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网工考试上午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以下关于CPU的叙述中,错误的是(1)。(1)A.CPU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控制B.程序控制器PC除了存放指令地址,也可以临时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C.CPU中的控制器决定计算机运行过程的D.指令译码器是CPU控制器中的部件试题解析:PC不可以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结果。答案:(1)B●以下关于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2)。(2)A.在CISC中,其复杂指令都采用硬布线逻辑来执行B.采用CISC技术的CPU,其芯片设计复杂度更高C.在RISC中,更适合采用硬布线逻辑执行指令D.采用RISC技术,指令系统中的指令种类和寻址方式更少试题解析:CISC的指令系统对应的控制信号复杂,大多采用微程序控制器方式。答案:(2)A●以下关于校验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3)。(3)A.海明码利用多组数位的奇偶性来检错和纠错B.海明码的码距必须大于等于1C.循环冗余校验码具有很强的检错和纠错能力D.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码距必定为1试题解析:海明码使用多组数位进行异或运算来检错和纠错。不过,异或也可以当做是奇偶计算,因此A可以算是正确的。B的错误在于码距不能等于1。C的错误在于CRC不具有纠错能力。取两个相近的码字,如0和1,再随便用个生成多项式(如101)进行计算,可以看出即使要传输的码字的码距为1,但整个编码(原数据+CRC校验码)的码距必定大于1。如果码距可以等于1的话,那么就意味着CRC编码可能无法检查出一位的错误。因此D也是错误的。不过,D的表达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如果将题目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定为整个编码(原数据+CRC校验码),则D是错误的。如果将题目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定为CRC校验码,则D是正确的。答案:(3)A●以下关于Cac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4)。(4)A.在容量确定的情况下,替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影响Cache命中率的关键因素B.Cache的设计思想是在合理成本下提高命中率C.Cache的设计目标是容量尽可能与主存容量相等D.CPU中的Cache容量应该大于CPU之外的Cache容量试题解析:A、C、D都明显错误。答案:(4)B●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按照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5)方法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5)A.BoochB.CoadC.OMTD.Jackson试题解析:Jackson是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答案:(5)D●确定构建软件系统所需要的人数时,无需考虑(6)。(6)A.系统的市场前景B.系统的规模C.系统的技术复杂度D.项目计划试题解析:常识。答案:(6)A●一个项目为了修正一个错误而进行了变更。这个变更被修正后,却引起以前可以正确运行的代码出错。(7)最可能发现这一问题。(7)A.单元测试B.接受测试C.回归测试D.安装测试试题解析: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软件发生了改变,就可能给该软件带来问题。软件的改变可能是源于发现了错误并做了修改,也有可能是因为在集成或维护阶段加入了新的模块。当软件中所含错误被发现时,如果错误跟踪与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就可能会遗漏对这些错误的修改;而开发者对错误理解的不够透彻,也可能导致所做的修改只修正了错误的外在表现,而没有修复错误本身,从而造成修改失败;修改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从而导致软件未被修改的部分产生新的问题,使本来工作正常的功能产生错误。同样,在有新代码加入软件的时候,除了新加入的代码中有可能含有错误外,新代码还有可能对原有的代码带来影响。因此,每当软件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必须重新测试现有的功能,以便确定修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检查修改是否损害了原有的正常功能。同时,还需要补充新的测试用例来测试新的或被修改了的功能。为了验证修改的正确性及其影响就需要进行回归测试。答案:(7)C●操作系统是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其他系统软件(如(8)等)和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上的。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9)。(8)A.编译程序、财务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B.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java解释器C.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汽车防盗程序D.语言处理程序、办公管理软件和气象预报软件(9)A.应用软件开发者、最终用户和系统软件开发者B.应用软件开发者、系统软件开发者和最终用户C.最终用户、系统软件开发者和应用软件开发者D.最终用户、应用软件开发者和系统软件开发者试题解析:常识。答案:(8)B(9)D●软件权利人与被许可方签订一份软件使用许可合同。若在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软件权利人不得再许可任何第三人以此相同的方法使用该项软件,但软件权利人可以自己使用,则该项许可使用是(10)。(10)A.独家许可使用B.独占许可使用C.普通许可使用D.部分许可使用试题解析:许可贸易实际上是一种许可方用授权的形式向被许可方转让技术使用权同时也让度一定市场的贸易行为。根据其授权程度大小,许可贸易可分为如下五种形式:(1)独占许可。它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被许可方对转让的技术享有独占的使用权,即许可方自己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该项技术和销售该技术项下的产品。所以这种许可的技术使用费是最高的。(2)排他许可,又称独家许可;它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被许可方和许可方自己都可使用该许可项下的技术和销售该技术项下的产品,但许可方不得再将该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排他许可是仅排除第三方面不排除许可方。(3)普通许可。它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除被许可方该允许使用转让的技术和许可方仍保留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之外,许可方还有权再向第三方转让该项技术。普通许可是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权限最小的一种授权,其技术使用费也是最低的。(4)可转让许可,又称分许可。它是指被许可方经许可方允许,在合同规定的地域内,将其被许可所获得的技术使用权全部或部分地转售给第三方。通常只有独占许可或排他许可的被许可方才获得这种可转让许可的授权。(5)互换许可,又称交叉许可。它是指交易双方或各方以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按各方都同意的条件互惠交换技术的使用权,供对方使用。这种许可多适用于原发明的专利权人与派生发明的专利权人之间。答案:(10)A●E1载波的基本帧由32个子信道组成。其中30个子信道用于传送语音数据,2个子信道(11)用于传送控制信令。该基本帧的传送时间为(12)。(11)A.CH0和CH2B.CH1和CH15C.CH15和CH16D.CH0和CH16(12)A.100msB.200μsC.125μsD.150μs试题解析: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的传送时间为125μs,即每秒8000次。一个帧的传送时间被划分为32相等的子信道,信道的编号为CH0~CH31。其中信道CH0用作帧同步用,信道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共30个信道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答案:(11)D(12)C●4B/5B编码是一种两级编码方案,首先要把数据变成(13)编码,再把4位分为一组的代码变换成5单位的代码,这种编码的效率是(14)。(13)A.NRZ-IB.AMIC.QAMD.PCM(14)A.0.4B.0.5C.0.8D.1.0试题解析:4B/5B编码是将欲发送的数据流每4bit作为一个组,然后按照4B/5B编码规则将其转换成相应5bit码。5bit码共有32种组合,但只采用其中的16种作为数据码对应4bit码;其它的16种或者未用,或者作为控制码用于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光纤线路的状态(静止、空闲、暂停)等。4B/5B编码可以在NRZ-I编码的基础上实现,但由于NRI-I编码(非归零反相编码)没有解决传输比特0的同步问题,因此,4B/5B编码的设计目的是保证整个传输数据信息(不包括控制信息)的过程中,无论是单组编码还是相邻组编码,都不会出现超过3个连续“0”的情况。通过4B/5B的特别编码方式,解决传输中的同步问题。答案:(13)A(14)C●下图表示了某个数据的两种编码,这两种编码分别是(15),该数据是(16)。(15)A.X为差分曼彻斯特码,Y为曼彻斯特码B.X为差分曼彻斯特码,Y为双极性码C.X为曼彻斯特码,Y为差分曼彻斯特码D.X为曼彻斯特码,Y为不归零码(16)A.010011110B.010011010C.011011010D.010010010试题解析:两种编码都在比特间隙的中央有跳变,说明它们都属于双相位编码。因此(15)题答案只能在A、C中选择。如果(15)题选A,则x为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比特间隙中间的跳变仅用于携带同步信息,不同比特是通过在比特间隙开始位置是否有电平跳变来表示。每比特的开始位置没有电平跳变表示比特1,有电平跳变表示比特0。如果将x编码当做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其数据应该是?11010111(第一位编码由于无法预知其前状态,因此只能用?表示)。y编码可能是“011101100”或“100010011”,显然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的结果对应不上,因此A是错误的。如果(15)题选C,则y为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其数据应该是?10011010。x编码可能是“010011010”或“101100101”。显然第一个结果能够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结果匹配。所以可以判定该数据位为010011010。答案:(15)C(16)B●下图所示的调制方式是(17)。若载波频率为2400Hz,则码元速率为(18)。(17)A.FSKB.2DPSKC.ASKD.QAM(18)A.100BaudB.200BaudC.1200BaudD.2400Baud试题解析:这个信号明显是属于相位调制,在(17)题的备选答案中,PSK是相移键控,满足题意。DPSK(DifferentialPhaseShiftKeying,差分相移键控)波形的同一个相位并不一定代表相同的数字信号,而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才能唯一地确定数字信息,所以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就可正确恢复数字信息。这就避免了绝对PSK方式中的“倒π”现象的发生,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字信号中,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Symbol),一次脉冲的持续时间称为码元的宽度。码元速率(SymbolRate)表示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最大变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的码元个数。码元速率即数字信号中的波特率,所以码元速率的单位也为baud/s。在这个信号中,由于码元宽度为2个载波信号周期,因此其码元速率为1200baud/s。答案:(17)B(18)C●在相隔20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数据需要的时间是(19)。如果用50kb/s的卫星信道传送,则需要的时间是(20)。(19)A.480msB.645msC.630msD.635ms(20)A.70msB.330msC.500msD.600ms试题解析:电信号在铜缆上的传播速度大致为光速的2/3,也就是每秒20万公里。(19)题的答案是总传输时间=传输延迟时间+数据帧的发送时间=2000/200000+3000/4800=10ms+625ms=635ms。(20)题有些含混,毕竟信号要先发到太空的卫星上,再转发到2000km外的接收站,因此总距离不可能还是2000km。不过题目没有提供相关数据,因此就还是使用2000km当做传输距离。总传输时间=传输延迟时间+数据帧的发送时间=2000/300000+3000/50000=6.7ms+60ms=66.7ms。在所有备选答案中,也就只有A比较相近,那么也就只能选A了。至于多出来的3.3ms,就当是上天下地增加的传输延迟吧。至于有人提出卫星传输的延时是270ms,这里要说明一下:传输延时是与距离相关的,距离越远则延时越大。即使是同一颗卫星,其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通信传输延迟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