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风景区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纪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注重特色创建打造文明东湖――东湖风景区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纪实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总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泊33平方公里,陆地42平方公里,森林7平方公里。现有听涛、磨山、落雁(试开放)和吹笛(马鞍山森林公园)四个景区对外开放,景点155个,山峰34座,树木300多万株,湖岸线111.5公里,是大规模的生态资源富集区。东湖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集山水自然资源和三国文化、楚文化、历史遗迹、名人遗址、运动休闲、科技文教等人文资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中外游客300多万人次。东湖的梅花园、荷花园、樱花园、牡丹园以及楚文化游览景点,在全国享有声誉。东湖风景区还是全国梅花、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近年来,东湖风景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取得了可喜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单位”、“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今年,在创建全国文明景区工作中,他们提出了“上下同心,城湖同创,创建文明城市不丢分,创建文明景区不掉队”的创建目标,在2005年创建的基础上,根据2008版全国文明景区创建标准,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景区文明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一、统一认识,全员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东湖风景区把创建文明景区作为促进景区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加强学习,上下动员,广泛宣传,明确职责,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认真学习,增强创建意识。东湖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邀请中国风协的专家到景区来进行文明景区创建专题讲座,并组织了学习讨论。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既是含金量很高的荣誉称号,又是体现景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是全面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树立风景区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更是自身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一定要舍得下气力、花精力、投财力,切实抓好文明景区创建工作。(二)全区动员,激发创建热情。为动员全体职工参与文明景区创建,把创建变成全景区职工的事,变成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东湖组织召开了全委动员大会,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强调了创建文明景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区干部职工增强文明景区创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凝全区之心,举全区之力,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做好文明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创建热情高涨,由“要我创建”转为“我要创建”,并深入到每一位职工,每一位村民,每一位船民。(三)加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为使文明创建的标准要求深入人心,他们除了在大会、小会进行学习宣讲外,还统一编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景区“我知晓”手册》1万册,下发全区职工和辖区社会单位;制作了大型创建宣传广告;编印《文明东湖》专刊、文明创建专题板报、宣传简报。通过深入的学习宣传,有效激发了全区上下广大干部职工文明创建工作的热情。(四)明确职责,形成创建合力。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全委上下既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又有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有效推进了文明景区创建工作。东湖在创建中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坚持以创建单位为责任主体,各景区严格按照文明景区创建标准逐项抓落实。机关各部门、各派驻机构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做好各项牵头协调工作。二、突出特色,创建工作扎实推进2005年,在省文明办、省建设厅、省旅游局的支持下,东湖作为湖北省参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对象,接受中央三部委的检查验收,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东湖工委及时提出号召,要“从头再来,锁定目标,苦干三年,力争文明创建上新台阶”。近年来,东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开拓进取,克难攻坚,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实现景区统一管理2006年以前,东湖风景区原规划面积73.24平方公里,但实际行政管辖的面积只有34.41平方公里,其余38.83平方公里由周边行政区管理。风景区规划范围和行政管辖范围不一致,在规划土地、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等多头管理的局面。为实现东湖风景区的统一管理,2006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东湖风景区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设立东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经市政府授权承担东湖风景区的规划、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工作,承担景区范围内的民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财政、国有资产、劳动社保、社会治安等相关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将原属周边区的34个村、场、社区划归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托管,东湖风景区的管辖面积由34平方公里扩大到82平方公里。比照区一级财政管理方式,建立东湖风景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设立一级国库。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了东湖风景区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的管理体系,推动了景区的各项工作。东湖管理体制改革得到了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等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新华社、中国建设报、湖北日报等媒体予以高度赞誉,也引起了国内各风景区的广泛关注,多家风景区派人前来调研学习。(二)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发展纲要初步成型《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1993年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对东湖风景区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2006年体制改革后,东湖风景区管理范围、格局都发生了变化,东湖已从城郊湖发展成为城中湖,与城市的互动更密切了,也赢来了新的机遇:如武汉都市圈成为我国“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之一;湖北省重点打造大武汉都市旅游圈;邻近的鲁巷城市副中心、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即将崛起,都对东湖的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为使景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东湖管委会启动了1993版规划修编工作。目前,总规纲要编制已基本完成。年内,总规纲要及成果将全部完成并上报建设部审批。东湖开门修编特别是面向全球进行概念规划招标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人民日报》作了报道。(三)不断强化资源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风景名胜资源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东湖从法制保障入手,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狠抓了资源保护工作。1、建立法规保障。2007年,国家《风景名胜区条例》颁行后,东湖及时争取省市支持,对1998年出台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今年1月1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正式施行,是国家《条例》颁行后,与之相适应的首个地方性条例。此外,我们还制定了《东湖水域管理办法》,为水域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2、改善东湖水质。“要做好水文章,优化水环境,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建设水景观。”今年4月27日,第三届中部博览会市长论坛上,武汉市长阮成发专门就武汉之水和“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发表演讲。水是东湖的灵魂。东湖水面如此之大,距离城市如此之近,如何保护好水质,吸取国内有的湖泊蓝藻泛滥的教训,东湖管委会将保护和改善东湖水质作为长期的、永恒的主题。一是截污常抓不懈。1984年,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湖的污水治理,共投入10多亿元用于治污。目前,龙王嘴、沙湖、二郎庙、落步嘴四大污水处理厂“镇守”东湖四方,使东湖每日少纳污32.5万吨。二是清淤经久不息。近年来,在水务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对水果湖、天鹅湖、郭郑湖等水域进行了清淤。三是大规模综合治理。在省市支持下,启动了连通东湖与长江、沙湖、南湖、严西湖等周边湖泊“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此工程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国家发改委的支持。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国家工程咨询中心的评估论证。通过治、改、引等系列措施,2006年以来,东湖水质持续好转,并出现荇菜等水草,结束了因污染不长水草的历史。3、保护森林资源。东湖有大小山峰34座,森林10000多亩,雪松、水杉、樟树等396种300万株,森林保护任务很重。东湖管委会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景区林木防火电子监控管理中心,购置配齐消防设备,使万亩森林有了比较严密的防范系统;他们还坚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落实森林植物检查检疫制度,建立健全了病虫监测网络,有效地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坚持科学保护古树名木,对景区内的古树名木,采取定围栏、定支架、定责任人、定期记录等措施,确保古树名木不受损害。东湖森林和植被为整个城市生态发挥了作用,被人们誉为城市中心的“绿肺”。4、查处违法建设。景区有了托管区域后,控违、拆违任务增大。为确保良好的景区环境,东湖管委会加大了整治违法建设力度。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城管、规划、公安部门齐抓共管。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立档机制,对违法建设严格按照一户一档一图的要求建立档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新发生违法建设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建立协管机制,各村聘请协管员,负责24小时不间断巡查和值守;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党员、干部带头违建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三是依法实施拆违,先后组织多次强拆行动。由于措施得力,遏制了违法建设势头,有效保护了风景资源。5、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按照上级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结合景区实际,一是无条件取缔景区内有污染行为的小工业、小养殖业;二是严禁景区内新建有污染可能的单位和项目;三是建立环保、城管、水务管理长效机制。2006年以来,经过综合整治,依法关停取缔了严重污染景区环境的2个小造纸厂、2个小洗矿厂、1个砖厂,完成了4台燃煤锅炉的改燃和2台燃煤锅炉的拆除,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通过保护和治理,景区的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目前,景区森林覆盖率由五、六十年代的70%上升到现在的87%,植被覆盖率达82%;声环境质量符合0类区域(疗养区)昼间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均值为85%。(四)努力改善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从游客进入景区那刻起的感受,到游客游览时的心情,消费时的满意度,离去时的留恋度,这些细微要素如今都已纳入东湖旅游环境建设工程的管理体系。近年来,东湖管委会坚持软、硬件一起抓,积极改善了旅游环境。1、抓好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近年来,在武汉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围绕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积极实施了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一是改造景区道路。近3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500万元,对景区内26.3公里道路进行改造和维修。二是开发建设新景点。投资5700万元,实施完成了落雁景区旅游国债工程,对落雁景区内游览道路、驳岸、景桥、大门、码头进行建设。投资1100万元,新建牡丹园,种植200多个品种、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3万余株牡丹,被誉为“江南牡丹第一园”,改写了“自古江南无牡丹”的历史。三是改造部分老、旧景区和景点。依托九峰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区建设,投入资金1.4亿元,对马鞍山森林公园进行改造,包括绿化、拆迁、林相改造、生态驳岸建设以及晓塘春色、太渔桥湿地等景点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先后对朱碑亭、濒湖画廊、东湖梅园、听涛大门、屈原纪念馆等景点进行维修改造,使老景点焕发出新的活力。2、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3年来,投入2300多万元改造完善集住宿、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一条街;完善充实供游客休息、咨询、投诉和自由选择旅游路线的“游人服务中心”3个,维修改造和新建景区厕所10座;设置环保垃圾桶300个;配置方便游人到达各景点的电瓶游览车80辆;修建停车场2处,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游客旅游休闲的需要。3、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东湖管委会把景区安全工作作为事关景区声誉、事关旅游环境的大事来抓。采取加强领导、落实制度、应急演练、充实力量等办法,狠抓景区游览环境和秩序管理。坚持落实重大节庆活动应急预案,在“梅花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大型旅游活动中,没有发生突出的治安问题;针对武汉夏季时间长的特点,对沙滩浴场和八一游泳场两大游泳场所安装了红外电子监控系统,使昼夜前来游泳的游客有了安全保证。由于防范到位,近年未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未发生人员伤亡的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风景区社会稳定、游览秩序良好。4、抓好经营秩序管理。坚持落实景区服务热线制度,及时受理游客咨询、投拆,协助游客解决在景区内遇到得各类疑难问题,3年来,景区没有发生责任投诉问题;坚持对景区商业网点实行明码实价、一物一签、诚信经营,有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