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仍然是“十二五”期间重要的工作内容。为探索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策略,赛迪信息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与趋势。认为在我国循环经济进入全面示范的背景下,城市循环经济子系统正逐步完善,不同产业链耦合度日趋紧密,资源循环利用由局部逐渐拓展到全产业链。其次,从城市、园区、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循环经济需求。认为城市层面,需要借助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城市节能降耗、需要加强城市静脉产业发展,需要健全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园区层面,需要推动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搭建生态工业园信息平台,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企业层面,需要加强组织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需要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再次,对我国循环经济建设方案和重点技术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进行根本性转变,支撑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与技术升级,引领资源循环利用新兴产业大规模发展,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发展模式转变。构建了包括核心技术层、模式构建层、信息平台支撑层、组织与政策保障体系和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五个层面的“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技术体系。最后,综合前文分析,从城市、园区、企业三个层次对我国循环经济建设提出了策略。提出了城市层面应该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各项政策保障、以科技为导向、突破重点集成技术及信息平台的研发,增强理念宣传,构建城市生态环境伦理体系;园区层面,需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引导企业自主建立共赢发展模式,强化工业园区管理职责、明确园区准入企业类型,实行区别对待的金融财税措施和能源供应政策;企业层面,树立绿色设计理念、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大力研发和应用循环关键技术、推行清洁生产,配合政府搭建信息交换平台,建立绿色生产体系。国外重点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经验研究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开始就着手探索循环经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些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经验对中国循环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北京赛迪世纪信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能源咨询中心对日本、德国和英国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国内相关机构提供借鉴。日本是全球循环经济建设起步较早的国家。经过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之后,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日本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新目标。日本首先设置循环经济目标,包括资源生产目标、资源循环利用率目标、废物处理量目标,通过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经济刺激政策,培养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在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方面、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和转变,其目标就是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废物,从中获得新的资源或能源。实现一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德国通过制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建立监督机制和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本国循环经济建设,并取得卓越成效。如德国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冶金行业产生的95%的矿渣、70%以上的粉尘和矿泥已得到重新利用。废旧汽车经回收、解体,循环利用率达80%;废旧电池回收循环率从1998年的零上升到2003年的70%。英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核心是环保问题,涉及到空气质量、化学品、废弃物处理、气候变化及能源等领域。英国政府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导与“自下而上”的实施行动相结合的办法来推进实施循环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可持续发举措措施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借助行政系统、灵活运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参与等。从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经验来看,制定激励性政策和颁布约束性管理法规是国外发展新能源产业主要采取的有效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调动企业、民众的积极性,实现全民参与,是各国循环经济建设普遍采取的手段。本期主题: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一、中国循环经济现状与趋势(一)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1、中国循环经济进入全面示范阶段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简称3R原则)活动的总称。我国循环经济起步于20世纪末,至2002年为理念倡导阶段;2003~2005年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步入国家决策阶段,期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指导地区发展循环经济;2006~2010年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进入示范试点阶段,国家不但出台了更为全面、具体的政策法规,而且还在选择循环经济试点、设立专项资金和规范管理办法等方面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推动下,全国循环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支撑作用初见成效、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循环经济已经由理念变为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效。图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信息,2011.102、中国循环经济建设领域与模式我国循环经济建设集中在城市、工业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各个层面建设模式有所差异。(1)城市层面城市层面,近些年来我国正逐步在各行业间搭建输入-输出端资源综合信息平台,促进不同行业间构建循环型社会。目前已有辽宁、浙江、广东、北京、天津、贵阳等近30个省市正积极开始在省级、城市的尺度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模式。图2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省市空间分布图(截止2010年)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赛迪信息整理,2011.10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模式是在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支撑下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组合和共生,主要包括城市生产循环系统、城市物流循环系统、城市消费循环系统、城市生态资源系统、城市社会系统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发展模式等内容。①城市生产循环系统的发展模式是:构筑生态工业链,建立物质交换关系,使系统中的物质和能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整个城市生产系统的循环化和生态化转向。②城市物流循环系统的发展模式是: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服务产业内各行业各部门,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③城市消费循环系统的发展模式是: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的产生,并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④城市生态资源系统的发展模式是:在城市这个人工系统中建立起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平衡机制,扭转城市发展中缺少对生态因素关注的现象。⑤城市社会发展系统的发展模式是:重点推进环境标志、有机食品和节能产品的认证、绿色采购;绿色社区创建,以及通过宣传、引导和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公众绿色消费等。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发展模式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和改造公共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通过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分类处理,构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图3典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输入城市生产循环系统城市物流循环系统城市生态资源系统城市社会发展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消费循环系统输出资料来源:赛迪信息,2011.10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我国重点省市循环经济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其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市2009年万元GDP水耗为31.2立方米,同比下降6.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13%。主要污染物COD和SO2的排放量分别从2005年的11.6万吨和19.06万吨减少到2009年的9.88万吨和11.88万吨;北京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8%,林木绿化率达到52.6%。此外,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61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了4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比2005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为80%,比2005年上升了34个百分点。(2)工业园区层面建立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和范围上的实现方式。当前国内重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正逐步以生态学的理念,引导企业间积极构建以物质流和能量流为主,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型工业园区。截止2010年,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三十多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其中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省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苏州工业园、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海南省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等。图4国家级第一、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空间分布图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赛迪信息整理,2011.10表1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省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黑龙江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江苏省张家港扬子江冶金工业园、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工业园区、四川西部化工城、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园区天津市临港工业区、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吉林省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上海莘庄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扬州经济开发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福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湖南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海南省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重庆长寿化工产业园区、青海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新疆库尔勒经济开发区。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赛迪信息整理,2011.10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主要包括物质集成、能量和水系统集成和信息集成三大类。其中物质集成主要指通过产品体系规划、元素集成以及数学优化方法构建原料、产品、副产品及废物的工业生态链,实现物质的最优循环利用。物质集成是我国园区循环经济建设最多的模式之一,当前我国河北省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扬州经济开发区等是园区循环经济物质集成建设较好的代表。其次,能量和水系统集成是指实现工业园区系统内能量、水的有效利用,不仅包括园区内各企业间能量的交换,而且还包括工业水资源分类深度处理,以实现能量和水循环利用等。当前能量和水系统集成在我国很多园区内的应用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张家港扬子江冶金工业园、武汉市青山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是我国能量和水系统集成模式应用较好的循环经济园区代表。信息集成指通过数模数据库信息流交换,多方位,长短期结合的综合利用,实现园区内企业间信息互通、园区间物料/能量合作的循环经济建设模式。当前由于园区内企业间、园区间信息互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信息集成模式在我国取得显著成效的园区较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循环经济信息集成模式的代表。从应用模式角度来看,我国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主要呈现出以园区和政府主导为主,企业自主参与为辅的现象。图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总体示意图资料来源:赛迪信息,2011.10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建设成效为例,从水系统集成角度来看,当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泰达自来水公司为主体的供水与污水处理系统达到的日供水能力为18万吨、日处理能力10万吨,以新水源公司为主体的中水回用系统,连续微滤的产水量达到3万吨/日,RO反渗透法的产水量达到1万吨/日。从信息系统集成角度来看,当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建设固废资源信息网,开发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主管部门掌握了全区65家固体废物产生重点企业的具体信息和57家废物回收单位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区域固体废物管理战略方案、完善工业废物资源交换与管理网络系统、建设区域固体废物源头分拣与回收再利用工程奠定了基础。(3)企业层面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构建企业层面“小循环”体系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下,攀钢、包钢、济钢、太钢等重点大中型钢铁厂;北京水泥厂、内蒙古乌兰水泥厂、吉林亚泰集团、江西华春等重点建材企业;山西焦化集团、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