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信息系统的管理管理学院刘婷婷◇内容提要◇•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系统的评价•项目----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时间、限定资源),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第一节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信息系统项目区别于一般系统项目的主要特点:☺(1)目标不明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由项目团队定义;☺(2)用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导致项目进度、费用等不断变更;☺(3)项目工作的技术性很强,需要大量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种变革,常常会遇到企业的阻力①基层的阻力来自担心自己的工作被计算机替代或由于难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②中层的阻力来自担心新的信息系统会使权力结构与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自己原有的地位;③高层的阻力则是由于不真正了解信息系统及其作用,不重视、不亲自参与而造成的;④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首先,其次,•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很多,因此要合理安排管理各种人员☺企业高层领导(一把手原则)☺项目主管☺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程序设计员☺组织的管理人员☺系统用户第三,•计算机和用户的关系:在系统开发中,计算机和用户的关系是计算机为用户服务,而不是用户为计算机服务,计算机应当成为提高用户工作效率的工具和手段,而不应当成为用户的负担。•这是简单的道理,却不易做到。因为对计算机来说是简单的方案,往往意味着用户使用起来较麻烦,甚至根本不愿意用,或者简直就无法使用;而对用户来说非常方便的应用方案,可能意味着系统开发投入的成倍甚至数倍增加。因此,项目管理中应采取措施加强用户和设计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第四,•要注意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行为管理。•一、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1.专门开发(用户自行开发)☺条件:有独自开发的能力,技术力量雄厚☺优点:熟悉业务过程,容易沟通☺缺点:系统性及质量较难保证,开发周期较长,不利于推动组织变革,开发投入不减少。2.委托开发☺优点:系统性与质量有保证,能较好地推动组织变革。☺缺点:不利于培养组织自己的IS维护人员。有较大的风险。易造成依赖性。委托单位的确定至关重要。3.全面购置商品软件☺优点:开发周期短;因经反复调试应用,可靠性好;以规范模式研制,促使组织变革较有力。☺缺点:不能满足组织的特殊要求,多变的需求,最多能满足70%左右,价格较昂贵,尤其是软件的实施费以天计(2000人民币至2000美元/天),第一年的实施与维护费可能是商品软件价的2.5倍,投入上不封顶;变动较大,这有利于组织变革,但风险也加大。4.专门开发与委托开发集成☺两者的配合与互补是合作开发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以外部力量为主,内部力量为辅,前者重点放在技术问题上,后者重点放在与用户的联系与协调上。合作开发可扬长补短,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通过合作开发,企业可在实践中培养出一批信息管理人员,这比自己摸索或外送培训都要好得多。5.专门开发与商品软件购置相结合☺两者的选择划分和两者的集成是本开发方式的关键部分。成熟的稳定的管理业务购置商品软件,部分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管理业务专门开发。6.OutSourcing(外包)☺优点:1)经济;2)服务质量有保证;3)成本可控。☺缺点:1)信息系统控制问题;2)依赖性增强;3)商业秘密安全性问题。•二、开发单位的选择☺开发单位应具有计算机专门知识,熟悉开发工具;☺具有相关项目开发成功的实际开发经验;☺熟悉用户的业务情况和开发过类似的信息系统项目;☺与用户单位具有较近的地理位置,便于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三、拟定和实现项目工作计划☺系统开发计划☺测试计划☺实施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常用的方法有:甘特图和网络计划图甘特图见习题10.200A2235467D4B7C5F2G8H51E321.始点事件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一般为0,终点事件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相等;2.事件的最早时间由始点事件顺向计算,事件的最迟时间由终点事件逆向计算;3.如果事件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相等为关键事件,由关键事件组成的路线为关键路线941412171712151043•对总体开发阶段安排进度宜采用甘特图•对各个开发阶段或子项目安排进度的宜采用网络计划图•四、制订相应的文件☺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新业务流程第二节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一、MIS运行管理☺1.日常运行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系统的适应性维护)☺2.系统文档的管理(技术文档、管理文档、记录文档)☺3.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安全危险(自然威胁、人为危险)•二、MIS维护☺系统刚建成时所编制的程序和数据很少能一字不改的沿用下去。系统人员应根据MIS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变更和业务量的改变,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系统维护成本比例12维护成本30%~40%开发成本70年代12维护成本40%~60%开发成本80年代90年代12维护成本70%开发成本12维护成本70%~80%开发成本目前P.173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1.程序的维护:☺程序维护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原程序,修改后要填写程序修改登记表。☺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老程序的不同之处。•2.数据文件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主文件的定期更新不算在内)有许多是不定期的,必须在现场要求的时间内维护好。☺维护时一般使用开发商提供的文件维护程序,也可自行编制专用的文件维护程序。•3.代码的维护:☺代码的维护(如订正、添加、删除至重新设计)应由代码管理小组(由业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进行。☺变更代码应经过详细讨论,确定之后应用书面写清、贯彻。☺代码维护的困难往往不在代码本身的变更,而在于新代码的贯彻。•为此,除了成立专门的代码管理小组外,各业务部门要指定专人进行代码管理,通过他们贯彻使用新代码。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明确管理职责,有助于防止和订正错误。•三、系统维护的类型☺1、硬件维护•突发性故障维护:对于突发性的故障集中人力集中检修或更换。•定期预防性维护:按照一定的设备维护理论,定期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2、软件维护☺纠错性维护:•系统测试不可能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因此,在系统投入使用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内隐藏的错误就有可能暴露出来,诊断和修正这些错误,是纠错性维护的主要工作内容。•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经发生而在系统测试过程尚未发现的错误。占21%•2、软件维护☺适应性维护:•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适应新的软硬件环境,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机构的调整、管理体制的改变、数据与信息需求的变更,这也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去适应各方面的变化,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适应用户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发生变化,对系统提出新的要求而进行的修改。占25%•2、软件维护☺完善性维护:•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用户往往要求扩充原有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性能,如增加数据输出的图形方式、增加在线帮助功能、调整用户界面等等。•为进一步扩充系统功能和改善性能进行的修改。占50%•2、软件维护☺预防性维护:•系统维护工作不应总是被动地等待用户提出要求后才进行,应进行主动的预防性维护,即选择那些还有较长使用寿命、目前尚能正常运行、但可能将要发生变化或调整的系统维护,目的是通过预防性维护为未来的修改与调整奠定更好的基础。•为减少或避免以后需要进行的上述三类维护而进行的维护。占4%123450%25%21%4%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各类维护工作的比例•3、数据维护☺数据备份:经常或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对于重要数据实时备份。☺存储空间整理: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文件等进行清理,减少存储空间的无谓占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四、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五、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在软件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规章制度包括:☺系统安全制度。☺系统定期维护制度。☺系统运行操作规程。☺用户使用规程。☺系统信息的安全保密制度。☺系统修改规程。☺系统运行日志及填写规定第三节系统评价•MIS投入运行后,要在日常运作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对其运行状况进行集中评价。系统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和绩效的审查,来检查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充分利用了系统内各种资源(包括计算机资源、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工作是否完善,并提出今后系统改进和扩展的方向。•⑴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测试数据。•⑵通常,新系统的第一次评价与系统的验收同时进行,以后每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⑶参加首次评价工作的人员:有系统研制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用户、用户单位领导和外来专家。以后各项评价工作主要是系统管理人员、用户和单位领导参加。•一、技术评价☺目标评价☺功能评价☺性能评价☺运行情况评价•二、经济效益评价☺直接经济效益•系统的投资•系统的运行费用•系统运行所带来的新增效益•投资回收期☺间接经济效益•组织改革•组织形象•人员素质•组织的凝聚力•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