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6《比较文学概论》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比较文学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在最近几十年获得了迅猛发展,而“比较文学概论”也已经成为高校中文院系的必修课,成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它和外国文学也就是东西方文学以及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文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学校文科的学生,本课的教学力求通过系统的学习,向学生全面介绍比较文学这一学科,介绍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学生应该在学习之后,能够初步运用有关理论并结合具体作品作出具有比较性眼光的学术研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世界范围内有联系的文学现象,并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该课程的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闭卷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总计10分题型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4题,总计20分题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总计30分题型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总计40分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409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中的“四跨”以及“各种文学关系”。“跨文化”有两个涵义:其一是跨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此文化土壤上产生的文学各有不同。比较文学研究以不同民族文化为参照,以此来解释文学的差异性。第二个涵义是“跨文化体系”,比如,西方各国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同属基督教文化体系,在这一范围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传统,不一定符合非基督教文化体系的各民族文学的实际,因而也就缺乏普遍意义。为了推进比较文学的发展,就要进行跨文化体系的研究。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不仅意味着超越民族文化,更意味着超越文化体系。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中的外来因素,或者从放送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对B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称之谓“亲缘关系”。其次,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有些文学现象虽然并不存在亲缘关系,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和相异,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这种文学关系可以称之谓“类同关系”。第三,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等关系。我们称之谓“交叉关系”。以上三种关系,即亲缘关系、类同关系和交叉关系,构成了比较文学对象的客观基础。2、理解并掌握比较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比较文学代表一种文学的哲学,一种新的人文主义。它的基本原则是相信文学现象的整体性,否定文化经济中的闭关自守,并且由此认识到一个新的价值观的必要。随着全球化进2程的加剧,“民族文学”逐渐无法构成一个能说清问题的研究领域,因为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国际的来龙去脉已经成为定律。比较文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人文主义生态学,是文学的世界观,在文化领域具有广泛而全面的远见。自古以来,理想的教育是“全面的爱好”,中世纪建立的大学叫“普遍”(universitas),二十世纪强调多种多样和差异性。比较文学注定要在文学领域里恢复振兴古代精神,把多种多样恢复成普遍。全世界分担着一样的文学股权,追求着相同的文学目标。人类文化史最初的形象是家族的和部落的,随后是国家的,人类的形象则必然不得不把其余的一切都包括起来,而比较文学乃是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的定义就是对“跨国家界限、跨民族界限、跨文化体系、跨学科界限的文学关系的研究。”3、重点掌握“比较文学”一词的产生,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国家的出现和提出者;掌握比较文学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争论,要熟悉并掌握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以来对比较文学下的最有代表性的定义,如法国学派的著名定义及其提出者、亨利·雷马克的定义,韦斯坦因的定义和日尔蒙斯基的定义等,要熟悉他们定义的内容、出处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4、掌握可比性的概念,以及存在的原因。5、了解比较文学的特征。6、掌握“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内涵及与比较文学的关系。首先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第二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了解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重大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时间,掌握法国和美国学派、前苏联学者在比较文学学科诞生当中的作用以及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作,要能够对主要的几个学派进行分析和比较。重点掌握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分歧,围绕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的分歧来展开。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他的名字永远与他那本《比较文学论》(1931)联系在一起。法国学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巴尔登斯伯格(1871~1958)。1921年他和巴黎大学的另一位比较文学教授阿扎尔共同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同时主持出版了一套有关比较文学的丛书。从此以后,《比较文学杂志》不断刊登法国和欧洲其它国家比较文学者的论文,成为法国学派重要的理论工具。美国学派的崛起是比较文学史上的大事。法美两个学派在50年代进行的一场论战,大大发展并更新了比较文学的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的领域。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学术讨论会。1958年9月在美国北卡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在这次大会上,韦勒克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这篇论文被看作美国学派的宣言。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论。关于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分歧是一个重点,复习过程中要认真进行总结。可以结合上一章有关“定义之争”的内容。雷马克的定义中,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1)他与法国学者一样,认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但他不再强调两个以上国家、民族的文学当只有事实联系时,才成为比较文学的对象。也就是说,两个以上民族、国家的文学,只要具有可比性,就都可以进行比较文学研究。(2)他的定义中,还提出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即文学与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比较。雷马克的见解被后人概括为“平行研究”,相对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成为美国学派最突出的特色。32、了解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知道重要的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中文译者,重要人物及其文学活动,掌握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的重要作品和主要观点。佛典的翻译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漫长过程。在翻译的实践中,译家对翻译理论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探讨的焦点始终是直译好还是意译好的问题。著名译家释道安(314~385)力主“直译”说。另一位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344~413)则倾向于意译。他认为梵文和汉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字,要将梵文直译成汉文几乎是不可能的。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译经家。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博洽古今、融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他称《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严复提出“信、达、雅”三标准成为后世译界讨论译事的起点。鲁迅于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一篇重要文章,他提出了“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的观点。吴宓(1894~1977)在美国留学时,回国后曾在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执教。他在东南大学所讲的“中西诗之比较”,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30年代,傅东华全文翻译了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戴望舒翻译了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改革开放以后,大陆比较文学学科迅速发展。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前四册问世,可以算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1985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3、了解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的三种潮流。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它自身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空前活跃,成绩卓著。与此同时,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这三股潮流促使国际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着比较文学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前进。第一股潮流是所谓理论大潮。6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令人注目的所谓“诗学复兴”现象,大批的理论著作问世,各种新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诸如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接踵而至,使人目不暇接。这股理论大潮,冲击着西方的学术界,也影响着比较文学界。如果说,在六七十年代,比较文学界的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理论争论和理论建树方面而无暇顾及,那么当这些工作基本结束,需要更多地考虑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方向的时候,人们已无法回避这股理论大潮。面对这样的局势,比较文学应该作出怎样的反应,学者们的看法很不相同,以致引起了比较文学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争论。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显示着东方的崛起。另一引人关注的事件就是1991年8月国家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东方举行。这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自195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东方国家举行。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三股浪潮,是所谓“文化研究”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冲击和推动之下,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总之,呈现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相结合的趋势。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掌握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基本类型,掌握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各自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点。掌握“可比性”的定义、内容以及价值。1、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历史最为悠久、成熟的一种方法。它由法国学派提出。4影响研究的范围从大的方面说,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给另一个民族文学带来的影响。从小的方面,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影响研究还可以从放送、接收、传播途径三方面来研究。2、接受研究属于影响研究的一个特殊方面。传统的影响研究,着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它的重点在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间的影响上,侧重点可以是影响源一方,也可以是接受影响的一方。而接受研究却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也包括听众和观众)产生的作用,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的读者接受的情况上,当然也可以研究作家作品被不同民族社会接受的情况。接受研究为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3、在比较文学中,所谓“平行研究”,就是在不考虑事实联系和影响关系存在的前提下,对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它在两个方面与影响研究不同。第一,它不像影响研究那样去考稽作家作品间联系的事实,追溯源流,探索影响,而是一开始就比较异同,然后进行价值判断和审美思考,最终导出结论;第二,平行研究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是说,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家和作品,都可以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作平行的比较研究。而不象影响研究那样,严格遵循时间先后的观念。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不是历史的、实证的、考据的,而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纯比较的方法。它包括比较、对照、解析、推论、评价、综合等一系列的过程。4、阐发研究是由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率先总结的一种研究类型和方法。是“一种跨文化地借用文学理论模式、观念的比较文学研究策略”。1978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在一篇题为《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的文章中提出了“阐发研究”的命名。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或现象的阐发,即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对本民族文学的某些作品或现象作跨文化分析;或者反过来,用本民族文学的某种理论模式对外民族文学作品和现象作类似的处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