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文献学古典文献学参考书1、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3、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4、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5、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6、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7、王欣夫《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古籍8、郑鹤声《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一,“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郑玄:“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正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明焦竑:《国朝献征录》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则称为文献。今日所谓文献,则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学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文献学的目的:全面认识文献,能在众多文献中用最少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并有能力对对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较全而可靠的版本,并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文献学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张之洞《輶轩语·论读书宜有门径》:“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范围是:目录、版本、校勘。目录,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和收藏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的工具。目录学即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学问。目录学向来被看成治学之门径和指南,为学中第一要紧事。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即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其真伪高下的专门之学。学习研究,一般以选择善本为上,引用文献同样必须注意版本。校勘,为纠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文献原貌。校勘学即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之学。辨伪、辑佚、标点、注译、检索等也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文献的载体1、甲骨:龟甲和兽骨2、金石: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包括少量其他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石主要包括碣、碑、摩崖等。《说文》:碣,特立之石。李贤:方者谓之碑,员者谓之碣。摩崖:天然之石。泰山摩崖碑:墓碑、歌功颂德的碑、石经等3、竹木竹:将竹子破成长而窄的竹片,叫竹简。木:可以劈成长而窄的木片,即木简;也可以做成较宽的木板,即方版(也叫牍)。竹木简起源较早,甲骨文即有“册”、“典”等字,册是把竹木简编连成册的象形字;典是把册放字杌子上,是会意字,即典藏之义,也可以指典藏的物体,即典册。《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简的尺寸:王国维《简牍检署考》认为汉代有二尺四寸、一尺二寸、八寸、六寸等规格。《论衡·量知篇》:“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杀青:竹简破成竹条后,要把简面刮平,再用火烤干,这个过程叫杀青。《风俗通》曰:“刘向《别录》‘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折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越曰杀,亦治也。”所以竹简又叫杀青简、汗简、汗青,文章写好了叫“杀青”。牍:牍是木制的,窄长条为木简,宽的就是木板,又叫牍。《论衡·量知篇》:“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尺牍:古人写信也用板牍,其长度一般为一尺,所以叫尺牍,后来就成了信件的代称。封:信写好要用另一块竹板盖上,盖的木板叫检,检上有细槽,用于绳子捆扎,中间有方槽,用于打绳结。绳结上施以特制的泥,叫封泥,泥上再加印。这种加盖、系绳、施泥、钤印的工作叫封,所以后来信的量词就叫作封了。编、卷:竹木简需要用绳编连起来。《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刘向《别录》:“《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青白色)丝绳。”编好的简册一般要卷起来保存,所以古书多称编、卷。椠:根据《论衡》的说法,椠只是只圆木,破成片才叫板,刮削后才叫牍,但有时椠也作为板牍的代称。《西京杂记》:“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刀笔:书写会出错,就用刀刮去再写,所以刀和笔要配合使用,就有了刀笔之名。《辞源》:“刀笔都是书写工具,古代记事,最早用刀刻于龟甲或竹木简。有笔以后,用笔书写在简帛上,故刀笔合称。”杜泽逊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刀和笔应是现在铅笔和橡皮的关系。《后汉书·刘盆子传》“其一人出刀笔书谒送贺”,李贤注曰:“古者记事书于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4、帛:甲骨文中已出现“丝”和“帛”字,《墨子·明鬼篇》:“书之竹帛。”《韩非子·安危篇》:“先王寄理于竹帛。”说明在我国有记载的历史上,竹帛经常是同时并用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老子》甲乙本、《战国纵横家书》及《相马经》等影响很大。汉代帛书很多,《后汉书·儒林传》:“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帏盖,小乃制为縢囊。”说明汉代纸张发明后,并未立刻取代简帛,直到东晋,才逐渐代替简帛的地位。5、纸:过去多认为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现在考古学家发现至迟西汉已经有纸张出现。纸制文献的装潢:卷子:西晋傅玄《纸赋》:“揽之则舒,舍之则卷。”说明纸张在早期是以卷子形式保存的。其流行时期是六朝到唐五代前后。卷子一头有轴,在文字结束的尾端,不读时就卷起来,所以卷子又叫卷轴。卷子开头部分,容易磨损,会接出一段丝织品或空白纸,叫“褾”。褾上还系一根带子,卷起来后用于捆扎。一个卷子包括轴、卷、褾、带四个部分。卷子摆在架上,不易检寻,所以一头往往悬挂标签,标签是牙制的,所以叫牙签。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隋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卷子不便携带,通常还有装书的袋子,叫作“帙”,通常每十卷装作一帙。帙一般为丝织品,因卷和帙为相互配合的产物,后来就成为卷帙一词,形容书多为“卷帙浩繁”。早期的纸需要“染潢”,用黄檗汁,目的是防虫,因其色微黄,所以又称黄卷。《抱朴子·疾谬》:“吟咏而向枯简,匍匐以守黄卷。”因纸是黄色,所以写错涂改也用黄色盖住原字,再行重写,所用颜料叫雌黄,所以后来形容不顾事实,随便议论叫信口雌黄。经折装:大约始于唐代后期,把卷子改成折叠式,纸仍是粘连起来的长幅,按一定宽度一反一正折叠成长方形的册子。再用两个硬纸板或薄木板把折子夹起来。蝴蝶装:蝴蝶装是由经折装变来的,元代吾衍《闲居录》:“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复为薄帙。”薄帙就是蝴蝶装的一本一本的书。所谓蝴蝶装就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一页一页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在一起,再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因打开书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蝴蝶展翅,故称蝴蝶装。蝴蝶装起于何时尚不清楚,大约在北宋时取代经折装成为儒家经典及一般书籍的主要装订方式。包背装:蝴蝶装也要包背,不同的是:包背装每页版面向外对折,装订不在版心,而在版心折线对面的余纸上。包背装一般认为起于元代。线状书:包背装书背容易破,容易散,于是就出现线装书。其他民族早期的文献载体有埃及的莎草纸,始于佩尔加蒙,后来在欧洲流行的羊皮纸以及古代印度的贝叶等。四、文献的形成方式1、著,也叫作、造、著作。王充《论衡·对作篇》:“造端更为,前始未有,若仓颉作书,奚仲作车是也。《易》言伏羲作八卦,前是未有八卦,伏羲造之,故曰作也。”清焦循《雕菰楼集·述难篇》:“人未知而己先知,人未觉而己先觉,因以所先知先觉者教人。俾人皆知之觉之,而天下之知觉自我始,是为作。”2、述,即古已有之,有所承因。《说文》:“述,循也。”焦循:“已有知之觉之者,自我而损益之。或其义久而不明,有明之者,用以教人,而作者之义复明。是之谓述。”《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充《对作篇》自称:“非作也,亦非述也,论也。论者,述之次也。”3、编,又叫纂、辑。是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其重要特点是原始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不加改窜,一般要求注明出处。早期的编纂成果如总集(诗经、楚辞、昭明文选、乐府诗集等)、类书(初学记、艺文类聚、永乐大典等)、丛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档案类编(四库全书档案、清代文字狱档案等)、资料摘抄(如清稗类钞等),辑佚也属于编纂的范畴。4、译,就是翻译,即把一种语文的文献翻译成另一种语文的文献。有佛经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