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绵阳市平武县大印中学grx知识目标: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能力目标: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2、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情感目标: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教学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向:1、导语:、美文诵读《初中生活的苦与乐》,读完后学生谈谈感受。师:作者选取了三年生活中感受最深的片断,既有单纯的苦和乐,更有苦中有乐、乐中带苦、苦乐交融的,可见作者选材之精心。无论是苦是乐,都构成了生活中难忘的乐章。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此外,全文多用排比,视野开阔层层推进颇有气势,体现了作者较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交流:把你生活中认为最苦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担,把你生活中最乐的事讲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师: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讲,安排这一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揭示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2、理解并体会本文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3、形成正确的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二、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三、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1、听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2、教师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指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亲切自然。(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2)基础知识检测:需掌握的字的读音:契.约(qì)包揽.(lǎn)悲天悯.人(mǐn)词语积累:失意:不得志(指抱负志向没办法得到施展。)。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任重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找,设计这一步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找,从而理解、熟悉课文,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五、小结:1.这一节课,你有何收获?2.播放MTV《为了谁》片段结束课程。这是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我们了解了人民子弟兵的天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也都应有他的责任。只要我们尽职尽责,我们就会快乐,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谈,目的是让学生拓展思维,知识迁移,从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六、写作练习: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代人提出应该在学校实行“快乐教育”。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用一百左右的文字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