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消毒灭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本概念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灭菌基本概念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灭菌分为杀菌:菌体尚存溶菌:菌体消失消毒:只杀死病源菌,未伤及芽孢防腐:暂时抑制微生物生长除菌:用冲洗、过滤等法,除去微生物是保证生产成功的重要手段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二、紫外线灭菌一、热力灭菌(一)原理高温使菌体蛋白质、核酸、酶等凝固或变性失活。(二)方法湿热灭菌干热灭菌(一)干热灭菌热源火焰及热空气特点简便、快速、范围有限方法小的金属、玻璃器皿酒精灯烧烘箱烤大的玻璃、金属器皿器皿包装→160℃~170℃2h干燥箱使用注意70℃以下开箱取物勿超180℃随用随开包(二)湿热灭菌特点范围广、温度低、效果好、时间短热蒸气或热水热源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巴氏消毒蛋白质凝固点与其含水量的关系蛋白质含水量(%)凝固温度(℃)502518605674~8080~90145160~170热蒸气穿透力大蛋白质凝固点随其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因为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穿透力的比较加热方式传导介质温度(℃)加热时间(h)透过布层温度(℃)结果20层40层100层干热空气130~1404867270以下灭菌不完全湿热饱和蒸汽105.3310110l10l灭菌完全1.高压蒸气灭菌概念利用高压产生的高蒸汽温度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方法原理水沸点随热蒸汽压力的增加而升高密闭锅蒸气多压力高沸点高步骤:装锅→加热排气→升压→保压灭菌→降压出锅关键:排净冷空气注意灭菌时间和压力因物而异升降压力要稳灭菌时间从保压时算起压力降至“0”才能开盖使用排气纯蒸气压力与温度的关系1kg/cm2=0.098Mpa(兆帕)=98Kpa(千帕)2.常压蒸汽灭菌概念利用常压产生的100℃蒸汽温度进行灭菌的方法特点设备简,成本低,灭温低,时间长用法一次性灭菌(100℃,10余h)尽快达到100℃达到100℃时开始计时灭菌中勿降温,勿干锅常压蒸汽灭菌模型灭菌池3.巴氏消毒概念利用低于100℃的温度杀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培养料堆积发酵料温60℃~70℃杀死有害微生物方法培养料堆积发酵二、紫外线灭菌概念利用电子射过水银气体产生的紫外线而杀菌的方法杀菌机理直接:使蛋白质、酶等变性失活间接:空气中产生臭氧或过氧化氢使用有效距离:1.5~2.0m理想波长:265nm30w紫外灯照30min→避光30min便携式紫外灯透力很弱定期更换灯管只起辅助作用伤眼睛和皮肤特点化学消毒灭菌法概念与划分一、气雾消毒灭菌法二、液体消毒灭菌法利用化学药剂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方法概念抑菌剂消毒剂灭菌剂浓度液态:喷雾、浸泡、洗刷等气态:加热、焚烧、氧化等状态划分一、气雾消毒灭菌法(一)要求密闭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二)种类甲醛气雾盒机理:结合蛋白质氨基,使其变性。喷:5%熏:10ml/m3+1/2KMnO4用法1.甲醛有刺激性和腐蚀性2.气雾消毒盒粉末状刺激性小扩散力及渗透性强特点2~6g/m3→点燃(熏30min以上)用法二、液体消毒法固体或液体药品水药液(多现配现用)概念种类氧化剂熟石灰表面活性剂乙醇酚类新洁尔灭(一)氧化剂氧化菌体蛋白质的活性基团,使其变性。机理种类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过氧乙酸1.高锰酸钾紫色针状结晶0.1%~0.2%浸泡手、器具等。2.过氧化氢无色液体,属环保型消毒剂3%皮肤、伤口消毒6%浸泡器皿30min3.漂白粉2%~5%浓度洗刷、喷雾、浸泡湿处可干撒作用约30min使用注意原品密封随配随用对衣物有退色和腐蚀性4.过氧乙酸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有刺激性、腐蚀性、挥发性。1.5%熏蒸7ml/m30.2%洗手0.5%浸泡0.5%喷雾使用(二)表面活性剂脱水剂脂溶剂蛋白质变性剂1.乙醇70%~75%效果最好皮肤、器皿擦拭或浸泡浓度高浓度效果差无水的无杀菌作用3.新洁尔灭0.25%消毒皮肤、浸泡器具0.5%喷雾2.酚类石炭酸:3%~5%浸泡或喷雾来苏尔刺激性小效力比苯酚强4倍3%~5%喷雾、擦洗2%消毒手(三)熟石灰提高pH、消毒破坏秸草表面的蜡质提供钙素养料作用使用1%~2%拌料5%~10%喷、浸、刷、喷干撒湿环境或霉染处药品及浓度的选择依据微生物特点物品的性质消毒目的环境影响标准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作用较快使用浓度低价格低廉没有毒腐性或很小主要内容一、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干热(酒精灯、干燥箱)高压(排净冷空气)常压(攻头、控中、保尾)湿热2.紫外线(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二、化学消毒灭菌法常用酒精、甲醛、高锰酸钾来苏、新洁尔灭等1.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有哪些不同?2.高压灭菌应注意些什么?3.紫外线灭菌应注意些什么?4.为何不使用高浓度的酒精?思考题作业题1.为何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时间短?2.来苏尔和石炭酸都是酚类,为何来苏尔的杀菌效力高?主要参考资料1.白毓谦.微生物实验技术.第3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2.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上册.第8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p83~99.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4.沈平等.微生物学实验.第6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李顺鹏.微生物学实验指导.P16-24.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7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