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Chemistr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104学时,其中理论课66学时,理论课考试2学时,实验课36学时。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药学、药剂专业。三、课程地位、性质有机化学为药学、药剂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药学、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内容根据药学、药剂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要求学员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及从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学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四、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与国家、军队总部的要求相一致。2、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与所有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符,体现国际化、精品化等一流的办学理念。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程渗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施教之功重在启发,贵在引导,授之以“渔”。4、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5、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比较法、归纳法教学,并以问题引导、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此外,还可结合案例引发学员思考,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灵活运用模型教具、电子幻灯、flash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6、在保持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但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机化学与医药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活动中,应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系统性与重点内容”、“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保证其学科体系统一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与医药学相关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以多种形式将有机化学前沿课题与基础理论结合起来,加强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部分,突出有机化学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的利用有机化学原理分析解决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教学中,教师运用点拨、启发、提问、引导、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发言、课外科研等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3)实验课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素质①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观察、发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过程。其次,注重培养医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一般不超过该项实验课时的1/6。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加强了与临床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③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提高学员逻辑思维、合理分析结果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在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具体明确的阐述。(一)总体思路1、课程标准要符合《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创新思维”、“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2、参考国内医药学院校化学课程的设置模式,结合化学教研室多年来的医药学化学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制定有机化学课程设计。力求不再局限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更新、拓展课程内容,把实验教学、前瞻性研究等内容纳入课程中,丰富了有机化学课程的内涵。3、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实事求是,便于操作与管理。4、课程标准要体现现代科技含量,在学生学习评价、成绩管理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具体设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共104学时,其中有理论课66学时,实验课36学时,考试2学时。理论课的安排,一般是先学习绪论,从总体上把握有机化学学习内容,有机化合物不同于无机化合物的特点,以及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再按化合物官能团分类由浅入深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机各官能团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为后续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需的知识基础。在理论课程每一章结束后均有习题供学生练习,还会布置作业并收取部分作业加以批改,存在问题多的习题课堂上会加以讲解。实验课教学按“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三个层次开设有机化学实验,在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使学员熟悉和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基本化学性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对所学内容会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及解决工作中的化学原理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二、分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悉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描述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归纳出有机化学的特点,理解有机化学在医药学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应用。(3)掌握有机化学中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自由基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掌握重要的人名反应。(4)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理解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5)独立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熔点测定、常压蒸馏、萃取、回流、重结晶及吸滤等基本实验操作,独立完成普通合成实验装置的搭建,准确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正确、规范地完成实验报告。(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与有机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参与学科前沿、医药学应用的讨论,浓厚学习兴趣,启迪学习智慧,感受学科发展。(2)参加实验课训练,体验观察、实验、验证、讨论等学习过程,理解实验在有机化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学习研究能力得以提高。(3)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申报和完成相关的课外科研课题,提高选题和查找、收集、整理化学及药学信息的能力,学会专业文献的查阅、翻译、撰写综述和投稿,提高自主学习和初步科研工作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重视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的绿色环保理念。(2)养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质疑、求证、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3)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行为。(4)重视与同学协作共处的过程与方法,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5)践行用有机化学的理论解释一些医药学和生物学问题,认同化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热爱化学,热爱医药学。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篇、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验小计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6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4第四章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4第五章醇和醚4第六章烯烃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4第七章炔烃和二烯烃离域键4第八章芳烃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6第九章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6第十章酚和醌2第十一章羧酸和取代羧酸亲核加成—消除反应4第十二章羧酸衍生物3第十三章碳负离子的反应3第十四章有机含氮化合物5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3第十六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化学3第十七章糖类和核酸2第十八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1考试2实验36合计6836104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说明:教学内容划分为三级,即掌握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掌握内容构成课程的主体框架,是教员必须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学员必须掌握的内容;熟悉内容是核心内容的延伸和丰富,教员在课堂上可以少讲,但必须指导学员学习并熟悉的内容;了解内容指教员可以不讲,但学员必须通过自主学习并了解的内容】《有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性、结构和共价键的性质。有机酸碱理论。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测定方法。重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难点:有机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史时采用图片,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增强学员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手段:电子幻灯、图片。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方法:讲授法、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时候,用模型加深学员的空间概念。手段:电子幻灯、板书、模型。一、Kekule等的结构理论√二、化学键√第三节共价键的几个重要参数和断裂方式方法:讲授法。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几个重要参数√二、共价键的断裂方式√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式学员在高中阶段已经有所接触,教学中引导学员建立化合物的空间构型概念。手段:电子幻灯、板书、模型。一、按碳架分类√二、按官能团分类√三、表示有机化合物构造的化学式√四、表示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方式√第五节酸和碱方法:主要以讲授法探讨三种酸碱理论、提出传统酸碱概念,由浅入深、启发学员由传统酸碱理论逐步过渡到广义酸碱理论。手段:电子幻灯、板书、讨论教学。一、Arrhenius的电离论√二、BrФnsted的质子理论√三、Lewis电子论√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基本要求:掌握:烷烃的通式、同系物、结构:烷烃的构象——Newman投影式,环己烷的优势构象。碳原子种类、氢原子种类、基的概念和命名,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及其历程。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环烷烃的分子结构:环烷烃环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脂环烃的性质: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烷烃和环烷烃(螺环和桥环化合物)的命名。熟悉: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对反应速度和产物的影响。了解:常见烷烃;烷烃的氧化反应和热裂反应。重点: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类和系统命名,环烷烃的加成反应。难点:烷烃的自由基反应历程。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分类、构造异构和碳原子的级方法:讲授法为主探讨有机化合物的构造,由同分异构现象启发学员思考同分异构现象的本质,引出碳原子级的概念。手段:电子幻灯、板书、图片、模型、课堂练习。一、分类√二、构造异构√三、碳原子的级√第二节命名方法:讲授法为主阐述烷烃、环烷烃命名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学员的应用能力。为帮助学员记忆,将命名方法中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进行归纳、总结。手段:电子幻灯、板书、课堂练习。一、普通命名法√二、系统命名法√第三节结构方法:讲授法为主、用模型帮助学员理解烷烃的空间结构。手段:电子幻灯、板书、模型。一、烷烃的结构√二、小环烷烃的结构√第四节构象方法:讲授法、用模型帮助学员理解烷烃的空间构像,并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