C1上的射影垂直即可。显然,CA1在平面A1C1上的射影为A1C1,故当B1D1⊥A1C1时,有A1C⊥B1D1,又由于直四棱柱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从而B1D1∥BD,A1C1∥AC。因此,当3BD⊥AC时,有A1C⊥B1D1。由于本题是要探求使A1C⊥B1D1成立的充分条件,故当四边形ABCD为菱形或正方形时,依然有BD⊥AC,从而有A1C⊥B1D1,故可以填:①AC⊥BD或②四边形ABCD为菱形,或③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点评:AC⊥BD是结论A1C⊥B1D1成立的充要条件,而所填的ABCD是正方形或菱形则是使结论A1C⊥B1D1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本例中,满足题意的充分条件不唯一,具有开放性特点,这类试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归纳探索能力。例2.(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和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__(要求把可能的图形的序号都填上)分析:本题为结论探索型的试题,要求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由于正方体的6个面可分为互为平行的三对,而四边形BFD1E的在互为平行的平面上的射影相同,因此可把问题分为三类:a:在上、下两面上的射影为图②;b:在前、后两面上的射影为图②;c:在左、右两面上的射影为图③.综上可知,在正方体各面上的射影是图②或图③。点评:这也是一道结论探索型问题,结论不唯一,应从题设出发,通过分类以简化思维,再利用射影的概念,得到正确的结论。例3.已知函数1)(2axcbxxf(a,c∈R,a>0,b是自然数)是奇函数,f(x)有最大值21,且f(1)>52.(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直线l与y=f(x)的图象交于P、Q两点,并且使得P、Q两点关于点(1,0)对称,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最值问题、直线方程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1)∵f(x)是奇函数∴f(–x)=–f(x),即1122axcbxaxcbx,∴–bx+c=–bx–c,∴c=04∴f(x)=12axbx.由a>0,b是自然数得当x≤0时,f(x)≤0,当x>0时,f(x)>0,∴f(x)的最大值在x>0时取得.∴x>0时,22111)(babxxbaxf当且仅当bxxba1即ax1时,f(x)有最大值21212ba∴2ba=1,∴a=b2①又f(1)>52,∴1ab>52,∴5b>2a+2②把①代入②得2b2–5b+2<0解得21<b<2,又b∈N,∴b=1,a=1,∴f(x)=12xx(2)设存在直线l与y=f(x)的图象交于P、Q两点,且P、Q关于点(1,0)对称,P(x0,y0)则Q(2–x0,–y0),∴020002001)2(21yxxyxx,消去y0,得x02–2x0–1=0解之,得x0=1±2,∴P点坐标为(42,21)或(42,21)进而相应Q点坐标为Q(42,21)或Q(42,21).过P、Q的直线l的方程:x–4y–1=0即为所求.点评:充分利用题设条件是解题关键.本题是存在型探索题目,注意在假设存在的条件下推理创新,若由此导出矛盾,则否定假设,否则,给出肯定的结论,并加以论证.(2)观察——猜测——证明例4.观察sin220°+cos250°+sin20°cos50°=43,sin215°+cos245°+sin15°cos45°=43,写出一个与以上两式规律相同的一个等式.答案:sin2α+cos2(α+30°)+sinαcos(α+30°)=43例5.(2003高考上海卷)已知数列}{na(n为正整数)是首项是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求和:;,334233132031223122021CaCaCaCaCaCaCa5(2)由(1)的结果归纳概括出关于正整数n的一个结论,并加以证明.(3)设q≠1,Sn是等比数列}{na的前n项和,求:nnnnnnnnCSCSCSCSCS134231201)1(解:(1).)1(33,)1(231312111334233132031212111223122021qaqaqaqaaCaCaCaCaqaqaqaaCaCaCa(2)归纳概括的结论为:若数列}{na是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qaCqCqCqqCCaCqaCqaCqaqCaCaCaCaCaCaCanqaCaCaCaCaCa)1(])1([)1()1(:.,)1()1(13322101133122111011342312011134231201证明为正整数(3)因为,111qqaaSnn.)1(1])1([1])1([11)1(111)1(133221013210111123111211011134231201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qqqaCqCqCqqCCqqaCCCCCqaCqqaaCqqaaCqqaaCqqaaCSCSCSCSCS所以例6.由下列各式:1121111231111113123456721111223156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并进行证明.分析:对所给各式进行比较观察,注意各不等式左边的最后一项的分母特点:1=21-1,3=22-1,7=23-1,15=24-1,…,一般的有2n-1,对应各式右端为一般也有2n.解:归纳得一般结论*1111()23212nnnN证明:当n=1时,结论显然成立.当n≥2时,3333111111111111()()2321244222211111111()()2222222222nnnnnnnnn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