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病毒学 - 副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病毒基本特性南京农业大学张炜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分类病毒的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培养方法及其特点病毒的细胞培养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细胞病变、包含体及空斑第1节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分类一、病毒的结构特征核衣壳:由核酸组成的芯髓(core)被衣壳(capsid)包裹,衣壳与芯髓在一起组成核衣壳(nucleocapsid)囊膜: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有囊膜(envelope)。囊膜是病毒在成熟过程中从宿主细胞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的化学成分。有囊膜的病毒称为囊膜病毒(envelopedvirus),无囊膜的病毒称裸露病毒(nakedvirus)。病毒颗粒结构模式图纤突囊膜壳粒衣壳核衣壳芯髓•螺旋对称型(HelicalSymmetry)•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IcosahedralSymmetry)•复合对称型(ComplexSymmetry)衣壳类型二、病毒的化学组成1.核酸:DNA或RNA,分为单股或双股,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正链或负链。2.蛋白质: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3.脂质与糖。核酸病毒核酸分两类DNA或RNA二者不同时存在注意:决定核酸是RNA还是DNA的是核苷酸的组成,而不是一条链还是两条链核酸分子数和股数可分单股或双股:单双股DNA或RNA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即核酸是一个分子或多个分子结构蛋白(structuralprotein)约占病毒总重量的70%,少数低至30%~40%。病毒蛋白质构成全部衣壳成分和囊膜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功能。衣壳蛋白、囊膜蛋白或纤突蛋白可特异地吸附至易感细胞受体并促使病毒穿入细胞,是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嗜性的重要因素。病毒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protein)是指病毒组份之外的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中间产物,具有酶的活性或其它功能。非结构蛋白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近年来已逐步被了解,例如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有一定的抗宿主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毒在体内复制。再如口蹄疫病毒的非结构蛋白3ABC仅存在于感染动物,检测其抗体可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的动物。核酸病毒的核酸分两大类,DNA或RNA二者不同时存在核酸可分单股或双股:单双股DNA或RNA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即核酸是一个分子或多个分子三、病毒的分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ntaxonomyofviruses,ICTV),是国际公认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的权威机构。1961年Looper建议,以病毒核酸作为病毒分类的首要标准,从此病毒分类开始形成较合理的框架。分类的机构及标准1966年建立了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1973年更名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ntaxonomyofviruses,ICTV),作为国际公认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的权威机构。迄今为止,ICTV共出版8次分类报告。其命名与细菌不同,不再采用拉丁文双名法,而是采用英文或英语化的拉丁文,只用单名根据ICTV的分类报告,目前把已知病毒分为289个属、73个科。脊椎动物病毒为主的有27科,无脊椎动物为主的有5科,其余分别为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真菌病毒,藻类和霉形体病毒。科下设属,有的科还分亚科,科和属是病毒分类的最主要单位。第6次分类报告起,把病毒分为三大类:DNA病毒类DNA反转录与RNA反转录病毒类RNA病毒类。第7次分类报告起在部分科之上建立了3个目,尾病毒目(Caudovirales)-噬菌体单负股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套式病毒目“Nidovirirales”第2节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培养方法及其特点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的生物,所以病毒的培养需要在活体内进行。细胞培养、鸡胚和实验动物可用于病毒的分离与培养,其中细胞培养是用于病毒分离与培养最常用的方法。动物细胞培养一般流程二、病毒的细胞培养细胞类型:用于病毒分离与培养的细胞有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株和传代细胞系,一般说来,本动物的原代细胞最为敏感,但不如传代细胞方便易得。培养方法:静置培养;旋转培养;悬浮培养;微载体培养三、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细胞病变、包含体及空班细胞病变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称为细胞病变包含体是指某些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可能过固定染色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空斑将10倍梯度稀释的病毒样本接种吸附于单层细胞,而后在细胞上覆盖一层含营养液的琼脂,以防止游离的病毒通过营养液扩散,但病毒可在细胞间传递。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进行染色,原先感染病毒的细胞及病毒扩散的周围细胞会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斑点,类似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称为空斑或蚀斑蚀斑(plaque)。第3节病毒的感染急性感染也称病原消灭型感染持续性感染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迟发性临诊症状的急性感染第七单元病毒的检测病料的采集与准备样本的采集与病毒分离前的处理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病毒的分离和培养病毒的鉴定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空斑试验终点稀释法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组化技术免疫转印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感染的分子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核酸杂交DNA芯片病毒感染的检测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诊断第1节病料的采集与准备样本的采集与病毒分离前的处理采集的器官或组织样本如肺脏、脑、肝、脾、淋巴结等,可取一小块进行充分研磨,加入含青、链霉素的Hanks液,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接种物;鼻液、脓汁、乳液汁等分泌物或渗出液、粪便,应加入高浓度的抗生素,充分混匀后,置4度冰箱内处理2~4小时或过夜,离心后取上清作接种用;拭子在取样后应迅速将其浸泡入含有2%犊牛血清和一定浓度的青、链霉素的Hanks液中,充分涮洗棉拭子,反复冻融3-5次,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接种材料。第2节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病毒的分离和培养:细胞培养;鸡胚;实验动物采用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时,应盲传3代二、病毒的鉴定病毒形态学鉴定:电镜病毒的血清学鉴定: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等。分子生物学鉴定:PCR病毒特性的测定:核酸类型;第3节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空斑试验终点稀释法:测TCID50,ID50等。第4节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组化技术免疫转印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5节病毒感染的分子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核酸杂交DNA芯片谢谢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