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3耳和听觉课时:2课型:新知识课教学目标: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防止噪声的途径教学重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教学难点:听觉的形成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法、实验法、提问法教学用具:1、结构模型、有关录像、棉花、橡皮筋、小塑料袋、塑料尺2、梳子、钢尺、小纸屑、鼓教学思路:耳的结构的认识应结合图片、模型,以及学生自己画简单的示意图来加深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模拟“失聪”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对探究活动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形成听觉的过程。而第二课时的内容可以以学生实验为主,进行比较得出,书本中出现了两张表,可加强学生自主获得信息的能力。课时1引入: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学生举例………………P11第一段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新课:1、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课件,模型】【读图P1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填空中耳,外耳,内耳【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2、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P12第二段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以上的介绍过程中,可以一边让学生猜测,一边进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最后按课件老师总结一遍,再学生复述。3、听觉的损失(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自然原因(2)讨论: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谈谈“失聪”的原因有哪些?先解释失聪,再小组讨论5分钟,交流,老师总结。A.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B.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原因:1、患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2、巨声式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压破鼓膜3、潜水过深[来源:Z。xx。k.Com]C.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3)体验失去听力的感觉让学生尽可能地罩住双耳,听不到声音,体会失去听力人的痛苦。4、耳朵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敏感的人就会有很多反应。P12,说明耳朵是个位听器官。5、保护耳朵的方法。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卫生保健课时2引入:播放一段音乐[来源:学科网]师:音乐好听吗?生:好听师:我们把各种乐器发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1、音调音调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实验】1、P13图1-18演示:快速从木梳上划过时声音的调子比慢慢划过时的调子高!2、P14图1-19学生:得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赫)(h)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吉他展示)【思考题】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2000h蝴蝶飞行时,振翅的频率低于20h,人就听不见……阅读表格:了解人和动物的听音范围(1)超声波f20000h: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生探伤仪(金属),声纳及回声探测仪。原因: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2)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2、响度:影响响度大小的三个条件:(通过教室里老师说话的例子)(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声源越远,响度越小(3)与不同的人有关响度是人耳主观感觉的音量强度,既听觉上感受声音轻和响的程度,取决于频率、声强和声波的波形。【实验】1、讲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弹开的幅度。2、吉他用不同的力度弹奏,观察振幅读P16图表,了解响度的大小(分贝)对人体的影响。3、音色:受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和发声方法影响。三、噪声污染1、声音按人们的喜好感觉,可分为乐音和噪声。噪声对人生理和心里都会造成损伤,如噪声性耳聋,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理想工作环境是40dB以下。学生例举出可能的各种噪音2、噪声的产生及控制声音产生到引起听觉: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3、控制噪声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P17讨论题,见书上。(1)防止噪声的产生:现有的采取的措施。没有的该如何去做?(2)阻断声音的传播:吸收声音的设备装置(3)防止声音进入耳朵:保护人群。4、目前国内外对噪声污染的治理状况,新的时代,科技产品是否有带给我们噪声污染(手机、电脑……)【小结】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快,音调高低用音阶来表示频率的概念,超声波次声波的区分响度的三个特点及定义,分贝的概念。板书设计:1、音调:由频率决定大于20000赫兹超声波小于20赫兹次声波振幅声音2、响度远近不同的人3、音色:由本身决定的4、噪音:控制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