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归档号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年度报告年份所在大区报送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订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二000年元月1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填报日期试验执行人报表审查人田间设计区组排列方法参试品种(个)重复(次)小区垄数(行)行长(m)株距(cm)小区面积(m2)垅宽(cm)密度(株/667m2)对照品种1.2.注:667m2=1亩(下同)2.田间排列图ⅠⅡⅢⅣ2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3.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栽培管理前作:作物名称品种播种期月日收获期月日,每667m2产量公斤土壤类型及肥力水平整地和作垄栽插期月日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施肥:基肥(时间、种类、数量和方法)追肥(时间、种类、数量和方法)灌溉(排水情况)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时间、种类、用药量和方法)收获期月日,生长日数天。其它3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4.年气象资料与历年比较表月份旬别平均气温(℃)降雨量(mm)日照时数(h)年常年比常年增减年常年比常年增减年常年比常年增减五上中下月六上中下月七上中下月八上中下月九上中下月十上中下月十一上中下月注:气象资料统计月份,可根据甘薯生长期调整4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5.试验期间的气候因素分析(前、中、后期,也可按照分枝结薯期、蔓薯并长期、薯块盛长等期)5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6.田间记载及品种特征特性(一)品种名称耐贮性排种期月/日出苗期月/日齐苗期月/日萌芽性蔓长(cm)分枝(个)茎粗(cm)叶形顶叶色叶色叶脉色茎色6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7.田间记载及品种特征特性(二)品种名称薯形薯皮色薯肉色结薯习性薯干品质食味集中性整齐度洁白度平整度粘度甜度香味纤维量总评7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8.抗病性鉴定品种名称抗根腐病性抗茎线虫病性抗黑斑病性抗薯瘟病性备注病情指数抗病型防治效果抗病型病情指数抗病型病情指数抗病型病情指数抗病型8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9.挖根调查表挖根日期月日第次品种名称单株茎叶重(g)茎叶产量(kg)/667m2单株分枝数(个)最长蔓长(cm)单株鲜薯重(g)鲜薯产量(kg)/667m2烘干率(%)薯干产量(kg)/667m2单株结薯数(个)最大薯径(cm)以薯重计T/R食味备注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注:区域试验可在收获前10天挖根调查一次9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0.收获调查表品种名称单株茎叶重(kg)薯蔓长(cm)分枝数(个)茎干率(%)薯块干率(%)大薯中薯小薯块数计重量计块数计重量计块数计重量计数量%重量%数量%重量%数量%重量%10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1.鲜薯产量结果表品种名称小区原始产量(公斤)小区产量(公斤/0.05×667m2)折667m2产量(kg)比对照增减位次备注ⅠⅡⅢⅠⅡⅢ平均Kg/667m2%11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2.鲜薯方差分析表变异原因自由度平方和方差F值理论F值0.050.01品种重复机误总变异变异系数:C.V=ES/X×100%=13.鲜薯LSR法最小显著平均表全距所含平均值的数目(P)SSRLSR0.050.010.050.0112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4.各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多重比较表品种平均产量(公斤/小区)显著性测定0.050.0115.薯干产量结果表品种名称薯块干率(%)小区产量(公斤/0.05×667m2)折667m2产量(kg)比对照增减位次ⅠⅡⅢKg/667m2%13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6.薯干方差分析表变异原因自由度平方和方差F值理论F值0.050.01品种重复机误总变异变异系数:C.V=ES/X×100%=17.薯干LSR法最小显著平均表全距所含平均值的数目(P)SSRLSR0.050.010.050.0114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18.各品种薯干平均产量多重比较表品种平均产量(Kg/小区)显著性测定0.050.0119.简述本年度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和下年区试工作建议15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本年度试验品种评述16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标准说明一、1~5项按实填写。二、表6(1)耐贮性区试第二年出窖排种前,调查薯块萌芽、腐烂、皱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三级:耐贮、较耐贮和不耐贮。(2)排种期记载排种的日期,以月/日表示。(3)出苗期幼苗出土50%时。(4)齐苗期幼苗出土70%时。(5)萌芽性区试第二年根据出苗快慢,整齐度和出苗数进行综合评价,分为三级,以优、中、差表示。(6)蔓长测量单株最长蔓长的数字,10株平均。生长60天左右调查。(7)分枝数调查茎基部30厘米范围内,长度在10厘米以上的实际分枝数,10株平均。生长60天左右调查。(8)茎粗用卡尺实际测量茎蔓直径(mm),取10株平均值表示。生长60天左右调查。(9)叶形按叶的基本形态结合叶缘的缺刻程度进行划分。全缘叶分心脏形、肾脏形、三角形、尖心形。齿状叶分心齿形、肾齿形、心带齿、肾带齿、尖心带齿等。即叶缘有齿四个以上为齿形;1—3个为带齿。缺刻叶分浅裂单缺刻、深裂单缺刻、浅裂复缺刻和深裂复缺刻。凡叶片缺口的深度等于或大于主脉1/2的为深裂,小于主脉1/2的为浅裂。(10)顶叶色分淡绿、绿、淡紫、紫、褐或绿带褐等色(封垄期调查)。(11)叶色分淡绿、绿、浓绿、紫绿、褐绿等色。(封垄期调查)(12)叶脉色分绿、淡紫、紫、浓紫、主脉紫等色(调查主蔓顶叶以下第6~10片叶为准)。(13)茎色分绿、绿带紫、紫红、绿带褐、褐等色。三、表7(1)薯形基本薯形分为球形(长/径1.4以内)、长纺锤形(长/径3.0以上)、纺锤形(长/径2.0—2.9)、短纺锤形(长/径1.5—1.9)、圆筒形(各点直径略同)、上膨纺锤形、下膨纺锤形等。(2)薯皮色分白、黄白、棕黄、黄、淡红、赭红、红、紫红、紫等色。(3)薯肉色分白、淡黄、黄、桔黄、桔红、红或带红、带紫晕等色。(4)结薯习性收获期调查植株结薯情况,用集中或分散、整齐或不整齐表示。(5)薯干品质取中等薯块纵切0.5cm厚的薯片,晒干后根据薯干洁白程度和平整度分为一、二、三级。(6)食味蒸熟品尝,对肉质粘度、甜味、香味、面度、纤维含量等项目进行综合评定,用优、中、差表示。四、表8(1)抗根腐病性: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栽后40天对地上部发病情况根据分级标准17分为0~4级,并计算病情指数。收获时逐株进行地下部调查分级,分为0~4级,并计算病情指数,而后根据地上、地下部病情指数的平均值,评价品种的抗病性。高抗:平均病指为25.0%以下;抗病:平均病指为25.1-40.0%;中抗:平均病指为40.1-60.0%;感病:平均病指为60.1-80.0%;高感:平均病指为80.1%以上。(2)抗茎线虫病性:采用病地自然诱发鉴定法,收获时逐个薯块进行发病情况调查,根据其横切面的发病程度分0~4级,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依据防治效果划分品种的抗性。高抗:防治效果80.0%以上;抗病:防治效果为80.0%-60.1%;中抗:防治效果为60.0-40.1%;感病:防治效果为40.0-20.1%;高感:防治效果为20.0%以下。(3)抗黑斑病性:采用薯块针刺接种鉴定法:将新鲜病菌配成浓度为低倍镜(160×),每视野40-60个分生孢子的悬浮液,针刺接种后置于温度25-27℃,湿度85%-95%下培养10天后,分别测定病斑的深度和直径,以薯块病斑大小与对照品种胜利百号病斑大小之比来确定品种的抗感特性。分级标准:高抗:病斑大小与对照品种胜利百号病斑大小之比在40.0%以下;抗病:病斑大小与对照品种胜利百号病斑大小之比40.1-80.0%;中抗,病斑大小与对照品种胜利百号病斑大小之比80.1-120.0%;感病:病斑大小与对照品种胜利百号病斑大小之比120.1-160.0%;高感:病斑大小与对照品种胜利百号病斑大小之比160.1%以上。(4)抗薯瘟性:采用苗期剪叶接种或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法,苗期剪叶接种鉴定7天后检查病情,按叶片发病的程度分0~4级,计算病情指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法,与发病初期及盛期各检查地上部枯死株一次,收获时调查薯块发病情况分0~4级,计算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分级记载(0级:叶片正常,切口无病;1级:切口处叶脉变黄,扩展不到叶片的1/4;2级:病斑沿叶脉扩展到叶片的1/3到1/2,叶片部分变黄;3级:病斑扩展到全脉的2/3以上,叶片大部分变黄;4级:各片叶发黄,凋萎或脱落),分级标准为:高抗:病情指数0;中抗:病情指数1~39;重感:病情指数40以上。(5)其他病虫害根据当地习惯和标准评定抗病性,一般抗性程度分类是根据病情指数或与对照种比较划分高抗、抗、较抗、感、重感五级。五、表9(1)单株结薯数以薯块最大直径超过1厘米以上的块数表示(收获期调查10株以上平均,取一位小数)。(2)大中小薯分类收获期调查,以250g以上为大薯,100―250g为中薯,100g以下为小薯。上薯率即以大、中薯占总薯重的百分数表示。(3)T/R值地上部鲜重与地下部鲜重的比值。六、以后部分据实填写,注意根据主持单位下发方案的品种次序和应折算标准小区的面积。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