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氨基糖苷类基本结构苷元氨基糖分子氧桥3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1、天然的氨基糖苷类☆从链霉菌的培养液中获得: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等☆从小单胞菌属获得: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米星、福提米星等;2、半合成氨基糖苷类☆由某些天然氨基糖苷类经改造结构获得: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优缺点优点:①比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抗G-杆菌活性强。②抗菌谱广。缺点:①对厌氧菌无效。②胃肠道吸收很少,口服仅用于肠道杀菌。③不良反应多且严重。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体内过程】吸收:极性和解离度均较大,口服难吸收,适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全身感染需肌内注射给药分布: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分布浓度高;消除: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尿药浓度高,适用于泌尿道感染,在碱性尿液中抗菌作用增强。6【抗菌作用】☆对多数需氧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等;☆对G-球菌效差,如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也有较好抗菌活性。☆部分药物对结核杆菌有效,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7【抗菌机制】(1)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过程起始:抑制起始复合物形成肽链延伸:与30s亚基结合,使A位扭曲,异常蛋白合成终止:抑制肽链释放,阻碍核糖体解离。(2)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重要物质外漏。氨基糖苷抗生素类属于静止期杀菌药。与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有协同作用。8【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如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烧伤、创伤及骨关节感染等。利用该类药物口服不吸收的特点,可以治疗消化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肝昏迷用药。制成外用软膏或眼膏或冲洗液治疗局部感染。此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可作为结核治疗药物。9【不良反应】1、耳毒性类型:前庭神经损害和耳蜗神经损害前庭神经损害:眩晕、头昏、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原因:药物在内耳淋巴液浓度过高预防:询问病人是否有眩晕、耳鸣等先兆症状。定期频繁做听力检查儿童、老年人慎用,孕妇禁用避免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102、肾毒性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无尿、肾衰原因:与肾组织亲和力高,药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聚集,致细胞肿胀、坏死预防:定期查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给药剂量有条件可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合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113、神经肌肉毒性表现: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呼吸衰竭原因: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神经末梢ACh释放抢救药物:新斯的明+钙剂注意:对进行手术麻醉或术后恢复期的病人以及正在服用地西泮药物的病人,应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4、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口周发麻等链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特点:过敏性休克少见但死亡率高。防治:(1)皮试(2)肾上腺素+10%葡萄糖酸钙13链霉素(Streptomycin)最早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也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抗菌谱】对结核分支杆菌有效;对G-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低;【耐药性】易产生耐药性二、主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4【临床应用】①兔热病与鼠疫治疗的首选药,常与四环素联合应用作为治疗鼠疫的最有效手段;②抗结核治疗,应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③亦可与青霉素合用治疗细菌性心内膜炎,但常被庆大霉素替代;④与四环素合用治疗布鲁菌病15【不良反应】多且重,现已少用☆耳毒性最常见(前庭损害为主)☆神经肌肉毒性☆过敏性休克☆肾毒性16庆大霉素(Gentamycin)为目前最常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也是临床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抗菌谱】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对金葡菌有效,对结核杆菌无效;17【临床应用】严重G-杆菌感染首选药;病因未明G-杆菌混合感染,与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合用;绿脓杆菌感染(羧苄青霉素合用)口服用于肠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18其他氨基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绿脓杆菌,G-杆菌所致感染。阿米卡星:用于对其他氨基苷类耐药者。新霉素/卡那霉素:局部外用。西索米星,小诺米星:与庆大相似。奈替米星:严重G-杆菌感染。大观霉素:无并发症淋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点总结①对需氧G-杆菌作用强大,部分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作用,对厌氧菌无效。碱性环境抗菌作用↑。②静止期杀菌剂,与β-内酰胺类有协同作用。③口服吸收难,注射给药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90%以原形由肾排泄。④安全范围窄,主要不良反应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麻痹和过敏反应。⑤主要用于敏感需氧G-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链霉素、卡那霉素可用作抗结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