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生态市建设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绵阳生态市建设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资料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6年9月)为编写绵阳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提供基础数据而作如下陈述。一、2005年基础数据1、出生人数。2005年计生统计报表出生人数为3.05万人,按计生监测点出生人数为3.69万人,按计生抽查漏统率推算出生人数为4.05万人,按人口年龄结构测算,出生人口应为4.01万人,按公安报表3.54万人,结合测算出生人数为3.7万人。2、总人口。2005年计生统计年报期初总人口为5305386人,期末为5302581人,年平均人口为5303984人,按公安报表53071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3339人,男性2767258人,女性2545044人。按人口测算总人口应为531.3万人,综合评估年均人口为530.6万人。3、人口自然增长率。2005年,计生统计报表出生率为6.88‰,监测点出生率为6.96‰,公安报表出生率为6.66‰。根据测算出2生率为7‰,计生统计报表死亡率为5.73‰,监测点死亡率为5.66‰,按公安报表死亡率为5.35‰,按人口年龄结构测算死亡率为6.76‰,综合评估死亡率为5.8‰,综合测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参阅附后的:2005年计生统计年报和2005年公安人口统计报表。二、绵阳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生育模型的选择。而任何一个生育模型的建立,都是以当时的生育政策为基础的。(一)主导绵阳未来人口发展的“三大因素”1、决定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政策因素。主要指执行什么样的生育政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相继颁布与实施,四川未来的生育政策已经法定。对贯彻执行了30多年的生育政策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宽,保持了稳定性与连续性。即四川提倡一对夫妇终生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和照顾再生育的13个条件没有变。因此,绵阳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只能依据“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并把照顾再生育面控制在15%以内”的生育政策来进行预测。据四川省人口专家测算,执行这样的生育政策,育龄妇女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15。换句话说,绵阳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将按这样的政策生育模式发展人口已不需讨论和争辩。32、未来人口发展的可预见因素。主要指在预测期内,符合照顾再生育政策对象规模必将扩大和处于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较多,必将带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使全市政策生育率提高。一是《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从党中央、国务院1979年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绵阳现有一个孩子的夫妇81万多对。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他们都将陆续进入结婚生育期,而且生育第一个孩子后,间隔4年后还可享受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待遇,这必然导致育龄妇女政策总和生育率升高。有专家测算,绵阳政策照顾再生育会使育龄妇女政策总和生育率提高0.1-0.2。按照平均世代间隔,这一生育现象将会从2006年开始出现直到2015年后才能缓解。二是由于在第三次生育高峰期间(1986年至1995年),全市累计出生人口65万人,2006年至2015年正是她们结婚生育一孩和享受照顾再生育时期。如此庞大的生育人群必然带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有专家测算,仅这次生育高峰,将使绵阳育龄妇女政策总和生育率提高0.05-0.1。综合上述两个因素,全市实际政策生育率有可能提高0.15左右。所不同的是,第四次生育高峰的峰顶已没有前三次那样高(详见图1)。图1:41954-2020年人口出生率(‰)0510152025303540451954195619651975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3、影响未来人口发展的不可预见因素。主要指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在3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三个不变”,落实“三个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方针,加大人口控制力度,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但国家推行的现行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明显的,至使绵阳计划生育率经历多年爬坡后,一直徘徊在95%左右。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称为不可预见生育因素。在这次预测中,通过分析绵阳各级政府对人口生产的调控能力,把计划生育率确定为95%,也就是说,预计全市每年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生育行为尚有5%左右。经预测,这个因素将使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提高0.05,如果政府的调控力度减弱,该值还会增加。(二)预测依据的生育模型和主要参数51、生育模型。综合上述因素,绵阳未来育龄妇女生育率(TFR)应为一孩总和生育率+再生育照顾面(生育类区照顾再生育面+政策照顾再生育面)+不可预见生育,即:TFR=1.0+(0.15+0.15)+0.05=1.35。同时,这种以生育政策为基础的生育模型,对执行层而言,是既定的,是不可假设的。2、预测的方法及主要参数说明。一是选用2000年绵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存活人口和死亡人口年龄百岁表为基础资料;二是以人口年龄移算法为预测的基本方法;三是以绵阳市2000年人口普查获得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TFR=1.08为基础生育模型,以绵阳可能实现的生育率水平TRF=1.35为修正值进行修正;四是以绵阳市“五普”登记人口517.01万人为依据,以“五普”对外公布的绵阳籍人口(包括绵阳流出市外人口,不包括外地来绵人口)527.06万进行修正。五是未考虑人口机械增长因素。3、预测结果如表9表9、总人口及自然变动情况单位:人,‰年份总人口出生人数出生率死亡人数死亡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20045281002388127.35352786.6835340.6720055284242388797.36356406.7532390.6120065287708398217.53363526.8834690.6520075292309417657.9371647.0346010.8720085298483440888.33379157.1661731.1720095305742460418.68387777.3172641.3720105313853476098.97394967.4481131.5320115322551489989.21402997.5886991.6320125330428489659.19410847.7178811.4820135337282486739.13418177.8468561.2920145342946481899.02425247.9656651.0620155347144473878.87432018.0841860.7920165349723464108.68438328.225780.48620175350413452468.46445568.336900.1320185349049437968.19451678.44-1371-0.2520195345381421147.88457848.56-3670-0.6820205339211402857.54464528.7-6167-1.1620215330577384817.21471198.83-8638-1.6220225319894369196.93476068.94-10687-2.0120235307167355036.68482319.08-12728-2.4020245292409340816.43488409.22-14759-2.7920255275467326766.18496179.39-16941-3.2120265256646313685.96501949.53-18826-3.5720275236157302395.76507369.67-20497-3.9120285214075293025.61513879.83-22085-4.2220295190417284895.485215010.02-23661-4.5420305165736278015.375247910.13-24678-4.76(三)绵阳未来人口发展特点1、绵阳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及结构。一是绵阳总人口(不含机械变动)从现在到2011年呈增加趋势,2011年是高峰期,总人口为530万人(加上机械增长,总人口为534.1万人)。从2012年起,总人口开始下降,到2020年将降到515万人。其中,2005年、2010年、2020年全市总人口将分别达到528.76万人、529.9万人、515.98万人,加上机械增长人口,绵阳市2005年、2010年、2020年总人口将分别达到531.3万人、533.8万人、528.5万人。二是“十五”及以前沉积的人口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即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很大,老龄化人口问题将更加突出,劳动年龄人口还要继续增加,出生性别比偏高仍将存在。2、绵阳未来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及人口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一是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不可避免。尽管绵阳未来人口发展7不会出现过猛势头,但面临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是必然的,不认识这一点,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造成工作上的被动。这是因为,人口再生产自身的规律决定上一代人经过一个世代间隔后将生育下一代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绵阳累计生育的81万多一孩,都将在21世纪前20年进入生育期。同时,《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可生育第二个孩子”。即是说这80多万对一孩相互结婚后都有合法生育二孩的权利,其中绝大部分将在未来20年内生育二孩。这两个因素必然导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升高,这是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和当前生育政策综合反映的结果,是不可逾越的。二是负增长是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国际上衡量人口增长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把TFR=2.1称为生育更替水平,即生育率高于更替水平时人口就增长,TFR等于更替水平时人口不增不减,TFR低于更替水平时人口就减少;二是人口净再生产率NRR=1,即女儿接替母亲生育的人数相等,如果NRR1人口就增长,NRR=1人口保持平衡,NRR1人口就减少。比较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两个主要指标均呈下降态势(见表8)。其中,2000年绵阳的TFR=1.2和NRR=0.574两个指标都预示着未来人口呈负增长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目前人口总量继续增长的态势将是短暂的。即,到2011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299951人后,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转折性负增长,将逐年下降,到82020年降至5159789人。表8年度总和生育率TFR人口净再生产率NRR(‰)19822.08999.3719901.57752.4520001.20574.45三是人口总量增幅的可控性与低生育水平的不稳定性并存人口总量增幅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绵阳现行的四类生育政策可能变为一类。就是说,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引导本可以享受照顾生育2孩、3孩的夫妇主动放弃再生育的愿望。如果放弃再生育夫妇形成一定规模,就可能降低生育率,从而减少人口总量增长。二是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以流入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建立,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农村计划生育将会减少负面影响,其计划生育率将会稳中有升。三是随着科技城建设方略的深入实施,人口城市化步伐将加快,终生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人群规模也将随之扩大。低生育水平的不稳定性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绵阳的低生育水平是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实现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群众在少子女情况下面临的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能力不强,群众生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十一五”进入婚龄期人数将由“十五”9年均6.16万人增加到8.34万人,增加2.18万人。二是目前绵阳的生育水平已经很低,继续下降的余地缩小,反弹的空间较大。三是在市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