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二章个体心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授课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医学心理学课程编码:B1311026总学时:3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谢金凤开课单位:医学院职称:教授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护理学本科1、2班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制授课进度第5周,第5次课(2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30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个体心理—第五节人格心理特征(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与分类;能力、气质与性格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教学目标1、解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局限性2、知道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气质的分类、各类型气质的特征教学难点人格理论教学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论、思考题、作业1、名词:需要、动机、兴趣、挫折、心理防卫机制2、简答:马斯洛需要层次及内容。3、简述能力的分类及差异。4、简述气质类型及主要表现。参考文献《护理心理学》主编:周英、周秋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9月第二版。《护理心理学》主编:杨艳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教学过程及内容—1—第五节人格复习旧课(2分钟):意志品质有哪些?一、概述(28分钟)(一)概念分析:1.明确定义。2.指出“人格”一词的出处。3.讲解“不同素质”与“不尽相同的现实生活”的含义,并强调如果人格乃人的精神面貌,而非生理或社会面貌。4.强调目前对于“人格”尚无公认定义。(二)人格的特性结合教材及生活表现讲解:1.独特性——如同人的生理面貌。2.稳定性——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稳定性使个性可把握,从而预见一个人的行为,但个性并非一成不变。3.综合性——人的个性是有机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如校园中大学生心理问题4.功能性——人生成败的根源。(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结合教材与实例分析、讨论: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5.自然物理因素6.主观因素小结:人格的多种特征体现人格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面貌。二、人格的倾向性(30分钟)(一)需要1.需要的概念:(见教材)分析:(1)必备条件——时间、空间、物质。(以饮食、学习为例说明)(2)渴望和欲求——“缺乏感”的内心体验。(3)生命不息,需要不止。(4)人和动物共有的,但有本质的区别2.需要的种类:(1)生理性需要:维持自身生存和种族延续。分析:a人与动物都有,但本质不同。b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2)社会性需要: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分析:a人所特有。b维持人的心理平衡。(3)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教学过程及内容—2—分析:(1)介绍五个层次及内容。(2)基本观点及局限(二)动机1.的概念(见教材)分析:动机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推动人行动时才转化为动机。诱因的概念:引起人的动机的刺激。分析:需要和诱因是动机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2.动机的种类:(1)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A生理性动机(原始性动机):是由机体内部为维持生理功能的平衡与稳定而形成的。最为基本的是食欲和性欲,它们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与种族延续必需的基本动机;还有睡眠、安全、运动等多种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衍生性动机):是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动机。如依赖、友谊、爱情、尊重、成就、自主、交往等。这些动机的实现,可以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人的心理保持平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2)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进行分类—主导动机控制与目标不一致的动机,起决定性作用辅助动机处于从属地位(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引起动机的原因分类—内部动机由内部因素引起外部动机由外界刺激引起(4)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分类—近景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三、人格心理特征(30分钟)(一)能力1.概念分析:(1)能力与活动密不可分。例:学习、娱乐。(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例: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并不都是能力。如勤奋、爱好等。(3)质量和数量是衡量能力的指标。(4)两层含义:其一、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其二、潜在的能力。小结:归纳能力的概念。2.分类结合教材与实例介绍、讨论:一般能力——任何活动,又称“智力”(1).特殊能力——特殊专业模仿能力(2)创造能力教学过程及内容—3—3.能力与智力的变异结合教材与实例介绍、讨论:(1)一般趋势①12岁以前智力直线上升,与年龄几乎同步。②20岁智力发展达到顶峰直到35岁。③36岁以后智力开始缓慢下降,60岁后快速下降结构——质(2)个体差异水平——量早晚——速度小结:人的能力在先天和后天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类型、发展水平及表现早晚上会有差异,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善于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气质1.气质的概念(见教材)分析:(1)主要受先天神经活动类型影响,孩子出生后即有表现。相对稳定不易改变。(2)表现:言语、情绪和行动方面。例:有人能说会道,有人沉默寡言;有人情绪多变,有人喜怒不形于色;有人反应敏捷,有人行动迟缓……2.气质类型(1)体液学说:由希波克拉底提出,与身体各器官相对应。后经盖仑整理、发展,后人简化为气质。(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由巴甫洛夫提出神经过程底三种基本类型,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强度、灵活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3.意义由学生发言,讨论总结。(三)性格1.性格的概念(见教材)分析:(1)主要受后天影响。(2)现实——物、事、人、己。例举性格特征。(3)态度和行为方式——“做什么”和“怎样做”。(4)稳定、习惯化的——性格特征非偶尔表现。(5)相适应——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小结:性格无好坏之说,体现了人和人的根本差异,是个性的核心。教学过程及内容—4—2.性格的特征(1)态度特征——结合实例谈人们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工作、学习、生活、自己的态度(2)理智特征——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四方面阐述(3)情绪特征——从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主导心境四方面阐述(4)意志特征-人在意志过程方面的性格特征3、性格的意义强调其社会意义,人与人的根本区别所在。4.形成结合教材讨论总结。(三)自我调控系统结合教材与实例分析:自我意识的构成——自我认知(对客观自我的认识、评价)、自我体验(对客观自我的态度)、自我控制(对客观自我的约束)小结: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在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青年初期基本确立,成为心理发展的内在调控系统,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健康、提高实践效率的重要保障。总结:归纳本节主要内容,全面认识自己心理面貌,自觉完善人格品质。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