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小史香港电影六大阶段第一阶段:初创期(1909-1955)第二阶段:娱乐化期(1956-1970)第三阶段:邵氏嘉禾对峙期(1970-1980)第四阶段:黄金期(1980-1993)第五阶段:衰落期(1993-2003)第六阶段:合拍片横行期(2003-至今)第一阶段:初创期(1909-1923)1909-1923年:谐趣短片打响香港电影第一枪1923-1933年早期电影看重“教化”功能1933-1941粤语有声片出现电影具备商业化倾向1941-1949年政治动荡影响业界电影分“左”、“右”派1949-1955年邵氏扭转国语片低迷格局重大人、物、事(1909-1923年)《庄子试妻》(1914)、《偷烧鸭》(1909)黎北海(1888-1955)和黎民伟(1893-1953)兄弟“民新”公司、严姗姗黎氏兄弟电影特点:重视电影的教化效果,主张电影需要遗风余俗,爱国教民,娱乐性相对较缺乏重大人、物、事(1923-1933年)大罢工导致制片界停业(1925年6月20日-1926年10月10日)1925年6月20日开始,共有25万香港工人开始了为期16个月的省港工人大罢工,香港电影工业在这次罢工中遭遇了巨大打击:“民新”公司迁往上海,“光亚”迁往广州,其他刚成立的制片公司如“两仪”、“四钥”等被迫关张。部分电影人前去内地发展,黎民伟跟随联华去了上海,关文清到广州创办南越电影公司,继续出品了电影《添丁发财》(1925);梁少波前往广州开办钻石影片公司,继续制作电影《爱河潮》(1925)、《小循环》(1925)。到1928年,香港已经没有一家制片公司存在,在这期间香港电影的发行放映也宣告中断,香港罢工工人为了取得胜利制止任何影剧工作者在港城演出,突变的时局让刚刚发展起来的香港电影产业中途夭折。香港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894-1995,是抗战国防电影的集大成者,在香港拍摄抗战三部曲《抵抗》《边防血泪》《公敌》的极大鼓舞了当时的抗战热情。1949年四月关文清又率领香港电影工作者发起“电影清洁运动”,狠狠地打击了粤语片市场粗制滥造的风气。关文清一生共执导了50多部影片,其中20多部由他编剧。这些影片以时装题材为主,亦有为数不少的古装片,涵盖了战争、伦理、言情、悬疑、喜剧等多种类型,总体上体现出了关文清爱国进步思想和电影商业价值相统一的创作观念。这也是香港许多老一代的电影艺术家所共有的电影观。重大人、物、事(1933-1941)30年代初到1941年香港沦陷前,香港进入粤语片时代,电影工业飞速发展,成就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除了重教化、重人伦,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香港电影的商业化倾向,并诞生了社会问题片、抗战题材片、侦探悬疑片、都市言情片等多种电影类型。第一次电影清洁运动(1935年1月)“禁拍粤语片风波”(1937年7月1日)《最后关头》(1937年)第一次电影清洁运动(1935年1月)初创时期的香港影坛和内地一样,在30年代中期遭遇了武侠神怪片的滥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35年1月,“香港华侨教育会”研究部长何厌和香港大学教授许地山等人发起了香港电影史上第一次“电影清洁运动”,号召全香港和南洋地区的华人学校拒看神怪片,同时号召有责任感的电影工作者拒拍落后题材电影,并提出了当时拍片的五大宗旨:一,发扬民族精神;二,鼓励生产建设;三,灌输科学知识;四,建立民国道德;五,传达人类情感与意念。这次电清洁运动发出的号召,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时香港电影人的创作,成为初创时期电影中教化主题确立的重要原因。“禁拍粤语片风波”(1937年7月1日)早在1936年“中央电影检查会”就提出统一国语,禁止方言电影的拍摄,南京国民政府从1937年7月1日开始明令禁止粤语片的拍摄,且在港拍摄的粤语片禁止入内地发行。这一法案出台的原因一来是为了保护国语片的发行,重新夺回被占据的两广和南洋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左翼势力在粤语电影界的影响越来越深。南京政府的禁令受到香港电影人的强烈反对,香港粤语电影工作者组织的“华南电影协会”派关文清、蒋爱民、曹绮文三人赴南京政府请愿,要求解除法令,此后香港粤语电影人又多番呈文疏通。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无暇顾及法令,粤语片才重新流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香港同胞和内地人民一起同仇敌忾,开始拍摄大批表现民族抗战题材的爱国影片,抗日电影在当年的80部电影中占据了25部,并在当时的电影创作中占据了主流。其中以香港电影工作者集体编导、集体出品的抗战电影《最后关头》最富表现力,该片由南洋、大观、南粤等六家公司联合制作,陈皮、南海十三郎、苏怡、赵树燊、高梨痕联合导演,薛觉先、马师曾、吴楚帆、林妹妹等知名影星联袂出演,表达了香港电影人团结一致、共同进退的爱国决心,该片也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正面表示抗日救国的电影。影片表现日军侵华的苦难年头,一群大学生在爱国同仁的教导下纷纷行动起来,深入各行各业进行爱国宣传,呼吁国人奋起反抗。该片的编导演工作者均为义演,不收分文,影片上映后的全部收入也全部捐往了抗日前线。重大人、物、事(1941-1949)1941—1949年政治动荡影响业界电影业分“左”、“右”派香港粤语片工作者发起第三次“清洁运动”(1949年4月)第二阶段:娱乐化期(1956-1970)1956-1968,大厂体制成型电懋邵氏掰手腕1958-1964年国语片势头渐长黄梅调电影成风潮1964-1970年电懋飞来横祸邵氏独大新派武侠出现特点:电影开始出现娱乐化本质重大人、物、事(1956-1958年)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成立(1956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成立(1958年)陆运涛,邵逸夫重大人、物、事(1958-1964年)邹文怀入主邵氏公司(1959年)邵氏与电懋抢拍《梁山伯与祝英台》(1962年)重大人、物、事(1964-1970)邵氏与电懋达成“君子协定”(1964年3月)协约规定:一,不拉对方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其他重要职员;二,不再闹双胞案,每一个或两个月双方制片部门负责人都会座谈交换意见。君子协定的签署让双方的恶性竞争开始缓和,而在争斗中处于下风而元气大伤的电懋也因此恢复繁荣,走向中兴。陆运涛空难逝世(1964年6月20日)文革风波波及香港影坛(1967年5月)邹文怀与张彻建议“武夫破局”,1966年胡金铨的《大醉侠》(岳华、郑佩佩主演)成为了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文革风波波及香港影坛(1967年5月)1966年内地爆发文化大革命,风波于1967年波及到香港影坛,其中“长城”、“凤凰”、“新联”等左派公司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基本上否决了这些公司近20年的创作成果,所生产的262部电影被认为是执行“文化黑线”的产物,“长城”等三大制片公司的负责人、编导、宣传人员一批批被迫回内地进行改造学习,反省自己以往犯下的“文化罪孽”。这些公司的制片路线也被要求在香港塑造工农兵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致使电影的概念化严重并脱离实际。部分影人也在“文革”怂恿下上街积极参加“反英抗暴”,致使傅奇、石慧夫妇,导演任意之被捕,部分影人则因创作理念不同转投其他公司获离开影坛。著名导演朱石麟则因不堪忍受其名作《清宫秘史》被批判为“卖国主义电影”于1967年1月5日患脑溢血猝死。香港左派电影创作路线出现混乱,创作队伍受到重创,三大电影公司的制片业受到严重挫折,并引起整个香港电影界的震荡。第三阶段:邵氏嘉禾对峙期(1970-1980)1970-1973年李小龙单打邵氏邵氏总体占优1973-1977年许冠文喜剧扭转乾坤双方陷入僵持1977-1980年邵氏电影业务收缩嘉禾壮大成新王者重大人、物、事(1970-1973)重臣邹文怀选择叛变另组嘉禾李小龙不满邵氏“歧视”签约嘉禾(1971年7月)李翰祥重回邵氏拍风云片《大军阀》(1972年)嘉禾公司在1971年的《唐山大兄》中首次采用了邹文怀倡导的“分红制”重大人、物、事(1973-1977)李小龙意外身亡后,“冷门笑匠”的许冠文加盟令嘉禾再次焕发生机。个人影片风格:富于批判意识,并以密集化的笑料取胜。张彻开办“长弓”亏损拍片还债(1973年)个人影片风格:讲究“以阳刚破阴柔”,很大程度上扫除了李翰祥黄梅调电影带来的那种萎靡气息,而其悲情美学也成为张彻电影里一个独特的现象。刘家良,狄龙,姜大卫重大人、物、事(1977-1980)洪金宝和成龙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始(1978年)严浩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第一人。1978年的《茄咖喱》被认为是新浪潮电影的开端。新浪潮也从此成为香港电影的转折点,令香港电影真正本土化,成为真正意义的“港人电影”。新浪潮成员名单包括严浩、谭家明、徐克、许鞍华、章国明、方育平、蔡继光、冼杞然、刘成汉、余允抗、黄志强、张坚庭、翁维铨、单慧珠、唐基明、于仁泰、卓伯棠、李沛权、黄志和吴小云。第四阶段:黄金期(1980-1993)1980-1985年大厂体制没落动作喜剧和新浪潮电影占主流1985-1989年中小型制片公司发展较快类型片百花齐放1989-1993年台湾资金主导市场武侠片当道无厘头横空出世重大人、物、事(1980-1985)“新艺城”电影公司成立(1980年),前身“奋斗”,由黄百鸣、麦嘉、石天三人在70年代末创立。它的成立,标志着大片场制度几近灭亡,卫星制公司开始成为当下制片业的主流。《电影双周刊》开办香港电影金像奖(1982年)香港《电影双周刊》杂志与香港电台联合举办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此后每年一度,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质素,提高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以后又陆续增设了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新演员奖、终身成就奖、十大华语片奖和十大外语片奖等等。首届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授予了方育平的《父子情》,显示了金像奖对新浪潮电影的偏爱,前四届方育平的《父子情》、《半边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严浩的《似水流年》连续四年拿下了最佳影片等重要大奖,促成了香港电影文化的繁荣。重大人、物、事(1985-1989)珠宝商潘迪生(杨紫琼前夫)成立德宝公司,发展出自己的院线,并开始以“部头制”和“合约月薪制”开始招揽卫星公司。在一种资本集中、大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经营理念的引导下,香港电影工业进入了以大投资回收高额利润的资本运行方式。监制制度也在这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逐渐完善,电影制作由制片人主导转向了监制主导的创作方向,监制开始渗透到策划、拍摄、发行的整个流程中去。在新浪潮的影响下,香港电影显示了本土化、娱乐化的发展方向,影片类型也由单一趋向于复合化发展,比如林正英僵尸片,吴宇森的英雄片,王晶的赌片,许冠文高志森等主导的社会喜剧片、刘镇伟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徐克主导的新派武侠片、袁和平的现代功夫片、成龙的警察系列片邵氏兄弟公司正式停产(1986年11月)重大人、物、事(1989-1993)1988年,与雷觉坤合办“金公主”院线的陈荣美、冯秉仲脱离金公主令办“新宝”院线,该院线以中介身份为涌入的外资和本土制片公司牵线搭桥,开始了合作拍片。新宝院线的出现,标志着台湾外资开始顺利进入香港市场,台湾的八大片商取代了原来的“金公主”、“德宝”、“嘉禾”的院线老板,成为影市的主要投资者,也为香港电影之后的没落埋下了祸根。,制片公司与院线之间的合作也出现了变数,“卫星制”体系也在这一系列的动荡中开始解体。电影市场在台资操纵下盲目追求数量,致使滥拍现象严重,明星片酬也被炒至离谱,市场严重超载。从1994年开始,这些隐患的危机开始浮现于香港影坛。第五阶段:衰落期(1993-2003)1993-1997年票房数字连年下滑大制片公司只剩嘉禾1997-1999年嘉禾“倒闭”电影成“夕阳产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