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影响的重要前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前提朱建廉南京市金陵中学事实上,我们所采用的某种教育行为,在客观上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某种“影响”;我们所策划的某种教育活动,在主观上是想对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我们所经历的某个教育事件,在根本上就是要在所谓教育运作的过程中,通过施加各种层次、各个侧面、各种类型、各种方式、各种强度的“影响”,进而达成设定的某种教育目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影响”——教育者借助于具体的教育举措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某种“影响”。欲使教育影响卓富成效重要前提是“信任”即使是相同的教育行为,相应的教育影响其强度还会与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程度和认可程度成正相关——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信则灵”。如果教育行为科学合理,当然就可以期望从中获取较好的教育影响;如果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行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很好的职业形象,则在相应的教育行为中就能够期望高效率的获取更好的教育影响。欲使得在所实施的教育行为中、在所完成的教育活动中、在所参与的教育事件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能够卓富成效,则必须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必要的“信任”。这里所说的建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任”,同样应该具备着一般意义上的“信任”的所谓“双向性”特征,即: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可教”(基本素质)的坚定信念,又包括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可执教”(执教能力)的充分信赖。当然,作为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前提的“信任”,在其相应的“双向”内涵中更应该被关注的是后者——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具备的执教能力的信赖。“双向性”特征“信任”的内涵如何获得这一份信赖呢?结合切身的教育实践而作认真揣摩,笔者领悟出如下“三字真经”:“爱”、“诚”、“功”。“爱”、“诚”、“功”建立“信任”的三字真经“爱”“爱学生”——只有对学生富有爱心,才能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纳、所信赖;“爱职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如果不能够对所从事的职业挚爱有加,则将很难把相应的从业行为做到较高的境界。“诚”“功”“真诚”之“诚”——真诚待人,怎会不被信任?“坦诚”之“诚”——坦诚相见,当然会被信任。“功夫”之“功”——对所从事的职业痛下苦功,潜心谋划职业经历、精心策划职业行为,则必将能够收到积极的功效,从而取得受教育者的信赖;“功底”之“功”——努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积攒丰厚的从业本钱、打下深厚的职业功底,则必将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获得受教育者的信任。第一映像建立“信任”的关键环节初次见面所形成的第一映像,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师生间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当然也不例外。案例:不由得你不信!案例:不由得你不信!背景:这是笔者从业初期的一段职业经历。学校让笔者接任一个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前任班主任介绍说: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对老师非常挑剔,很难对老师建立起信任,尤其是像你这样的年轻教师。针对这一点,笔者精心策划了与全班同学第一次见面的班会。案例:(笔者捧着全班同学的档案材料走进教室,主持与全班同学第一次见面的班会)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由我接任初二(3)班班主任。生(全体):(鼓掌)师:(示意掌声止)我们能够走到一起,在同一个集体中工作、学习、生活,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分……怎么?我看有些同学听我说起“缘分”二字时表情有点怪,不信吗?生A:老师,别拿我们当孩子哄。师:哦!这位同学误会我了,我没把大家当孩子哄。我说我们之间有缘分是有科学根据的。生A:老师,您能说说您的科学根据吗?生(部分):对!老师说一说吧。师:想听吗?生(大部分):想听!师:真想听?生(全体):真想听!生A:老师,您要是说不出根据,那就是在哄我们。生(全体):(笑声)师:(对A)你这小调皮!(对全班同学)我们班有50位同学,加上我共有51人。我之所以说我们之间有缘分,是因为我断定:在我们这51个人当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于同一天。生(全体):(议论纷纷)生B:老师,我不信!哪会有那么巧?师:不信?敢打赌吗?生B:(迟疑片刻)敢!生A:打赌老师肯定赢!师:你凭什么判断老师肯定赢?生A:(指着讲台上的学生档案)老师一定是看过我们的材料了。生(全体):(再次纷纷议论)师:(示意大家安静)A同学怀疑我事先偷看过大家的档案材料,所以才会做出上述判断。在这里我想向大家郑重做出三点承诺:第一,我坚持判断在我们51个人当中极有可能有两个人出生于同一天;第二,我真的还没来得及看我刚刚拿到手的这些档案材料;第三,我将能够让大家相信我做出上述判断根本不需要事先偷看大家的档案材料。生A:老师,您怎样兑现这三点承诺呢?师:A同学问得很好!做出承诺并不难,但要想把所做出的承诺落实与兑现,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我将尽力而为。我们先来落实第一点:先请在“一月份”过生日的同学站起来,相互通报一下生日的具体日期,然后依次请在“二月份”、“三月份”、……过生日的同学做同样的交流。这样做可以吗?生(全体):(兴奋的)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依次进行上述操作。随着“一月份”、“二月份”、……上述判断被逐月否定,越来越多的同学逐渐从“怀疑判断的正确”转为“期望判断被验证”。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耐心的等待着。到了“六月份”,终于出现了生日在同一天的两位同学,全班同学按捺不住而为此欢呼雀跃。)师:(示意大家安静)大家不要过度兴奋。判断得到了证实,这本来就在我的预料之中。可接下来的第二点,我真的没办法使之得以落实。因为我说我尚未看过这些档案材料,如果有哪位同学不相信,我真的无法向他证实。所幸的是:当我能够让大家相信我做出上述判断其实并不需要看档案,那么,“我尚未看过档案”的说法的可信度自然会有所提升;另外,我们之间的相处今天只是个开端,等我们相处时间长了,大家就会逐渐了解我的为人。生C:老师,我们相信你!生D:老师,请您落实第三个承诺吧!师:好的!其实老师所做出的上述判断真的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的根据之上的。根据“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可以计算出:在51个人当中有两个人出生于同一天的概率是相当高的。由于大家现在还不具备做出相应计算的能力,所以我在这里只想通过一个极为通俗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做365个小格子,取51个小球,闭上眼睛随意的将小球扔向这些小格子,当你把每一个小球都随意的扔进某一个小格子后,则在某一个小格子里被扔进2个小球的可能性将会是非常大的。大家觉得我说清楚了吗?生(全体):(兴奋不已,议论纷纷)生E:老师,您说得非常清楚,您同时还让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老师,您说的太好了!师:如果我现在再次向大家表白:其实我真的还没来得及看大家的档案材料。对我的这一表白大家相信吗?生(全体):相信!生A:不由得你不信!……评析:1、经历上述班会活动后,师生之间的信任被成功的建立,这样就为后续工作打开了局面,使得师生间的接触非常愉快、师生间的相处非常融洽。同时,发生在师生间的教育行为所对应的教育影响也卓富成效。2、案例中:教育活动所选择的相关内容较好的符合学生的身、心理特征需求;教育活动展开方式的设计较为精妙;教育活动中师生间的交流较为充分;教育活动中针对动态生成的处置较为得当。3、案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其逻辑线索清晰、流畅,相应的教育目标的达成也较为顺畅:“激疑——质疑——释疑——取信”而一气呵成。谢谢!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