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第一节交通量1、交通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量。2、交通量的意义交通量与经济发展速度、气候。物产、文化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且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随机变化。观察、研究交通量变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3、交通量的种类①平均日交通量ADT②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用于确定道路等级)③月平均交通量MDAT(用于交通量统计分析)④周平均交通量MADT(用于交通量统计分析)⑤设计小时交通量DHV交通量的种类平均日交通量ADTQi——各规定时间段内的日交通量,单位:辆/dorpcu/dn——各规定时间段的天数,单位:dniiQnADT11设计小时交通量DHV取一年中的排序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选取原则:保证道路在规划期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碍,同时也要避免道路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差的现象发生。第二节行车速度1.行车速度的定义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距离L与所需时间t的比值,也称车速。2.车速的类型3.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车速的类型①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瞬时速度。观测距离以20-50m为易。用于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②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或损失时间)与该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效益和费用。③行程车速车辆通过某段路程与该段路程所需总时间(包括有效运行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但不含车辆在起、终点装卸和调头时间)之比。用于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和估计行车延误时间。④运行车速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车速的类型⑤临界车速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速度。用于选择道路等级。⑥设计车速道路交通气候条件良好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技术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最大车速。用于道路线形几何设计。⑦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⑧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①道路条件指道路的等级、路面状况、线形、视距。②交通条件指交通量、车辆组成、交通管理与控制。③驾驶员、环境指驾驶员的技术水平、驾龄长短、年龄、性别、个性、婚姻状况。与气候、季节、地理位置有关。第三节交通密度1.交通密度的定义是指在单位长度的道路上,一个车道或一个方向上某瞬间的车辆数,又称车辆密度。2.交通密度的种类3.交通密度的作用衡量道路车流畅通状况,判别交通拥挤情况,从而决定采取何种管理措施。4.车头间距在同一车道同向连续行驶的相距两辆车的车头距离。5.车头时距同一车道同向连续行驶的相邻两辆车的车头时间间隔。交通密度的种类①最佳车流密度路段通过车流量为最大时的车流密度。②阻塞密度当密度过大时,车辆几乎无法行驶时的车流密度。第四节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关系Q=kv式中:Q——平均流量(辆/h);V——区间平均车速(km/h);K——平均车流密度(辆/km)。基本关系的含义①当道路上车辆增多,车流密度由小变大时,车辆就会被迫降低车速行驶,此时交通量会减少;②当道路上车辆减少,车流速度由小变大时,车辆就会增大车速行驶,此时交通量会增大。反映交通流特性的特征量①极大流量Qm②临界速度Vm③最佳密度Km④阻塞密度Kf⑤畅行速度Vf第五节通行能力1、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管制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道路的某一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2、影响因素3、通行能力的分类影响因素①道路条件②交通条件—车流中的车辆组成、车道分布、方向分布③管制条件—交通法规、控制方式及管理措施④环境条件—街道化程度、商业化程度、横向干扰、非横向占道⑤气候条件—风、雨、雪⑥规定运行条件—即限制条件道路条件交通设施类型车道宽度车道数侧向净空路肩宽数平、纵面线形条件视距计算行车速度通行能力的分类①根据道路设施和交通实体的不同分:机动车道通行能力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人行道通行能力②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的特征的不同分:路段通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匝道和匝道接点通行能力交织路段通行能力③据通行能力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分: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