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人民日报时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作文素材:人民日报时评目录1、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22、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人民时评)-------3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54、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75、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96、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化解风险,以审慎监管筑牢金融屏障------112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张贺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觉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题材多元化,成为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年轻化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95后网文用户规模同比提升近20%,新生代的崛起促使行业产生内生式的升级和变革。报告的这一结论与读者的感受是一致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传统题材上,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相关作品的阅读量和评论量都很可观。今天,一些以往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的题材,如扶贫、支教、足球发展、相声传承等,都有一批优秀作品深入反映;一些以往很少涉及的群体,如乡村教师、基层警察、农民、牧民等,都有作品在描写。即使是穿越等具有鲜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其中的优秀之作也不仅仅满足于横扫对手式的“爽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巨大提高。如果说20年前网络文学刚刚诞生的时候,许多创作者只能称之为“写手”,那么今天的一些创作者已经可以称之为“作家”了。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的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精神状态昂扬向上。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但是,正如人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创作者也不可能永远脱离现实,生活与时代所发生的转变直接或间接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人们对时代发展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文学中不再缺席,反而成为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出发点,转变由此发生。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近5年的作品来看,那些阅读量和评论量巨大的作品,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大浪淘沙始见金”,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那些与时代同行的作品与创作者最终走向了无比广阔的大海。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人民时评)桂从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5G等新一代技术引领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要想真正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必须通过改革,加速补齐短板,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4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从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深圳出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为新形势下推进相关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成为发展短板。此次出台的方案剑指薄弱环节,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搭建“四梁八柱”,更从改革落实层面画出清晰“路线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砍掉与市场对接不紧密的23个专业,握紧十指打造少而精的航空特色专业群。浙江温岭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把培养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5G等新一代技术引领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每年高达上千万的高级技工缺口和技校“招生难”的现实提醒我们:职业教育要想真正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必须通过改革,加速补齐短板,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此次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将“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设定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这些无疑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范畴。除此之外,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助力学生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也是题中之义。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5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尊重规律、稳步推进。翻开方案,一些时间节点引人注目:2019年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试点;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样的时间节点,勾勒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清晰脉络,也标注了深化改革的奋斗坐标。当然,改革阵痛难以避免、挑战不容忽视。比如,如何落实方案提出的各级政府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怎样切实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拿出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勇气,才能让改革举措落地开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用改革激活一池春水,职业教育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打造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人才摇篮”。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石羚中国的绿色行动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更护佑着全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以自己的成功实践树立了“绿色样板”随着春天脚步的到来,山川大地正在被绿意点缀。通过观测卫星的“天眼”,人们发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不久前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孙热带雨林,而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6中国的“绿色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重新穿上绿装;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了宁夏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赶漂人变身造林人,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的三堆子漫山种满剑麻,涵养着长江上游的水源……一个个“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年均新增造林逾9000万亩,165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民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发展压力而重蹈一些国家破坏绿地的覆辙。从上世纪80年代,“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中国之所以一以贯之地绿化国土,是因为一草一木连接着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担负着防风固沙养水吸尘等生态功能。一位库布其治沙人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算过这样一笔账:种一亩树林每天能够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49公斤氧气,一年涵养水源超过500吨。站在生态系统的全局看,中国的绿色行动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更护佑着全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大国的情怀与担当。“环球同此凉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风景独好的孤岛。有专家指出,热带雨林消失的生态影响难以靠其他地方的绿化来弥补。所以,植绿不是“单边行动”,还得依靠“集团作战”。作为国际合作的推动者,2017年,中国推动建立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从“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到政府、企业、农牧民、科技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模式,中国智慧“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希望之光”。积极作为、共享经验,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以自己的成功实践树立了“绿色样板”。守护共同家园,我们都是绿色播撒者。内蒙古牧民毕力格曾致信感谢蚂蚁森林的全球用户,因为数亿人在手机上点击屏幕收集绿色能量的举动,换作了荒漠旧貌换新颜的千万棵梭梭树。最美播绿人,是“草鞋7书记”杨善洲、“延安树痴”张莲莲,是山西右玉接力奔跑、打造绿洲的20任县委书记,也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地球公民。义务植树、认建绿地、网络捐赠树苗、购买森林碳汇……以各种方式植绿护绿,积木成林、积林成森,我们将为地球播种下绿色的未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赵婀娜是全面封禁还是合理引导,是刚性约束还是柔性管理?小手机引出大课题如何更好地兴利除弊,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进行柔性引导新学期即将开始,然而刚刚过去的假期,却让不少沉迷手机和电脑的孩子尝到了苦头。据报道,儿童成为春节后医院眼科的就诊“主力”,某三甲医院眼科就诊人群中,超65%为儿童,原因多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用眼过度。在这一背景下,要不要在校园禁用手机,再次引发讨论。近些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干扰课堂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加之青少年近视率的居高不下,使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到手机上。是全面封禁还是合理引导,是刚性约束还是柔性管理?围绕权利与秩序、规定与情理、被动或自觉,小小的手机引出困扰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课题。在国际上,尽管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进行立法尝试,但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是因势利导还是一禁了之,成为考验学校和教师理念与智慧的考题。8应该看到,数字化、智能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但心智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仍相对较差的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参半。其利,一目了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借由智能手机可便捷地获取各类资讯。教、学、评、测等环节均可基于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及时完成,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其弊,也清晰可见。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成了校园里的“低头族”,分散了注意力、干扰了教学秩序、影响了视力和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还有部分学生因沉迷网络世界导致心理疾患,或受不健康内容的诱导误入歧途。正是因为看到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另一面”,去年8月,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山东等地也出台相关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种种举措,都是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所做的努力。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兴利除弊,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进行柔性引导。一方面,学校和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制定使用规范等,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同时,积极使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应用程序进行教学组织与教学反馈,主动引导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关注,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中“抢”回来。另一方面,家长应身体力行,既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