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德育的课程•第一节德育课程的问题与特点•一、什么是课程?•二、德育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一)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专门的课程去开设?•1、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的假设•学生的心灵是白板,道德价值以及规范体系可以通过教师的宣讲传达给学生,使之形成所谓的品德。•但这一做法也历来受到怀疑。•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森和梅等人通过五年的时间对11000多名8-16岁的青少年被试进行了研究,证明传统的道德学科教育所进行的道德规范与儿童的实际行为几乎无关。2、关于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专门的课程去开设的不同观点(1)肯定道德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对道德教学持完全否定的态度(3)折中的立场坚持道德教学的合理性分析•1、同其他知识领域一样,道德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范畴、过程和方法,有必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加以理解•2、通过道德教学所获得道德观念、对道德问题的理解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前提道德教学的必要性分析•虽然各科教学都有教育性,但每门学科本很的目的往往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学的教育性容易打折扣。•实践证明了开设道德教育课的重要性。对道德教学持完全否定的态度•1、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容易出现道德输灌的现象,容易只注重到的知识的教学而忽视道德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2、一旦专门开设就要进行考核,如何考核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折中的立场•1、道德教育不是哪一门单独的学科所能解决的问题,完全否认道德教学是错误的,同意仅通过道德教学就可以完成德育任务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可能游离于人类的历史、地理、科学、艺术、文学等学科之外。•2、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尽管直接的输灌方式有时是无效的,但是,任何道德上放任的企图也没有取得好的效果,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就是寻找一条中间路线。•(二)如果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开设,它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逐渐形成了从道德规范、基础道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结构,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不断探索。•曾使用讲授、说理、讨论等方法,但又被视为输灌,后来又反思,出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使用方法而是在于如何使用方法。(三)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比有什么特点?•1、教育目标上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态度的确立、行为方式的形成,因此,课程的设计难度最大,挑战性最强。•2、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上,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到达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你可以牵着一匹马到河边,但是绝不可以按着马头让他喝水。——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在教育内容的安排和计划方面•(1)采取什么样的课程形式?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十分重要;•(2)如何组织内容?可以采取恰当的螺旋上升的方式;•(3)是采取教材还是一般读物的形式?•4、在活动方面•一是少有活动的机会,二是即使有活动,也往往忙于得出既定的结论,往往起不到提高反思能力的目的,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效果都不明显。三、美国的品德教育课程•(一)此课程体系的产生•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一套课程,20世纪70年代开始设计,1986年定稿,1990年美国的许多公立学校都开设了此类课程。(二)此课程的目的•1、提高学生的自尊心•2、增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修养•3、提高学生进行决策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4、向学传授积极地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家们依此编制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品德教育的课程与教材。(三)具体的课程内容•1、幼儿园阶段•每天安排一小时进行•(1)《幸福生活》:6本动物故事集•(2)《你与我》:儿童熟悉的周围人物的故事。•通过动物或者人的实际故事反映是非、善恶、正值、公正、善良等价值观念。•教师一般通过插图、幻灯、游戏、讲编故事等方式进行教学。2、小学阶段•一般每周1-2节,教材为《公民的品德》,共10个单元。•根据年级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如低年级以活动为主,强调参与意识等。3、中学阶段•课程的容量加大,加深,每周3-4节,教材为《自我决定》,共100多篇课文。•强调的价值观与小学相同,但是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是想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负责任地作出道德决策的能力。•教材的具体内容为社会学习、健康生活、职业教育等,涉及到烟酒、吸毒的危害等。第二节德育的学科课程•一、什么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德育学科课程有两大类:•1、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存在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意见);•2、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于其他学科课程中所包含的道德内容,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二、各科教学与德育•1、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理性判断能力的和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2、各科教学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因素•3、发挥德育学科和各科教学的协同作用。•4、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各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人人都是德育的工作者,但是也要避免过度。三、中国德育学科课程的问题•(一)课程内容与教学处理问题•1、德育课程与教材内容的科学性问题•进入教材的许多内容许多属于一时一地的政策性问题,它虽然联系了实际但是缺乏科学性的筛选。•2、课程内容的安排或者教育呈现形式问题•课程内容从编制到安排很少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内容教条化,方式静听式。(二)教材内容的稳定性问题•我国德育内容课程教材的变动频率是最高的。•设想:德育教材可否双轨制?•对目前德育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将教材中相对稳定的内容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实际编写成一套”硬教材“,争取若干年不变,为了照顾到联系实际的需要,将目前教材中稳定性较差的时事、政策性内容以及所需要的新的道德价值观念等按照年级编写成新的”软教材“,这样便可以保证它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三)课程结构与设计问题•1、关于螺旋式的问题•螺旋式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接触学科的内容,但是由于实际中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导致课程内容的严重重复。•2、关于综合课程的问题•综合课程的出现解决了课程分科过细的弊端,但实际中没有处理好和谁综合、如何综合的问题。第三节德育活动课程•一、活动课程概述•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现代意义的活动课程首创-杜威。•当代的活动课程已经中性化了,即不与学科课程对立而是相互互补的关系,活动课程实际上是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二、活动的德育意义•1、德育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使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2、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加强。•生活体验是道德动机加强的有效策略。•3、德育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如果只限于课堂讲授,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可能仅限于一般的思辨,最高形态的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无教之教“。三、活动课程的实施•(一)活动课程应该贯彻主体性原则•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杜绝形式主义的德育活动课程。•许多活动课程都是有组织的,老师安排、策划、指挥,表面十分热闹,对学生来说”召之即来,来之即做,做之即散“。(二)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活动课程有优点但也有局限,我们应该扬长避短,使得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支持。•1、鼓励学生在将学科德育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判断、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于道德实践活动;•2、引导学生体悟活动中蕴含的德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队小学生在做”好事“(帮一个老奶奶浇白菜)的路上将一桶水泼在路上,然后看一位盲人老大爷走进水娃儿哈哈大笑的故事。(三)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1、学校德育环境的相对净化性•学校德育环境是一种相对净化环境,如果试图将学校变成世外桃源,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反倒是不利的。因为这样的环境给与学生的是一种不具有现实性的道德观念。•2、寻找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在考虑德育活动课程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时,借鉴杜威的观点,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做到相对净化和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必要的张力。•学校必须尽量拆除有形和无形的围墙。第四节德育与隐性课程•思考:•一、谈谈自己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二、学校教育中存在哪些隐性课程的因素?•三、为什么隐性课程和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四、德育的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实践•(一)加强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1、如何在教育实践中避免负面影响而求得正面影响的加强;•2、在隐性课程中如何注意受动方面—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二)如何优化隐性课程中的德育影响1、学校课程方面(1)作为专门学科存在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2)各种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不自觉与非预期的德育影响。(3)德育的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显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2、学校制度方面•领导方式范畴专制的领导方式下民主的领导方式下策略工作方法伙伴领导群体结构领导决定领导确立领导选择态度冷淡,远离群体分裂化群体讨论在比较中选择成员选择参与、亲近亚群化作为结果而发生的行为对工作的态度队成员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领导离开房间时群体精神气氛工作标准对问题的反应攻击或者冷淡竞争/寻找替罪羊顺从停止工作团结程度低、紧张高逃避责任有兴趣友好合作友好继续工作团结程度高、轻松中等有组织的解决问题3、校园文化方面•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1)学校物质建设的条件•(2)空间关系•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