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秋期地域文化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9年秋期《地域文化》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远程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2009年12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巴渝文化古今演变的历史过程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巴渝文化的内涵和地方性特征的掌握和分析能力,并通过对比考察巴渝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性文化的异同,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勃勃生命力,以加深对重庆文化的理性认识。2.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本科、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地域文化》。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张万仪、杨政主编《巴渝文化概论》(2005年10月重庆出版社出版)。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地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细则。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巴渝文化古今演变的历史过程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巴渝文化的内涵和地方性特征的掌握和分析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30%);单项选择题(10%);多选题(10%);简答题(30%);论述题(20%)。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编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一、重点掌握1.巴渝文化的历史定位,巴渝文化的界定,巴文化是后来巴渝文化的源头;2.巫山人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3.巴文化的特征。二、一般掌握1.巴文化是后来巴渝文化的源头。2.《华阳国志》“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徙倒戈的记载”,《世本》中巴人及先祖廪君的记载,廪君与盐神的斗争。3.古代巴族的神话传说。巴人先祖的记载,融入巴族的其他部族;并掌握古代巴国同诸候国的关系及巴国的消亡。4.《巴渝舞》的兴起与演变,巴渝歌、《竹枝词》的流传及文人所作《竹枝词》。第二编巴渝文化精神一、重点掌握1.巴渝文化的抗争性和坚韧性,并分析其表现。2.巴渝文化的大熔炉性,多元性和丰富性,并分析其表现。3.陪都文化精神及陪都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历史意义。4.红岩精神的基本含义,红岩文艺的组成,红岩精神的特点。5.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大公演”。二、一般掌握1.巴渝文化的封闭性与开放性。2.陪都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三编物华天宝一、重点掌握巴渝古代文化遗存、历史文化遗迹、抗战陪都遗存、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二、一般掌握1.巴渝雄奇壮观的自然山水。2.巴渝的主要山脉,高山林区及草场,主要江河峡谷、峡谷溶洞、温泉湖泊,巴渝的地貌奇观。第四编巴渝英杰一、重点掌握1.邹容和他的《革命军》。2.爱国实业家和平民教育家卢作孚的事迹和贡献。3.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在巴渝的诗歌创作。4.抗战胜利纪功碑修建的经过及意义。二、一般掌握1.廪君、巴曼子概况;2.赵智凤建成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佛教密宗道场。3.杨闇公、刘伯承、聂荣臻的概况4.毛泽东、周恩来、宋氏姐妹在重庆活动的概况;5.张善子和徐悲鸿、老舍、郭沫若和茅盾,刘雪庵、陶行知、晏阳初的简况。6.巴渝的远古先圣大禹、清,了解巴渝近古名将。7.巴渝辛亥革命斗士,抗战政治人物,巴渝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烈士;巴渝实业界精英。8.古代游历巴渝的大家,近代思想文化名流,教育家和学者.第五编巴渝风情一、重点掌握1.火锅的文化特征。2.巴渝人的品格特征。二、一般掌握1.乡土菜的特点。2.重庆麻将习俗。3.现代的巴人经过无数次“大移民”形成。4.巴渝的劳动生产民俗,农忙时节的待工习俗,重庆地区农业祭祀和禁忌。巴渝的岁时节令风俗,巴渝的婚葬习俗、巴渝的民间文艺与休闲娱乐、传统集会。5.重庆市民文化生活。第六编巴渝人的创造一、重点掌握1.卢作孚开创民生航运公司及抗战时期长江水运的发展和贡献。2.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意义。3.重庆现代交通的发展。4.巴渝人创办的近代学堂的影响和意义。明清书院、清末重庆学生的留学运动。战时重庆教育状况,5.清末重庆学生的留学运动。6.《渝报》《广益丛报》《重庆日报》《新蜀报》概况;抗战时期的《十报联合版》和《新华日报》概况。7.吊脚楼民居的特点。二、一般掌握1.重庆人民大礼堂及朝天门广场的概况。2.川剧五种声腔并存的特点;川江号子及各种民间文艺概况。3.重庆高速公路概况及“八小时重庆”目标的实现,普通公路的发展,分析其重要的作用。4.抗战时期的广播:中国之声的概况。第七编巴渝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一、重点掌握巴渝文化的自我净化和整合。掌握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区别。二、一般掌握1.巴渝文化与楚文化的区别、交流和融合。2.地域文化比较的重要意义;巴渝文化与燕赵文化异同;巴渝文化与中原文化比较,巴渝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比较。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萌发的、经过漫长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2.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3.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的代称,后来泛指以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4.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年以前的旧石器。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山海经》称巴人是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11.后世多以的、、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东西长约公里,南北长约公里,总面积达万平方公里,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性与性。15.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6.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17.1938年周年纪念日,重庆民众歌咏会、中华歌咏会、青年歌咏社与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14个团体联合举行火炬游行,高唱《大刀进行曲》、《祖国进行曲》,高呼救亡口号,雄壮宏亮的歌声与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动人心魄。18.红岩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以文艺形式纪念、歌颂、弘扬红岩精神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红岩烈士诗篇、雕塑、小说、绘画、歌曲、舞蹈、影视、音像、故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篇、长篇小说《红岩》、歌剧《江姐》及歌乐山烈士群雕等。19.抗战期间,重庆成为中国电影的摄制中心。、中央电影摄影场为抗战电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地控上游,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地貌。21.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22.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向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23.重庆地貌分布广泛。24.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25.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的总称。26.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之称。27.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的总称。28.巴曼子墓俗称,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旁。29.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上万尊,建成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30.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的荣衔。31.为纪念杨沧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后人将原炮台街改为路,并建立“杨沧白先生纪念馆”。32.1909年应杨庶堪之约就任重庆府中学堂学监,使重庆府中学堂成为四川各地同盟会的联络枢纽。33.年月28日,针对蒋介石的和谈骗局和内战阴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以及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张治中将军同机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与国民党进行了为期天的重庆谈判。34.1939年1月16日,中共南方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局址先设在重庆70号,与八路军、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合署办公,对外只称八路军办事处,对内办事处归南方局领导。1939年秋,局址迁到城外,并决定在此新建办事处。35.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18日,周恩来《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并赋诗一首,“千古奇冤,江南一叶;,!?”36.1940年3月31日,宋美龄陪同大姐宋蔼龄、二姐宋庆龄从香港来到重庆,在此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宋氏三姐妹在抗日救亡共同目标下,从事、工作,并经常到重庆被日机轰炸现场和伤兵医院等处视察。37.赵世炎,1901年生于重庆龙潭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38.刘伯承是重庆市人,1916年3月,为策应云南护国军在川南的战斗,率部攻占县城,战斗中不幸头部受伤右眼致残。39.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与政委指挥二野主力挺进大西南。40.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从此信仰共产主义。41.秦良玉是重庆人,是我国明代战功卓著的女性军队统帅。42.1935年胡子昂有感于国家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决心以“实业救国”,遂与友人共同经营重庆。43.卢作孚是重庆人,是著名爱国家和家。44.1897年10月上旬,在重庆创办《渝报》,明确提出《渝报》“广见闻,开风气”的办报宗旨,45.1942年,在江北磐溪石家祠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并创作《群马》、《六马图》等作品。46.1940年,抗日名将张自忠上将殉国,老舍为歌颂这位民族英雄,创作了四幕抗日话剧。47.1944年3月19至20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48.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49.1939年,在歇马场磨滩河畔征地500亩,于1940年建成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扩建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50.重庆地区的龙狮舞尤以县最为著名。51.重庆火锅出现于代,原称毛肚火锅。52.巴渝先民沿水而居,善于驾驭江水,考古学家在即发掘出了新石器晚期的石锚,在冬笋坝亦发掘出了战国时期的船棺。53.三峡纤夫用人力之驱挑战,抒写抗争的悲壮的图画54.大宁河栈道,连绵三百里,江岸悬崖有个栈道石孔,全是在悬崖山岩中凿成,为大宁河的重要通道。55.1908年,官商合办的“”创立,次年,它的第一艘商轮“”号开通,这是巴渝人在川江航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56.1926年,重庆合川人在重庆创办了民生公司。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民生公司的轮船已达46艘,1.8万余吨位,职工3991人,承担起长江上游%以上的运输业务,开拓了近公里的内河航线,成为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57.民国以后,重庆交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的修建。58.1936年,由成都经重庆到达贵阳的路全线通车,全长979公里,这是四川第一条对外交通干线。59.1927年,重庆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由至曾家岩,全长3.5公里。60.1930年1月,建成修筑北川铁路水岚垭至文星场段。61.年12月26日,“八小时重庆”工程全面通车。62.到2010年,重庆将成为国内铁路枢纽,那时有8条铁路穿过我市,形成“”的铁路网络63.是世界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古建筑之一,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64.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