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第十九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九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大纲解读十九、非口服药物的吸收1.注射给药(1)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2)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2.口腔黏膜给药(1)口腔黏膜的结构与生理(2)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3.皮肤给药(1)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2)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及吸收促进剂4.鼻黏膜给药(1)鼻腔的结构与生理(2)影响鼻黏膜吸收的因素5.肺部给药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6.直肠与阴道给药(1)影响直肠黏膜吸收的因素(2)影响阴道黏膜吸收的因素7.眼部给药(1)药物吸收途径(2)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一、注射部位吸收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注射部位周围一般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药物吸收路径短,影响因素少,故一般注射给药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血管外注射的药物吸收受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及机体的生理因素影响,主要影响药物的被动扩散和注射部位的血流。淋巴流速则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药物的理化性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缓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统慢。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经典真题】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C.皮内注射D.皮下注射E.脊椎腔注射[答疑编号502357119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二、肺部吸收肺由气管、支气管、末端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组成。正常人肺部总表面积100~200㎡,与小肠的有效表面积很接近。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呼吸道上皮细胞为类脂膜,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药物的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和分子量大小影响药物吸收。脂溶性药物易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较慢;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吸收快,大分子药物吸收相对较慢。但相对于其他部位来说,肺泡壁很薄,肺泡孔直径较大,水溶性大分子药物也可能较好吸收。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于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三、鼻黏膜吸收鼻黏膜给药优点:①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④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激素类、多肽类和疫苗类药物已有鼻黏膜吸收制剂上市。鼻黏膜极薄,黏膜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及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降解。有些药物如黄体酮经鼻黏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与静脉给药相当。四、口腔黏膜吸收1.口腔生理及吸收机制口腔内不同部位的黏膜结构、厚度和血液供应均不同。口腔黏膜的结构与性质具有分布区域差别,给药部位不同,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也不同,角质化上皮构成口腔保护屏障,外来物质很难透过。颊黏膜和舌下黏膜的上皮均未角质化,有利于药物全身吸收。其他可能作为口腔给药的黏膜为齿龈和硬腭黏膜,上皮为角质化组织。一般认为口腔黏膜渗透性能界于皮肤和小肠黏膜之间。药物渗透性能顺序为舌下黏膜>颊黏膜>牙龈、硬腭黏膜。另外,唾液的冲洗作用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口腔中酶、pH和渗透压也会影响药物吸收。2.口腔吸收的特点口腔吸收的药物经颈内静脉到达心脏,再入体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也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口腔给药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药物在口腔吸收,一般为被动扩散,且脂溶性的非解离型药物更易吸收。某些药物在口腔吸收存在着载体参与的转运系统,可出现饱和和竞争抑制现象。口腔黏膜作为全身用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舌下黏膜渗透能力强,药物吸收迅速,给药方便,许多口服首过作用强或在胃肠道中易降解的药物。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保留时间短是舌下给药的主要缺点。因而舌下片剂要求药物溶出速度快、剂量小、作用强。颊黏膜表面积较大,但药物渗透能力比舌下黏膜差,一般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颊黏膜给药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中的酶解和酸解作用,且受口腔中唾液冲洗作用影响小,能够在黏膜上保持相当长时间,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释放。药物经口腔黏膜渗透的能力与药物本身的脂溶度、解离度和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大多数弱酸和弱碱类药物的口腔黏膜吸收与其分配系数成正比,遵循pH分配假说。五、阴道黏膜吸收女性的阴道为管状腔道,阴道血管分布丰富,血流经会阴静脉丛流向会阴静脉,最终进入腔静脉,可绕过肝脏的首过作用。药物通过阴道黏膜以被动扩散透过细胞膜的脂质通道为主,同时阴道吸收也可通过含水的微孔通道。一般药物很难从阴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激素类药物能有效地通过阴道黏膜吸收,经阴道给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造成的肝脏首过作用和胃肠道副作用。六、皮肤吸收1.皮肤构造与吸收途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构成。表皮从外向内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网状层和胚芽层,其中角质层对于皮肤的吸收极为重要,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真皮层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以及神经、淋巴管和皮脂腺。皮下脂肪组织中有血管及汗腺。真皮及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很小,且微血管发达,药物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皮肤的吸收途径: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完整的表皮具有类脂膜特性,主要允许脂溶性和非解离型药物透过;②经细胞间隙途径;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2.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1)药物性质(2)基质性质(3)透皮吸收促进剂(4)皮肤状况七、眼吸收眼吸收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渗入角膜;另一条是从结膜吸收。具有一定亲水亲油平衡的药物或离子型与分子型之间能快速平衡的药物易透过角膜。角膜受损时通透性显著增加。药物分子小吸收快。降低滴眼液表面张力、增加黏度有利于吸收、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吸收。【经典真题】【B型题】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阴道黏膜给药D.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1.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答疑编号502357119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2.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答疑编号502357119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3.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一般吸收程度与静注相当的是[答疑编号5023571191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E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