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觉、知觉的概念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动觉和平衡觉感觉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当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能立即觉察并分辨出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一、感觉、知觉的概念知觉并不是感觉成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知觉受经验的影响,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不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应。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二)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三)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儿童最初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知觉在出生后不久,已经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新生儿期,就很少有纯粹的感觉;在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不同感觉道的协同活动听到声音,把视线和头转向声源,就是直觉活动感知过程是对所感知事物的分析开始,最初的分化和分析水平很低,同时也在迅速提高。如觅食反射,开始对任何触及嘴唇的物体都有反应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一岁后,随着言语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水平逐渐提高。如对“灯”的概括一岁多的孩子,常常按照某个事物的明显特征来辨认物体。例如认为丢失纽扣的布娃娃和以前的布娃娃不是同一个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颜色感知方面:能够把看到的颜色归入某种颜色的类别,并且能够学会叫某种颜色的名称。比如会说“像橘子那样的颜色”或叫“橙色”形状知觉:把弯弯的东西叫做“像香蕉那样的”···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往往和概念联系起来能够知道“上午”“下午”已经具有了时间概念与此同时,幼儿的知觉活动已经发展到能够观察了,也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知觉。4~5岁以后,能够掌握观察方法了。以上所讲,都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及总括性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从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方面去讲述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同时也可以从这些内容中看到以上所讲述的感知发展各阶段的具体表现。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小孩生下来就会看,这是人类新生儿与动物幼崽的不同之处;从生后第一个月起,儿童的视觉即迅速发展。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的发展两个方面。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之一。一、视敏度的发展视敏度也即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的最小差异的能力。(一)视敏度的发展机制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晶状体不能变形,因而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糊。(二)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征1、新生儿的视觉敏度出生后即能看见眼前的东西;最佳视距20cm2、婴幼儿的视觉敏度(诱发电位测量法)生后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生后5~6个月,视力相当于成人的正常视力3、视觉敏度的测定觉醒状态下,视觉能力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最好是吃奶后一小时左右)幼儿情绪状态和光线也影响其视力的表现室内喧哗,也影响其视力集中诱发电位测量法(三)视觉敏度的测定可用E字检查表或专为儿童设计的图形视力表还可用一些简单的观测方法,及时发现幼儿的视力缺陷检查方法有:儿童标准对数视力表儿童标准对数视力表儿童标准对数视力表儿童标准对数视力表几种简单的观测方法1、突然地用手或其他物品放在孩子眼前,如不引起眨眼反射,是不正常表现;2、孩子对眼前出现的小玩具,没有追随或者去抓拿的表现,是不正常表现;3、一只眼被遮挡时,孩子没有用手去拨开遮挡物,也不哭闹,表明视力极差;4、看东西时歪头,表明两眼视力极不平衡;5、看东西时眼靠得太近,画画写字时贴近纸面,多为视力不正常;6、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常把实力差的一只眼睛闭上,多为弱眼;7、斜视,多为视力功能不好;8、活动范围自我限制,多为视力功能不好;9、生下即有“黑眼珠”,超过一般孩子,且常伴有“夜哭”,烦躁不安——先天性青光眼。(四)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遗传:父母若近视,要注意对孩子视力的防护环境光线照明不足,室内采光系数不够太阳光直射下光线太足幼儿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适宜缺乏室外活动和身体锻炼1、儿童的视力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弱视是儿童视力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的病,弱视儿童的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己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2、儿童弱视弱视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但大部分是由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斜视等原因造成。儿童弱视可以治愈: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3~5岁,12~13岁以后弱视已经巩固,很难治愈。治愈方法:将健康的眼睛遮住,强迫弱视眼注视物体,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精细活动,如剪纸等。二、颜色视觉的发展颜色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1.婴儿的颜色视觉婴儿的颜色视觉主要是对光谱的反应。3个月的婴儿已经不但能根据明度辨别颜色,而且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色。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刺激光,但不稳定,第四个月时比较稳定。2.幼儿颜色视觉发展幼儿期,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上。与此同时,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3岁儿童还不能认清基本颜色,不能很好地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幼儿辨别颜色能力的发展,主要在掌握颜色的名称。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色盲全色盲:对颜色完全不能辨别,只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明暗,感觉红色黑暗,蓝色明亮。全色弱:颜色深而鲜艳时可分辨,对任何颜色都能辨清;颜色浅而不饱和,则分不清。红绿色盲:不能分辨红绿色,能区别蓝黄。红绿色弱:颜色深而鲜艳时,能区分红绿色,视角小或颜色不饱和时不能区分。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分为四种:色盲一般为先天遗传,男性比例大。第四节学前儿童听力发展听觉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听觉是活的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的发生特点;儿童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受到美育的熏陶;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力。一、儿童听力的发生胎儿对声音有所反应。(孕妇要听轻柔悦耳的音乐,避免噪音);新生儿对不同声调有不同的反应;婴儿能够辨别同时呈现的视听对象的一致与不一致——听觉和视觉协调活动发生。新生儿具有听觉偏好:爱听人的声音,最爱母亲的声音;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高音调的声音。二、婴幼儿听觉的发展6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7个月以后,婴儿听觉的发展主要与语言的发展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婴幼儿的听觉迅速发展起来。三、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孩子从出生后即表现出听觉的个别差异。四、学前儿童听觉的测定测定方法:观察听觉行为和简易测听借用一些玩具和器乐用仪器做听力测查摇篮测听仪听觉诱发电位测听法耳声发射测听法测定婴幼儿的听力能力,主要是为了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障碍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耳声发射测听仪五、听力的保护和培养避免噪音污染采用吸音设备、种花、养草···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力“猜猜我是谁···”六、聋儿听觉康复的训练早期验配助听器进行专门的早期听力训练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对声音的辨别对不同程度耳聋的婴幼儿,要尽量帮助他们康复。第五节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2岁之前,婴儿往往依靠触觉认识世界。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婴儿更多地通过身体的接触建立依恋关系。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得联合。触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儿童触觉的发生儿童天生就有触觉——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尿布湿了会哭闹(二)口腔的触觉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当婴儿的手的触觉探索活动发展起来以后,口腔的触觉探索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在婴儿满周岁之前,口腔触觉仍然是他认识物体的重要手段。孩子出生以后,不但有口腔触觉(吸吮反射),而且还通过口腔认识物体。(三)手的触觉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5月左右),主要标志为伸手能够抓到东西;触觉主要通过手来进行。7月左右,积极主动地触觉探索发生。逐渐地用手去摆弄物体,学会多角度的认识物体;5~6个月的婴儿,不仅出现视觉和触觉的协调活动,还出现了听觉和触觉的协调。为了发展儿童的触觉,以及触觉与视觉、听觉的协调,要多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特别是发出声响的玩具。二、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动作越来越准确。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通过有意识的动觉,可以调整他的姿势。三、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痛刺激的感受越来越敏感。怎样帮助孩子减轻痛苦?疼痛:痛的感受和痛的情绪成人对孩子的痛情绪可以起暗示的作用;分心,使注意不集中在痛觉的部位;疲劳、饥饿、疾病也会加强痛的兴奋性。第六节儿童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对物体属性的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对物体关系的知觉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很小的婴儿就已经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婴儿对物体形状具有视觉偏好婴儿形状知觉:幼儿的形状知觉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为: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在教儿童认识图形时,要让幼儿既看又摸,视觉和动觉都参与,才更有效。幼儿在还不能准确地称呼图形或物体的名称时,会在感知图形或物体过程中,自己用词语来称呼它们。把圆形成为太阳、皮球;“香蕉那样”···从发展趋势来看,对形状的知觉发展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发展在后;在完成任务中,对图形的感知配对较为容易,按词拿取图形或对图形命名则较难。通过配对游戏,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2岁半至3岁孩子已经能够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和小皮球,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视触动觉的共同活动,有利于幼儿对积木大小的知觉。4~5岁幼儿在判断积木大小时,要用手去逐块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6~7岁幼儿,由于经验作用,已经可以单凭视觉指出一堆积木中大小相同的;4岁以后,幼儿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这个第一大,这个第二大,这个第三大···”三、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婴儿出生以后,已经能够对来自左边的声音向左侧看或者转头,对来自右侧的声音则有向右侧转的表现。6个月以前的婴儿,在黑暗中能够依靠听觉指导去抓物体;盲童也能依靠声音对物体定位;正常儿童主要依靠视觉定位。方位知觉:即对方向的定位能力,出生后已有所表现。3岁儿童近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能够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正确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7岁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辨别。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语词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相结合。幼儿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在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方位词的时候,要把左右方位词与实物结合起来。如:幼儿园教师对孩子说:“举起右手”-“举起拿勺子的手”-“举起右手,就是拿勺子的手”,幼儿慢慢懂得“右”这个词。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幼儿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准。方位知觉的发展是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四、学前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2周婴儿对物体向物体趋近已有防御;3岁左右的幼儿,距离知觉发展还不完善。走路时让跨过一条线,结果往往踩在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