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第六章 高性能混凝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铁路(含客运专线)建设工程关键技术及监理要点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学院申爱国二00八年十月第三篇第三篇主要内容第一章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第二章铁路(含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第三章铁路(含客运专线)隧道工程第四章铁路(含客运专线)轨道工程第五章铁路站场工程第六章高性能混凝土第六章高性能混凝土第一节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第二节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一、水泥二、粉煤灰三、矿渣粉四、细骨料五、粗骨料六、外加剂七、拌合用水第三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求第四节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二、拌合三、运输四、浇筑七、拆模第五节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第一节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的用途,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性能: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要长。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一、水泥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粉煤灰1、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2、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第二节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三、矿渣粉矿渣粉应采用水淬矿渣的粉磨产品。四、细骨料细骨料应选用处于级配区的中粗河砂(用于预制梁时,砂的细度模数要求为2.6~3.0。五、粗骨料粗骨料应选用二级或多级配的碎石,亦可采用分级破碎的碎卵石(预应力混凝土除外)。六、外加剂外加剂的品名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混凝土中不得掺加诸如防腐蚀剂、抗裂剂等无标准不规范的产品。七、拌合用水拌合用水可直接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应进行检测,保证水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1、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中的混凝土的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2、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m3。5、当化学侵蚀介质为硫酸盐时,除了配合比参数应满足表3-8-10、3-8-11的规定外,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还应满足表3-8-12的规定,且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不得小于0.8。第三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求8、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氯离子总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二、拌合1、搅拌站应根据设计要求配备足够的搅拌系统,应选择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并应适当准备应急的完好搅拌设备,以便备用。4、新建搅拌站首次搅拌混凝土或连续使用达到一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9142)的规定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匀质性进行检验。第四节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三、运输1、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和物性能。2、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3、用手推车短距离运输混凝土时,道路或车道板的纵坡不宜大于15%。用机动车短距离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装载厚度不应小于40cm。用轻轨斗车短距离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凝土拌和物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手推车、机动车以及轻轨斗车不宜运输流动度较大的泵送混凝土。4、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5、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s~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6、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泵的型号可根据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最大输出量等选定。优先选用泵送能力强的大型泵送设备,以便尽量减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泵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机械的供应能力相适应。四、浇筑2、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浇筑垫层基底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并铺一层厚20mm~30m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3、应预先根据结构截面尺寸、环境条件等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4、混凝土入模温度宜为5℃~30℃,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8℃。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之间的温差应不大于15℃。七、拆模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或混凝土终凝4h),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2)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3、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过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分施工前检验、施工过程检验、施工后检验。第五节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