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硐探工程编录的相关标准与规范目录1(一)硐探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及要求…………………….11.硐探编录的基本内容………………………………….22硐探编录的基本要求…………………………………….2(二)探槽原始地质编录………………………………………...41.探槽地质编录的准备……………………………....42探槽地质编录…………………………………………43探槽地质编录提交的材料……………………………8(三)探井原始地质编录……………………………………3(四)坑道原始地质编录……………………………………….42一.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井巷工程、钻探工程所揭露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图件等)进行。(二)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内业整理两个方面。现场编录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及时收集有关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地质情况。现场编录时,要认真观察研究地质现象,做好素描,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以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内业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二.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判断和记录。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察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二)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三)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四)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五)原始地质编录要使用规定采用的记录设备和材料。记录文字及绘图应使用2H绘图铅笔。(六)原始地质编录应采用本规定的方法和表格。所使用的术语和3代号,编码应符合有关规定。图例与公司统一图例一致,可增补。(七)原始地质编录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用语准确、层次分明。4二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1准备工作1.1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1.1.1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1.1.2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1.1.3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2探槽地质编录.2.1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2.1.1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若首选壁的基岩露头不理想时,可选择对应的另一壁。一般情况下以首选壁为主、对应壁为辅。.2.1.2确定基岩面槽壁上的风化基岩高度应不小于30cm,通过观察正确判断残坡积物与风化基岩5的界线。.2.1.3分层应首先确定分层单元,分层单元视矿体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复杂矿体的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或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矿(化)体层,不同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应分开。.2.1.4布样应根据探槽对矿体的剥露情况布置样品,在保证样品代表性及槽样规格的前提下,可在槽底布样,也可在槽壁上布样。化学分析样应按规格连续布置,必须穿越矿层及矿化层,并且在矿层顶、底板有控制样。样槽应尽量垂直于矿层走向布置,样品对矿层控制既不间断也不重复,同一个样品不可垮跨层布设。.2.2设置基线.2.2.1基线位置选择基线位置宜选择在基岩与浮土的分界线附近,但工程起、止两个端点应布在地表。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应分段设置基点及基线,见图11。图11基线布设图.2.2.2操作方法在基点处打上编好号的基线桩,然后用皮尺拉紧,固定在两个基线桩上部就成为基线,第一条基线起点为零。.2.2.3测量方位角及坡度角组长及测手分别作为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2.2.4基点基线记录将测量的基点基线数据记录于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中,表式及要求见附录B中表B.4。.2.2.5文字记录槽探编录的文字记录,按附录B中表B.5“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如果采用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应按附录B中表B.2的要求,另外填写音像记录表。6a)槽底不同的岩性层、含矿层(体)、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等界线,以槽底界线铅直投影到基线交点的读数为准,槽壁地质现象以及样品、标本、产状等位置,则按产状水平投影在基线上读数为准。b)记录时,应针对该段反映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有侧重的进行。例如描述矿层(体),要抓住矿石特征,重点描述矿石成因的特征和现象。描述断层,应记录断层特征(含断层面、破碎带、两盘相对移动方向等),达到反映断层性质和破坏程度等要求。c)文字记录内容应与素描图上的内容完全吻合,在编录过程中,记录人员和作图者应经常核对,发现问题现场修正。.2.3绘制素描图素描图是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置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坐标纸上的槽壁、槽底展开图。根据探槽长度和地质复杂程度,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1∶200。见附录A中图A.3。.2.3.1基本要求.2.3.1.1槽壁图一般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图绘于素描图的下方,槽底与槽壁之间应留1cm以上间隔(以便标注产状、样号等),槽底按正投影绘成等宽的长方形,其宽度一般为1~1.5cm;若遇特殊情况,需绘另一槽壁时,应投绘在槽底的下方,见图12。.2.3.1.2作图时,应根据地质体的形态(如透镜状、波状、分枝状等)特征勾绘,保持素描图中地质体的形态与实际吻合。图12槽壁、槽底位置示意图.2.3.1.3一般按比例缩小后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勾绘到素描图上。有特殊意义的小矿体或地质现象虽小于1mm,也应放大表示,其方法是从该点引出图外,作一幅放大素描图,见图13。图13特殊地质现象放大素描图.2.3.1.4作大坡度槽壁图时,槽壁图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续)。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见图14。7图14上下移动槽壁示意图.2.3.2作图基本步骤作图员应面向编录壁作图。a)合理布置各绘图要素。首先准备好坐标纸。然后根据探槽的长度、高差等,确定图名、比例尺、基线起点、槽壁、槽底、责任表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在坐标纸上的相应位置,原则上应布局合理,整齐美观。使用矿区统一图例。b)绘制基点、基线。以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为起点,编号为0(基点位置画2mm直径的园圈、园心加点,下同)开始,用测出的坡度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线在图上的长度、基线的终点为基点1。c)测手测量各地质要素点坐标。测手测量并报出各地质要素特征点相对于基线的坐标位置。d)槽壁素描。各导线起点读数均为0m,设各点铅垂投影到基线上的位置为Xm,即皮尺上的读数,该点距基线的铅垂距离为Ym(分基线上或基线下,用标杆丈量出数据),作图员可据此将各点位置投到图上、并分类连接成图。如图15,地表点a垂直投在导线上的点为a′,a′在皮尺(导线)上的读数为5.5m。a点距导线的垂距a~a′为1.9m(读成基上1.9m),则a点的X坐标=5.5m。Y坐标=基上1.9m,据此可在图上确定出a点位置,再依次确定出地表b点的位置。这样依次连接o、a、b点即成地形线(地表线)。将c、d、e点相联为基岩线;将f、q、j点相联为槽底线;将k、i点相联为矿体顶界;将n、m点相联为矿体底界。图15槽壁投影素描示意图e)槽底素描测手将槽底上的各编录要素点先按地质走向投到槽底与槽壁交界处,然后再垂直投到基线上报出该点在基线上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作图员即可将该点自基线上投影到槽底图上将地质体、样品等绘出(因槽底为平面图,故无Y坐标点)。破碎带控制点a、b及样槽控制点c、d、e、f各点在基线上的投影点分别为a’、b’、c’、d’及f’,据其在导线上的读数在图上反投影到槽底上,然后根据走向素描成图,见图16。f)测量的产状、采集的标本、拣块样的位置应用符号标注在图上(方法同上)。8图16槽底投影素描示意图.3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a)音像记录表b)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c)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d)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及送样单e)标本登记表f)岩矿石标本g)鉴定及测试成果h)探槽素描图9二探井原始地质编录探井包括园井和浅井。园井主要用于地质填图中遇到第四系覆盖,而槽探又达不到地质目的时,用以了解第四系厚度及下伏基岩岩性。因其施工方便,在矿区勘查中经常使用。浅井主要用于覆盖区揭露矿化、蚀变带、矿层和物化探、重砂异常。.1圆井.1.1圆井施工.1.1.1圆井的施工深度一般不超过5m,但如果第四系稳定性好、井下不充水或少水,经安全人员实地查看批准,在有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圆井深度可适当加深。.1.1.2圆井揭露至基岩0.3~0.6m深度即视为达到地质目的。当施工条件有利,而且矿层厚度较小,在允许的施工深度内可以揭穿矿层时,圆井可起到浅井的探矿作用,这时,园井也要求刻槽取样。.1.2圆井地质编录.1.2.1编录组人员组成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全面负责编录工作,安排并协调其他组员工作。.1.2.2基点、基线布设圆井基点设在勘探线方向与圆井在地表交汇的正北、北西、北东、正东点的井口边。基线自基点用皮尺铅直布设到井底,基线通过的一壁为编录壁。.1.2.3文字记录和作图依次将基线通过的地质界线、产状、样品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于“圆井地质记录表(附素描图)”(见附录A中图A.4)中,并作图。由于圆井范围小,所揭示的地质现象有限,编录时可以作简单的素描图和文字记录。.2浅井.2.1浅井施工.2.1.1浅井的施工深度较大,为便于井壁支护,一般施工成方井,有时也施工长方形井。.2.1.2施工浅井时,为防止井壁支护对所揭露地质现象的遮盖,施工人员应及时通知编录人员及时编录和采样后,再作支护。.2.2浅井地质编录10.2.2.1编录组人员组成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全面负责编录工作,安排并协调其他组员工作。.2.2.2浅井素描图比例尺用于揭露矿层(体)或地质界线时,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矿种和地质现象,可放大到1∶50。.2.2.3浅井编录壁一般浅井编录第一壁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正东壁。各矿区应作统一规定。浅井基点布置在第一壁的左上角,基线自基点铅垂布设(见图17)。图17基点、基点基线布设图.2.2.4作图方法.2.2.4.1浅井壁展开作图法选北壁作第一壁后,北壁不动,从北壁与西壁交线处断开,将西、南、东三个壁同时作逆时针旋转,直至与第一壁构成一个平面,则为浅井四壁展开图,见图18、图19。图18四壁展开平面示意图图19井壁展开剖面示意图.2.2.4.2浅井壁地质要素投影方法浅井壁上各地质要素采用垂直投影方法,基线作铅垂坐标,钢卷尺作水平坐标进行投影作图。a)点的投影方法点的投影如图20所示,在浅井第一壁和第二壁上分别采了薄片标本b1、b2两块。b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