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级语文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1~8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和12、13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缄.默/草菅.人命庇.护/穷乡僻.壤慑.服/拾.级而上B.晦.涩/诲.人不倦炽.热/叱.咤风云驯.服/徇.情枉法C.狡黠./瑕.不掩瑜沏.茶/雕栏玉砌.伫.立/自出机杼.D.哄.劝/烘.云托月对峙./舐.犊情深契.友/锲.而不舍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那时正值战乱,父亲为了完成这部小说,惨淡经营了整整五年。除了父亲朋友的接济,我们已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日子朝不保夕,我知道,以前的美好生活已万劫不复了。然而,面对饱经风霜的父亲,我还能说什么呢?A.惨淡经营B.朝不保夕C.万劫不复D.饱经风霜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B.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使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也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C.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以完成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D.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的诗文在南北朝并不很受重视。刘勰《文心雕龙》根本没有提到他,,-2-。。。;。北宋以后,他的地位愈尊,北宋苏轼追和陶诗111首,大有将他置于曹、刘、李、杜之上之势。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也大力赞扬他的诗,不遗余力,元明清三代,注陶、评陶风气大开。①萧统的《文选》也只选了他八首诗,一篇文②钟嵘《诗品》仅把他的诗列入中品③到了唐代,他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④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认真仿效其题材与风格⑤当时诗坛的总的风气也不因他而有所改变⑥李白、高适、颜真卿、白居易等极力推崇其人品和气节A.②①⑤③⑥④B.①②⑥④⑤③C.②①⑥④⑤③D.③⑥④②①⑤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谢灵运,安西将军弈之曾孙而方明从子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累迁秘书丞,坐.事免。灵运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乃出。使整秘阁书遗阙,又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迁侍中,赏遇甚厚。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奏免官,是岁,元嘉五年也。(选自李延寿《南史·谢灵运列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共宗.之崇尚B.累迁秘书丞,坐.事免因……犯法C.灵运多愆.礼度违背D.讽旨令自解.解释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安西将军弈之曾孙而.方明从子也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B.玄甚异之.殷景仁等名位素不逾之.C.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D.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朝廷唯以.文义处之-3-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谢灵运“才华横溢”一组的是(3分)①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②纵横俊发过于延之③衣物多改旧形制④构扇异同,非毁执政⑤粗立条流,书竟不就⑥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A.①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②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灵运出身名门,富有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B.谢灵运恃才傲物,在少帝即位时,联合煽动一些不同意见的人,诽谤诋毁执政大臣,故被调离京城。C.谢灵运被指定撰修晋史,书写完不久又升迁侍中,诗画还被盛赞,可见文帝为巩固统治,极尽笼络。D.谢灵运看出政治上不被重用,真正受重用的是些名望才干远不如他的人,故他常托病不到朝廷值班。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既不见知,常怀愤惋。②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大雨苗苏,喜雨有作(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1)本诗是如何表现雨势之大的?请具体说明。(3分)(2)颔联一“愁”一“喜”相互对照,表现诗人什么思想?请简要分析。(4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1)嘈嘈切切错杂弹,。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淇水汤汤,。女也不爽,。(《诗经·氓》)(4),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劝学》)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传统的变异与更新-4-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儒家思想,在先秦、在两汉、在宋明、在清代,都有所不同,都有新的成分添入。事实上,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但新增入的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弹。除非已经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情境,即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楚传统构成的新与旧,甚至以为新成分原来是旧相知,传统就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了。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就具备这种条件,所以有佛教的良性传入、有和西域文化的双向交流。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更不要说文化的濡化了。张之洞算是有心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到底也不过是“应变”的一种方式而已。处于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与当时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彼此之间有好大一个时间差。西方已经是建构了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国还没有从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转过身来。这种情况,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冲突的结果大家知道,是中国文化打了败仗。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传统在连接和传衍中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但新增入的成分只能处于边缘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弹。B.如果文化主体很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那么它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进行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的传统勃发生机。C.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楚传统构成的新与旧,甚至以为新成分原来是旧相知,这就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情境。D.汉朝和唐朝时由于有佛教的良性传入和与西域文化的双向交流,中国文化具备了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的条件。E.晚清时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原因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主体性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13.下列各句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的一项是:()(3分)A.传统在连接和传衍中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B.儒家思想,在先秦、在两汉、在宋明、在清代,都有所不同,都有新的成分添入。C.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D.处于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与当时西方的社会与文化之间有好大一个时间差,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5-14.作者为什么认为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过是“应变”的一种方式而已?(4分)15.综合全文看,传统为什么需要变异和更新才能得以传承?(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庭梅野鹤程习武⑴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⑵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⑶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笔砚,除了他用笔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家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⑷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⑸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上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⑹知县没有罢手,知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