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建零七级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指示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小组2007年06月1目录课程教学大纲···································································································2作业指示书······································································································6一、造型设计基础训练······················································································6二、空间设计基础训练······················································································9三、系列课外作业:徒手钢笔线描练习································································13四、寒假课外作业:居家调研练习······································································14五、环境应对基础训练·····················································································15六、功能应对基础训练·····················································································18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宗旨本课程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基础平台之一,其教学宗旨是在讲授建筑基础知识、训练设计表达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空间组织能力、初步的环境应对能力和功能应对能力,以及正确地理解、分析、借鉴、发展、落实之建筑设计思维方式,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奠定扎实的设计基础。二、基本内容本课程以小设计作为主线,采用自主选题+混编辅导的方式进行系统而循序的综合训练,旨在使学生逐步掌握以下内容:1.基础知识: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视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形式美法则;建筑空间的基本知识:包括空间的构成要素、限定方法、空间的属性、空间的组合、流线组织以及空间尺度等内容;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特定场所中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对环境要求(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建筑的构成体系(包括功能、环境、空间、流线、结构、围护、造型)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环境因素、功能因素对建筑各体系的影响作用。2.基本技法:建筑识图,正确理解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模型和正式模型表达制作;徒手钢笔线描、工具铅笔制图和工具墨线制图;以设计说明和方案介绍为代表的语言表达技能。3.初步能力:基本的形态认知、分析能力,初步的抽象造型构思能力和处理能力;简单建筑实例的分析、概括能力,初步的空间构思和空间塑造能力;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和方案处理的能力;从功能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和方案处理的能力;从理论学习到实例分析、理念及手法借鉴、方案构思、完善到方案表达之设计思维逻辑方法。本课程每一单元及每一阶段的学习与训练,都应始终强调严谨学风、科学态度、正确方法、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建立。3三、学时安排:课程安排总周数为30周(第—、二学期各15周),周学时为6,课内总学时为180,课内外学时比为1:1。(一)理论讲课:基础理论讲授主要依托“设计基础”课完成,内容涵盖造型、空间、环境和功能四大部分。独立安排的讲课为6学时,内容包括:1.建筑概论:3学时,第一学期;2.钢笔线描:3学时,第一学期;3.模型制作:课外讲授,第一学期。(二)课程训练:课程训练计划课内学时为174。1.第一学期(秋季学期)15周,课内总学时为84。综合训练板块一:造型设计,总学时84,其中课内42,课外30;综合训练板块二:空间设计,总学时84,其中课内42,课外30;系列课外作业:钢笔线描,总学时24,其中课内0,课外24。2.寒假作业:居家建筑调研3.第二学期(春季学期)15周,课内总学时为90。综合训练板块三:环境应对,总学时84,其中课内42,课外42;综合训练板块四:功能应对,总学时96,其中课内48,课外48。附表1:作业安排及其训练重点:学期训练板块周数分析内容设计内容技法内容选题1选题2选题3第一学期造型设计基础训练7周实物形态结构线材/形面材/形体材/形工作模型工具铅笔画面构图空间设计基础训练7周空间结构实例双人宿舍导师办公建筑沙龙工作模型工具铅笔画面构图线描练习课外钢笔线描画面构图寒假调研练习课外居家建筑环境钢笔线描画面构图第二学期环境应对基础训练7周环境应对实例湖边码头水上茶室林间书屋工作模型工具墨线画面构图功能应对基础训练8周功能应对实例艺术工作室设计事务所品牌专卖店工作模型工具墨线画面构图4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指定教材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系列课教案及学生作业选*一年级建筑设计》郭逊、俞靖芝、卢向东、刘念雄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二)参考书目1.《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维托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家具设计图集》劳智权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4.《商店设计》ArianMostaedi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商店设计》奥托•瑞伍德特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7.《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8.《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9.《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形态构成解析》田学哲、俞靖芝、郭逊、卢向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形态构成学》辛华泉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12.《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工业美术协会1981;13.《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1981;14.《美术设计的基础》(日)王秀雄译(台湾)大陆书店1984;15.《图案设计构成研究》(日)青木正夫著郑丽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6.《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17.《立体构成原理》王无邪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18.《立体构成》辛华泉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19.《纸品立体艺术造型》冯啸著(香港)万里书店1976;20.《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21.《构图原理》清华大学民用建筑教研组编;22.《建筑构图概论》苏联建筑科学院编著顾孟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23.《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24.《色彩艺术》(瑞)约翰内斯·伊顿著赵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25.《色彩技法》(日)深泽孝哉著白鸽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26.《绘画色彩论析》冯健亲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27.《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8.《国外钢笔画技法:建筑配景》柴海利、高祥生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29.《建筑钢笔画》王时刚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0.《建筑与树木铅笔写生教程》周宏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工程字的书写方法》于国平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32.《钢笔仿宋字书法》马子民著新时代出版社1984;533.《新编园林建筑设计图选》王庭熙周淑芳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建筑小品实录》华南工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35.《中国园林建筑》冯钟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6.《桂林风景建筑》桂林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37.《中国新园林》北京园林局设计室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38.《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9.《建筑史论文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40.《图解思考》[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1.《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周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42.《外国古代建筑名作百例》刘晓惠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43.《外国名建筑》建筑师编辑部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4.《别墅建筑设计》邹颖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5.《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三)期刊杂志:1.《建筑学报》2.《世界建筑》3.《建筑师》4.《新建筑》5.《建筑知识》6.《世界建筑导报》7.《实用美术》8.《装饰图案》9.《PROCESS》10.《ARCHITECTUREDESIGN》11.《ARCHITECTURALRECORD》12.《E+P》6课程作业指示书一、造型设计基础训练(一)训练目的:1.学习并初步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视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形式美法则;2.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具体操练,培养基本的形态认知、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造型构思和造型处理能力;3.初步学习从理论学习到实例分析、手法借鉴、造型构思、造型处理、设计表达之设计思维逻辑方法;4.通过具体操练,初步学习并掌握简单形态及其设计构思的工具铅笔表达、模型表达和语言表达技法。(二)操作过程:该板块共计安排7周,42个课内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为1:1,训练分4个阶段完成。阶段划分内容与要求训练成果时间安排1)理论学习阶段通过“设计基础”讲课及课外文献阅读,初步掌握该板块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形态构成”、“视觉心理学原理”和“一般形式美法则”。学习笔记心得高班作业分析课外2)实物分析阶段选择大小及复杂程度适中的实物为对象进行细致观察,正确理解其几何关系和组合关系,草绘其正、侧、俯视图和剖面图。利用所学的构成知识,剖析实物的形态关系和结构关系,并进行模型提炼表达。工具铅笔草图结构草模1个1.0周3)立体造型阶段打散重构:灵活运用构成原理将实物结构形态打散重构,并完成三个构思方案。构思草模3个1.5周选择发展:确立发展方案,放大比尺并进行必要的体快关系调整,完善整体形态。过程草模1个1.0周深入细化:引入材料、色彩及肌理等因素,深入细化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直至完成立体造型设计。正式模型1个1.0周4)平面造型阶段截取重构:截取立体模型的立面或剖切面,转化生成平面图形,以此为起点,灵活运用各种构成原理、手法,重新创作完成三个平面构成方案。构思草图3个1.0周7选择发展:确立发展方案,放大比尺并进行必要的层次关系调整,完善整体形态。过程草图1个1.0周深入细化:引入色彩因素,深入细化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直至完成平面造型设计。正式图形1个0.5周注:每一阶段均要求结合具体的进展深度,对优秀设计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三)选择题目:1.平面造型部分(统一要求画面尺寸为20cm*20cm方形)题目1:线形构成要求作品的单元均为线形,线的宽度、长度及数量不限,要求画面色彩不多于4种。题目2:面形构成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均为规则面形,面的大小、形状及数量不限,要求画面色彩不多于4种。题目3:线、面结合形构成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由线和规则面组成,其大小(或长宽)及数量不限,要求画面色彩不多于4种。2.立体造型部分(统一要求作品高度不大于50cm,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