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新建7#车间厂房内油槽、水槽土方开挖项目设计方案(预案)湖北华盛炉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四年十一月六日2油槽、水槽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新建7#车间厂房内。油槽、水槽基坑长17.15m,宽14.00m,坑深7.68m。设计布置其长度(17.15m)方向横跨于20m宽厂房内,因此油槽、水槽混凝土壁与厂房柱基础和热处理炉基础紧邻,施工须对厂房柱和热处理炉基础进行保护,避免造成对厂房结构及热处理炉的破坏。二、工程地质概况:本工程厂房施工已完成,油槽、水槽项目为后期施工。因厂房柱与热处理炉基础土方施工采取大面积放坡开挖,油槽、水槽基壁与厂房柱基础以及热处理炉紧邻局部(±0.000至-4.500m)均为松散回填土,且人工挖桩基过程中,在标高-4.500m时出现地下水层。因此油槽、水槽土方开挖前必须先对厂房柱基础及热处理炉基础进行注浆加固保护和采取地下降水措施。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特编制此方案。三、施工顺序:油槽、水槽四个角注浆施工→基坑降水井施工→第一次土方开挖→支撑系统施工→挂钢筋网片喷射砼施工→第二次土方开挖→挂网片喷射砼→积水井垫层施工。四、各工序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一)注浆施工1、注浆的加固范围浆液的加固范围是注浆最重要的设计参数,它直接决定着注浆工艺的选择和其相对应的其它注浆参数的确定。因厂方基础施工完毕后,回填的土质比较松散,且含水丰富。为保证后面油槽,水槽基坑施工以及人员施工的安全,须在土方开挖前注浆。且注浆的加固范围见超前注浆支护管平面布置图Ⅰ32、工作面预注浆根据目前工作面的地质情况,涌水基本上为地下水,没有压力,出水量较大,影响正常施工。因此,应采用适宜的、满足快速施工需要的堵水方案。2.1注浆工艺及方法基本原则:钻孔应尽量少,注浆材料早期强度高、强度上升快,注浆进尺中短循环为宜。注浆工艺:采用前进式注浆工艺,钻进过程中出水量大时,即停钻注浆止水。注浆方法:根据上述情况,注浆采用周边帷幕注浆结合中部局部注浆方案。即先对集中出水点进行注浆封堵,再采取径向补充注浆。2.1.1集中出水点注浆:确定集中出水点位置,在集中出水点附近钻孔,进行注浆封堵。2.1.2径向补充注浆:集中出水点基本封堵完成后,针对剩余渗漏水部位实施径向补充注浆,根据渗漏水情况反复注浆,孔深应结合钻孔时所表现的与渗漏水的连通情况具体确定。2.2孔网参数2.2.1钻孔直径:100mm;2.2.2钻孔进尺:钻孔注浆10m;2.2.3钻孔平面布置:见图超前注浆支护管平面布置图Ⅰ2.3注浆材料本方案选用三类注浆材料:2.3.1、HSC注浆材料+聚氨酯——用于快速堵水2.3.2、HSC单液注浆材料——用于填充裂隙2.3.3防水型TGRM—用于配合超前预注浆材料配合比:2.3.3.1双液浆配合比:水泥浆的水灰比0.8~1.0,双液体积比暂定1:0.8(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凝胶时间控制在15秒~1分钟)。2.3.3.2单液浆水灰比0.8~1.0。2.3.3.3防水型TGRM水灰比0.4~0.8。2.4注浆顺序2.4.1先对工作面已出水孔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采用HSC注浆材料+聚氨酯双液浆;2.4.2钻孔出水量大时,即停钻注浆,注浆材料采用HSC注浆材料+聚氨酯双液浆;钻孔时出水小时,一次成孔后注浆,注浆采用HSC单液浆。2.4.3钻孔注浆由下至上,跳孔钻注。2.5注浆参数注浆压力:双液浆1.0MPa,单液浆0.8MPa。注浆扩散半径:2m42.6注浆结束标准2.6.1注浆压力达到0.8MPa时,压力指针不停摆时停止注浆;2.6.2注浆压力未能达到设计压力,双液浆注浆量超过设计平均注浆量的1.5倍时,应停止注浆分析情况后再确定是否继续注浆。2.6.3注浆压力未能达到设计压力,单液浆注浆量超过设计平均注浆量的1.5倍时,应采取间歇注浆,甚至改换为双液注浆。2.7质量保证措施2.7.1应严格按照设计参数进行钻孔。钻孔孔位及角度偏差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若现场钻孔孔位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进行移位并进行计算确定参数,必要时应进行补孔。2.7.2注浆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使用过期结块的材料,必要时进行检验。2.7.3浆液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配浆时最大误差为:水泥、水玻璃、水±5%,外加剂±1%。2.7.4浆液搅拌应均匀,一般水泥浆、特种水泥浆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但不得超过60分钟。未搅拌均匀或沉淀的浆液严禁使用。2.7.5注浆过程中,时刻注意泵压和流量的变化,若吸浆量很大或压力突然下降,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应查明原因,如工作面漏浆,可采取封堵措施。如跑浆可通过调换浆液、调整浆液配比,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进行大泵量、低压力注浆,必要时采用间歇注浆,以达到控域注浆目的2.7.6注浆过程中若发生串浆时,可采取两孔同时注浆措施。2.7.7注浆过程中压力突然升高,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确因浆液凝胶时间过短,则应停水玻璃泵,只注水泥浆,待泵压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双液注浆。2.7.8一台泵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换上备用泵继续注浆。2.7.9严格进行注浆效果检查评定,符合要求时才能结束注浆作业。当未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时,应进行补孔注浆。(二)基坑降水施工1.基坑处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本基坑场地位于新7#车间北面,长:17.15m,宽:14.00m,基坑开挖深度约7.68米左右,土方开挖量约2000m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本场地岩土勘察报告,本场地含水层共二层,其中:上层滞水含水层共一层,潜水含水层一层。对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为上层滞水含水层。第一层上层滞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为约4.5m左右,分布于第一层粉质沙土、粘质粉土杂填土中,地下水主要来此于地下降水入渗补给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表现为地下水位及含水量随补给源的变化而变化,无统一地下水位,含水层渗透性较差,渗透系数小于1m/d。53.降水设计方案依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基坑降水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方案。4.降水井井身结构降水井深度:12~13m降水井井径:Ф600mm井身结构见附图一。5.降水井布置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降水井距基坑周边距离为2.0m。同时在施工中利用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成果再作适当调整。具体布置见附图二(降水井平面布置图)6.施工技术措施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布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6.1加深降水井深度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含水介质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渗透性差,涌水量大的特点,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渗流梯度,确保降水效果。6.2合理布井依据本基坑平面形态,基坑内侧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小,外侧补给源相对较大,因此,布置降水井时,外侧布井,内侧可增大降水能力。66.3完善成井工艺、确保成井质量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且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层赋存层位变化较大。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艺才能确保成井质量。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反复、内部循环洗井法成井。6.4加设引排设施依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含水介质均为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其持水度大,均匀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现坑壁、坑底渗水现象,可采用加设引排设施,以确保基坑及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7.降水施工工艺流程7.1工艺流程图如下:场地平整——测量施放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7.2井身结构见井身结构图井点定位钻机、成井钻机、成井检查孔深冲洗钻孔下滤水管充填滤料洗井试抽安装试抽设备抽水试验验收安装抽水设备优化设计降水、观测水位场地修整安装钻机材料准备78.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8.1成孔:采用直径600mm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05。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滤管。8.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10号双铁丝捆绑;管口内壁不错位,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滤管安装于含水层对应部位。88.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m米时用粘土填实。在填滤时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8.4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8.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m左右。8.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cm,并加井盖予以保护,避免杂物落入井内,以免破坏。8.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次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基坑降水效果。9.降水井监测为了掌握场地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做到降水井点布置合理,达到较好的基坑降水效果,在降水进行施工及降水过程中对降水井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9.1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含水层水样,分析含水介质变化,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为合理布井提供依据。9.2在洗井过程中监测井深、地下水位变化,并实时进行试验抽水,确定各单井涌水量,为选择降水泵型据供参数。9.3降水工作开始后每天早、中、晚对降水井水各测一次,以便及时掌握降水效果。9.4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后确保每天观测一次水位,依据地下水位变化历时曲线,调整水泵投入量,达到降低能耗、保护地下水资源目的。9.5每二天测量一次降水井深度,掌握降水井沉砂量,以便发现失效的降水井,做到及时处理,延长降水井寿命。10.降水井安全、环保措施10.1安全措施10.1.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戴安全帽,钻塔下严禁站人。10.1.2民工队进场要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并签订安全协议书。10.1.3设立电工值班制度,非电工不得随意接电,电工应随时检查电路情况,排除隐患。10.1.4现场严禁使用明火。10.1.5机械维修、清理应在断电后清扫,并由电工拉闸上锁,清扫完后再通知电工通电,以避免人员伤亡。10.1.6机械操作手,电气焊工、电工,应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10.1.7配电箱、开关箱位置合理,内部设施符合要求,箱体整洁牢固加锁。910.2环保措施10.2.1设置泥浆沉淀池,泥浆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10.2.2施工场地无随地大小便,施工垃圾及时清理。10.2.3降水外排水设置泥浆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10.2.4施工人员不许大声喧哗。10.2.5钻机等强噪声设备按建委规定,控制施工时间。10.2.6增加环保意识,对在施工人员入场前进行一次环保教育。11.主要机械设备表、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降水1钻机D600台1-22配电箱台53空压机9m3台14手推车辆35潜水泵台10(三)基坑土方开挖施工1、施工要点:1.1、该项目土方开挖分二次开挖,第一次土方开挖后,按施工顺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1.1支撑系统施工:-3.5m至-7.68m标高时,小挖机上至渣料车,利用行车吊运距坑边2m,进行集中堆放;1.1.2挂网片喷射砼施工.施工完毕后.第二次土方开挖。1.2、机械挖土前先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1.3、机械开挖土方时设有专人负责指挥,严格控制挖土标高。1.4、测量人员必须在坑底设置标高控制桩,以控制坑底标高。坑底标高控制桩采用短木方,要求每隔2m×2m设置一个标高控制桩。同时要求测量人员及时将边轴线放出,以便清土人员开挖排水沟、集水井。1.5、人工清土时,必须根据测量人员所测的标高控制线,拉线清土找平。第一步,可用尖头锹将余土清至基坑设计标高向上2~5cm左右,第二步清土时,必须保证基坑内无明水,且清土必须采用平口锹进行,保证坑地平整、标高准确,且不得扰动基层土。严禁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