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国古代文化史教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03中国古代文化史教学案【二轮考点梳理】1.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3.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楚辞与汉赋;唐诗;宋词与元曲;明清小说)。4.古代中国的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音乐与舞蹈;戏剧)。5.(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李时珍)。6.(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三星堆遗址)。7.(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昆曲)。【二轮知识归纳】考点一: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A.新人教版——“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刚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道家和法家: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他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他汇集了早期法家的学说,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B.人民版——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儒家学派,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称做“六经”(孔子的“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孟子的“仁”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常:自然规律),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的重要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老庄之学(道家学说):主要特点: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子把“道”作为世界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他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与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就叫“齐物”。道家学派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家思想(法家学说):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从而增加国家的田租收入;创立“平籴法”,好年成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坏年成则以平价出售;进一步推行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所著《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实行编户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以吏为师。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势”主要是指“权重位尊”的权势、威势),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墨家的主张:特点:学术团体以纪律严格著称;推崇夏朝政治,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墨子思想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进一步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逻辑学方面,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C.岳麓版——孔子与老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学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孔子讲“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聃与《道德经》: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又称《老子》,总计约5000字,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诸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生和死、贵和贱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荀子与儒家:战同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又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墨子与墨家: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所说的“仁”有很大的差异。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墨子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呼吁。墨子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说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庄子与道家: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了“齐物”的观点。“齐物”,就是万物齐一,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从“齐物”的观点出发,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所谓“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想达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