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鉴定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商洛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课题结题鉴定材料丹凤县商镇中学二0一四年六月1目录一、申请书二、课题立项通知书三、课题研究报告四、课题研究成果附件2结题申请书商洛市教育学会课题组:丹凤县商镇中学于2013年9月申请立项了《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的商洛市教育教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现向教科研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课题名称: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研究学校:丹凤县商镇中学课题总负责人(课题组长):周健刘丹军课题研究时间:2013年6月——2014年7月课题研究过程:该项目研究历时一年多,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3年6起,至2013年9月。主要任务:准备材料,校内论证,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申请立项。第二阶段:从2013年9月起,至2013年10月,为课题起步阶段。主要任务:重新审视《课题申报评审书》,进行课题开题论证,细化课题组人员分工,制订各项研究制度,设计各种记载表格,进行子课题申报。第三阶段:从2013年11月起,至2014年3月,为课题具体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按计划进行研究,积累研究的过程资料与个案材料,进行课题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情况优化研究方法。第四阶段:从2014年4月起,至2014年7月,为课题结题鉴定阶段。主要任务: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文章,论文。课题组撰写结题报告、整理成果材料,申请、接受结题评审。此致敬礼商镇中学2014年7月3《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丹凤县商镇中学周健刘丹军内容提要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结题报告前言:该课题的研究时间为一年,从2013年9月开题以来,到今年6月份课题研究临近结束。得到了学校领导、教研处的大力支持,更感谢同学们的热心参与合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运用‘例证教学方法’”——强调该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并明确了研究角度;“正确评价”——强调评价方法的客观、公正性;“历史人物”——限定了该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二、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运用“例证教学方法”,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42、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教育心理学指出: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尚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采取从“个别”到“一般”的例证式教学方法,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抽象思维能力和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能更好地落实历史教学三维目标。4、高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要让高中学生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逐一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教学案例证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历史规律可寻的,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性,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对增强学生历史智慧、最大限度5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和学习负担、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功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三)课题研究的价值1、理论价值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性,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2、实践价值通过该课题研究,使我校历史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推广价值对增强学生历史智慧、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和学习负担、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功能有重要的推广价值。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一)基本方法1、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2通过师生分析案例、对比、归纳,寻找共性,得出一般性规律认识来完成(二)手段6通过小论文、随笔、课堂生成性问题等,或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相关教学讲义、教案等作为研究手段。(三)途径使学生通过在对个别具体事物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中,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系统总结、反思,呈现论文,形成结题报告,完成该课题研究。(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解决问题的研究步骤:1、前期准备及9月中旬前完成——从“个别”入手,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得出评价结论。采取方法:主要通过师生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完成——即写出评价“个别”历史人物的小论文。2、10月中旬前完成——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落脚。在“个别”的例证中,寻找并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操作步骤,形成规律认识。采取方法;主要通过师生分析上述案例、对比、归纳,寻找共性,得出一般性规律认识来完成——即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7和具体的操作步骤。3、11月中旬前完成——从“一般到个别”,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采取方法:主要是运用研究所得出的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这个一般性的规律,去正确评价“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人物,从而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达到研究目的。从“个别”入手,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得出评价结论。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遵循论从史出的评价原则,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个别”历史人物入手,运用例证法,对课本中涉及到的具体人物逐一进行讨论:回顾他们的历史地位、历史活动、主要贡献、明显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对具体人物的评价结果。在评价具体的历史人物时,笔者主要贯穿以下评价人物主线,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即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他(她)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局限性和不足?”让学生逐一回答,得出评价结论。例如:评价秦始皇,师生互动得出的共同结论是:(第一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统一中国的一8人”“厚今薄古的专家,专制独裁的暴君”,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第二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一生做了怎样的事?”)他在位时期,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第三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其所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所为结束了割据,完成了统一,有利于政令通达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秦朝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疆域的基础,其制度和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第四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有何局限性或不足?”)但秦始皇当政时期也推行暴政,加重了人民负担,实行“焚书坑儒”,扼制了思想文化自由、损毁了大量文化典籍,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秦的暴政也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如:评价汉武帝,师生互动(步骤同上)得出的共同结论是:(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9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武帝“一生做了怎样的事?”)汉武帝当政时期,在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将郡国的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大一统;汉武帝时还命大将卫青、霍去病多次组织军队反击匈奴,取得成功,维护了北部边疆安全;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汉朝的兴盛。(汉武帝“其所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述措施推动了西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西汉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有何局限性或不足?”)汉武帝当政时连年组织征战,且追求豪华宫廷生活,耗费了民力、财力,增加了人民负担,引起了社会动荡,但汉武帝晚年也知悔过并调整了统治政策,使西汉又重新趋于稳定与发展。因此,纵观汉武帝的一生他仍不失为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实际教学研究中,笔者还用如上方法,让学生对唐太宗、孝文帝、华盛顿、拿破仑、林肯等历史人物进行一一评10价,从中体会规律性认识。4、最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系统整理“档案袋”材料,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完成该课题。四、该课题在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解决的思路(一)存在的困难:1.研究者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储备有待更新;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尚缺乏有效把握。2.研究者所带年级是初三毕业年级,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测试多、升学压力大,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程度冲击。3.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知识掌握欠缺。4.学生对参与该研究活动态度不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二)解决思路:1.钻研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充分运用到人物研究当中去。2.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学校教研处、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历史课代表、班干部等的有力支持,保障了研究时间、研究进度、研究计划的逐步落实。3.研究者提供参考书目及相关人物资料,充实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的了解与掌握。114.研究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性,改变学生的态度,积极参与研究。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1、师生所撰写的评价“个别”、“特殊”历史人物的小论文。2、师生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对比、归纳、概括,拓展学生思维,寻找共性,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具体操作步骤的文字性材料,如小论文、随笔、课堂生成性问题等,或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3、相关教学讲义、教案等。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4、系统总结、反思,呈现论文,形成结题报告,完成该课题。六、研究的突破性进展1、理论上已取得了一些新的基本观点: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性,起12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历史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实践上的新突破师生所撰写的评价“个别”、“特殊”历史人物。师生所撰写的评价“个别”、“特殊”历史人物的小论文。师生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对比、归纳、概括,拓展学生思维,寻找共性,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具体操作步骤的文字性材料,如小论文、随笔、课堂生成性问题等,或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相关教学讲义、教案等。系统总结、反思,呈现论文,形成结题报告,完成该课题。自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已形成论文3篇。教学案例4个,总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