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孔子与老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1.孔子之生平读《论语》之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共,同“拱”)1、仁的含义:2、实现途径:3、用以政途: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为政以德2.孔子之思想学说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子[仁]的学说“仁”:就是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读《论语》之礼﹡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正名”“克己复礼”,即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正名”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仁礼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已复礼正名“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读《论语》之鬼神观﹡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对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消积的是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敬鬼神,是唯心主义。积极的是把解决人世间实际问题放在首要地位,体现其他人本主义思想。孔子讲学图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中国教育史讲稿》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教育观: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成就整理一、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二、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三、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诗》《书》《礼》《易》《乐》《春秋》)1.国内: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深渊远影响;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2.国外:其博大精神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讨论探究孔子周游列国“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1)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2)孔子“仁”、“德”等主张不太符合诸侯国迫切的军事、经济需要;“恢复周礼”主张也不适应当时新兴封建制形成发展的需要。孔子为什么在他死后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想一想:1.老子生平二、老子与《道德经》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宋代福建泉州老君岩“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无形无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否定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②“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出,有什么积极意义?①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老子之哲学思想“道”道是万物本原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老子》之朴素辩证法思想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辩证法1、“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劝统治者少干涉,效法自然法则而不妄为,让百姓自由发展2、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老子》之政治主张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无为而治老子之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1)哲学思想(2)政治主张朴素的辩证法“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积极消极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2、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竣法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性。3、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对老子思想的评介人物学派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历史影响孔子老子儒家道家仁、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①“仁”②“礼”③“为政以德”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