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螳螂长长的脖颈上,顶着一个扁平的能向任何方向转动的头,还有一对长长的、多节的丝状触角。3对足当中,前一对足长得特别强壮,还生有两排锐利的锯齿,举起时活像两把大刀,因而有人称它“刀螂”。这两把“大刀”,是螳螂捕杀“敌人”的武器。•黄雀是体型较小的雀鸟。特征为嘴短,翼上具有醒目的黑色及黄色条纹。雄鸟的顶冠黑色,头侧、腰及尾基部亮黄色。雌鸟色暗而多纵纹,顶冠无黑色。幼鸟似雌鸟但褐色较重,翼斑多橘黄色。与所有其他小型且色彩相似的雀的区别在嘴型尖直。杂食。鸣声清脆。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螳螂侯禀螳螂蟑螂诸侯禀报tánɡlánɡhóubǐnɡ我能行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毫不介意:一点儿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乘虚而入:趁着空虚进入。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默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默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看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与“螳螂捕蝉”类似的关系:•蝉()←螳螂()←黄雀()←少年•楚国()←吴国()←其他诸侯捕啄食打攻打乘虚而入•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眼前的露水身后的螳螂眼前的蝉身后的黄雀眼前的螳螂树下的少年吴王眼前的楚国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当局者迷•兼听则明•不入虎穴•精诚所至•前人栽树•养兵千日•千里之行渔翁得利旁观者清偏听则暗焉得虎子金石为开后人乘凉用兵一时始于足下一日为师上知天文金无足赤宁为玉碎三天打鱼己所不欲江山易改失之毫厘终生为父下知地理人无完人不为瓦全两天晒网勿施于人本性难移差之千里课堂练习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2)()吴王固执己见要攻打楚国,()少年决定劝说他改变主意。3)()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劝阻他。4)()少年的话很有道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堂练习2、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己见恍然大悟练一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由读第一段,同桌之间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大臣们的意见是什么?(3)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并思考。少年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检查自学情况读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红色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2、可是吴王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表示失去生命)(表示不可更改)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呢?少年不仅仅只是想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而是为了劝告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从这则小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想象当时少年的神态、动作。同学们自由读第2—12自然段,分别画出吴王和少年的对话,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同学们说说“恍然大悟”的意思。学到这里,你们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㈠固执㈡知错就改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后来,人们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记住这个道理。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顾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1)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2)课外收集有关吴国和楚国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