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食叶害虫一、金纹细蛾►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ringoniella)属鳞翅目,细蛾科。分布与为害国内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贵州等省,主要为害苹果,也可为害梨、桃、李、樱桃等。为害状幼虫潜入叶背表皮下取食叶肉,造成下表皮与叶肉分离,外观呈泡囊状,泡囊约黄豆粒大小,每个泡囊1头幼虫,叶正面虫斑呈透明网眼状。►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毫米,翅展6~8.5毫米。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头部银白色,头顶端有2丛金色鳞毛;前翅基部有3条银白色纵带,翅端部前缘有3个银白色爪状纹。►卵:扁平椭圆形,长径0.3毫米,乳白色半透明。►幼虫:老熟时体长约6毫米,黄色,细纺锤形。初龄幼虫体扁平,头三角形,胸足与臀足发达,腹足3对,单眼1对,体黄绿色。►蛹:体长4毫米,黄褐色,复眼红色,头部左右有一对角状突起,附肢端与身体分离,触角比身体长。金纹细蛾幼虫►生活史与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受害落叶中越冬。►早春苹果树发芽时,越冬代成虫羽化。豫西地区各代成虫发生盛期为:越冬代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一代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后期世代不整齐。末代幼虫为害至11月上、中旬,即在叶片虫斑内化蛹越冬。►成虫多在早晨、傍晚飞舞、交尾、产卵,每雌可产卵40~50粒,多散产于嫩叶背面。幼虫孵化时,由孵壳底部直接蛀入叶片内为害,老熟时即在虫斑内化蛹,成虫羽化时将蛹壳前半部带出虫斑外。金纹细蛾的天敌中以寄主蜂的控制作用明显,其中以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姬小蜂的数量较多。►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蛹:落叶后彻底清理果园,清除落叶,消灭虫源是防治的重要措施。►2.喷药防治:可选用以下农药: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剂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2000—3000倍液。也可结合防治食心虫兼治此虫。►3.生物防治: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天敌金纹细蛾跳小蜂,后期寄生率很高,要注意保护。二、苹小卷叶蛾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orana)又名棉褐带卷蛾、苹小黄卷蛾,俗称舐皮虫,属鳞翅日,卷叶蛾科。分布与为害国内大部分果区有分布。寄主范围很广,可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李、柑桔、柿、棉花等30多种植物。果树中以苹果、梨、桃受害最重。为害状幼虫为害果树的芽、叶、花和果实。小幼虫常将嫩叶边缘卷曲,以后吐丝缀合嫩叶,大幼虫常将2—3张叶片平贴,或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或将叶片严贴果实上,将果实啃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坑洼。►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9毫米,全体黄褐色,静止时呈钟罩形。前翅基斑褐色,中带上半部狭窄,下半部向外突然增宽或分叉,似倾斜的“h”形。►卵:扁平,椭圆形,长径0.7毫米,淡黄色十透明,卵块多由数十粒卵排成鱼鳞状。►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3~18毫米,黄绿色至翠绿色。头部较小,略呈三角形,头壳两侧单眼区上方各有一褐色斑点。臀栉6一10齿。►蛹:黄褐色,腹部2—7节背面各有两列刺突,后面一列小而密,臀棘8根。►生活史及发生规律►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每年发生三代。黄河故道、关中及豫西地区,每年发生四代。以初龄幼虫潜伏在剪口、锯口、树丫的缝隙中、老皮下及枯叶与枝条贴合处等场所,作白色薄茧越冬。尤以剪、锯口,越冬幼虫数量居多。►梨花芽开绽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越冬幼虫出蛰期不整齐,前后要延续1个月之久。出蛰幼虫先在嫩芽、花蕾上,潜于其中为害。叶片伸展后,便吐丝缀叶为害。被害叶成为“虫苞”。这时幼虫在虫苞贪食,不大活动,称为紧包期。幼虫到3龄以后,有转移为害习性。幼虫非常活泼,稍受惊动,能前进或后退脱出虫苞,立即吐丝下垂,随风荡动,转移到另一新梢嫩叶上为害。这时期一般称为松苞期。越冬幼虫出蛰后为害嫩芽、花蕾和叶片最严重。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化蛹,蛹期6—9天。豫西地区,越冬代至第三代成虫分别发生于5月上、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底至10月下旬。►成虫潜伏叶从间,夜晚活动。对糖醋味和果醋的趋化性很强。成虫寿命4-6天,产卵前期仅为2天,所以卵发生期接近成虫期。第一代卵产在叶面和果实胴部,每雌可产200粒左右。卵的孵化率很高,一般达73%~97%。卵期7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而分散,先在叶背及主脉两侧吐丝结网,潜食叶肉,有的在重叠叶片间食叶肉。以后都转移果实上啃食果皮。幼虫老熟后仍在卷叶中化蛹,羽化时蛹壳一半抽到卷叶外.►刚孵化幼虫食害果皮往往成针孔状。不久从为害处沿着树干寻找缝隙,潜入作茧越冬。由于一、二、三代幼虫,均以为害果实为主,所以一般发生较轻的果园,果实被害率在l%左右,发生严重的果园果实被害率可达50%以上。►此虫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生严重。尤其在成虫期、卵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果相对湿度低于50%时则能抑制产卵,卵的孵化率也要大人降低。所以,干旱年份发生较少。►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冬春刮除老皮、翘皮及梨潜皮蛾幼虫为害的爆皮;春季结合疏花疏果,摘除虫苞。►2、涂杀幼虫:果树萌芽初期,幼虫已经活动但尚未出蛰时用50%敌敌畏200倍液涂抹剪锯口等幼虫越冬部位,可杀死大部分幼虫。►3、树冠适期喷药:主要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时正当苹果小卷叶蛾第一代卵、幼虫发生期,这个时期是全年喷药防治重点时期。药剂对卵和刚孵化的幼虫杀伤力大,消灭幼虫在为害果实之前。常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1000—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一15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5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4、诱杀成虫:在各代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挂在果园内诱杀成虫。►5.生物防治:苹果卷叶蛾类有多种天敌,卵期天敌有赤眼蜂;幼虫天敌有姬蜂;蛹期天敌常见的是肿大腿小蜂。►释放赤眼蜂:各代卷叶虫卵发生期,在诱蛾高峰后第三、四天开始释放赤眼蜂,在果园中隔行或隔株放蜂。每代放蜂4次,每次间隔3~5天,放蜂时,将当天或次日要出蜂的卵卡,根据树冠大小,把不同大小的卵卡别在树冠内膛叶片上。天气阴雨时应增加放蜂次数和放蜂量。平均每亩每次放蜂约3万头。►用苏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幼虫。►利用病毒防治幼虫:在卵孵化期和2~3龄期每亩喷2.44~4.44g苹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APGV)罹病尸体,可达到80~90%的防治效果。第一代卷叶蛾感病后,病毒可扩散漫延,第二、三代还有一定的效果。►6.雄蛾辐射不育:荷兰用射线照射卷叶蛾雄蛾,连续释放4—5代,可使小卷叶蛾数显著降低。此法只有在较大范围内同时进行,才能收到明显效果。苹大卷叶蛾10-13mm黄斑卷叶蛾岑黄卷叶蛾梨黄卷叶蛾►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是梨等果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初龄幼虫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高龄幼虫取食全叶,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主要种类有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褐边绿刺蛾Latoiaconsocia、褐刺蛾Setorapostornata、扁刺蛾Thoseasinensis等。三刺蛾科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黄刺蛾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生。为害树木达120种以上。危害的主要果树有桃、梨、枣、山楂等。一、形态识别幼虫:体粗肥。老熟幼虫体长25mm。头小,淡褐色。体黄绿色。背部有一哑铃形的紫褐色斑。体自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枝刺,以3、4、10节为大,枝刺上长有黑色刺毛。体两侧各有9个枝刺。胸足三对,短小;腹足退化。茧:椭圆形,长11.5-14.5mm,灰白色,质地硬,具条纹,似鸟蛋。蛹:椭圆形,粗肥,淡黄褐色。►成虫:雌虫体长15-17mm,雄虫体长13-15mm。体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有两个褐色圆斑点,外半部为褐色,有两条褐色斜线在翅尖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内面一条为黄色与褐色的分界线。二、发生规律华北一年1代,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一年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枝干上越冬。发生2代区,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开始,幼虫结茧化蛹,成虫发生于8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是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在枝干上结茧越冬。成虫多在傍晚羽化,自茧的顶部形成一个裂盖,成虫自裂口逸出。成虫夜间活动,白天静伏,有趋光性。成虫产卵于叶背。卵散产或数粒产在一起。每雌产卵量49-67粒。卵期5-6天。成虫寿命4-7天。卵多在白天孵化。►幼虫取食次序:卵壳、叶片下表皮和叶肉、(4令)蚕食叶片成孔洞、(5令)吃光,仅留叶脉和叶柄。幼虫7令,历期22-33天。►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先结上半个,再结下半个。初始透明,后钙化。上海青蜂和朝鲜姬蜂等是黄刺蛾的天敌。前者的寄生率很高。螳螂能捕食黄刺蛾的成虫和幼虫,赤眼蜂能寄生赤眼蜂的卵。褐刺蛾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3.5-7.0cm深的土中结椭圆形硬茧越冬。►成虫:雌虫体长17.5-19.5mm;雄虫体长17-18mm。体灰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单栉齿状。前翅前缘离翅基近2/3处向臀角和基角各引一条深色弧线,倒V字形,臀角处有一古铜色大斑。►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mm。背线蓝色。亚背线分黄色和红色两种,分别着生黄色和紫红色枝刺。中胸至第9节,每节着生枝刺1对。后胸及第1、5、8、9腹节上的特别长。►成虫:雌虫体长16-17mm,雄虫体长13-15mm。头胸部粉绿色,腹部灰黄色。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灰黄色,具暗褐色小点。后翅灰黄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4-27mm。背线黄绿至浅蓝色,亚背线浅黄色。从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着生棕黄色刺毛丛。腹部末端有4个球状蓝黑色刺毛。褐边緑刺蛾►扁刺蛾成虫:雌虫体长16.5-17.5,雄虫体长14-16mm。体灰褐色。雌虫触角丝状,基部呈栉齿状;雄蛾栉齿状更明显。前翅灰褐色,自前缘近顶角向后缘斜伸一褐色线。前足各关节处具一白斑。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6mm。体扁,背部隆起,似龟背。全体绿或黄绿色。背线白色。体边缘每侧有个瘤状突起,其上生毛。各体节背面枝刺不发达,每4节背面两侧各有红点。发生规律发生2代区,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开始,幼虫结茧化蛹,成虫发生于8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是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在枝干上结茧越冬。每雌产卵量49-67粒。卵期5-6天。幼虫7令,历期22-33天。成虫寿命4-7天。除以老熟幼虫在3.5-7.0cm深的土中结椭圆形硬茧越冬以外,其余均与黄刺蛾相似。每雌产卵49-396粒,卵期5-10天,幼虫8令,历期35-45天,蛹期7-10天,成虫寿命5-8天。发生2代区,除老熟幼虫在浅土层、落叶下及主侧枝的树皮上越冬外,与黄刺蛾相似。每雌产卵150粒左右。卵期5-7天,幼虫期20-30天,成虫寿命3-8天。发生2代区,与黄刺蛾相似,但越冬代化蛹、成虫羽化与第一代幼虫危害均提前1旬左右。防治方法1、消灭虫茧冬季或7-8月份采茧烧毁。2、摘除虫叶摘除具透明枯斑的虫叶。3、生物防治用BT或大蓑蛾NPV防治刺蛾幼虫。4、灯光诱杀成虫黑光灯诱杀。5、化学防治化防选在3龄幼虫以前。常用药剂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每亩150kg药液。四灯蛾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一、分布与危害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原产北美,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1922年在加拿大首次发现,后迅速蔓延,在日本、韩国、朝鲜、土耳其、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奥地利、俄罗斯、波兰、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均有危害。1979年在我国辽宁丹东首次发现后,危害区域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