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整工业结构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010年9月15日)根据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市经信委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就如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3家,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5.8%;实现税收46.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75.2%;吸纳劳动力19万人,占全市单位从业人员的25%。1、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实了相应的具体措施。2一是工业布局区域化。围绕纳入济南省会经济圈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济青南线四个出入口,我市确定了“三大特色产业板块”和“四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规划。围绕这一布局,我们通过政策引导,要素流动,着力做好“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文章。目前,南部钢铁加工物流、西部农产品加工两个经济板块已初具规模;高新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三个工业园区也各具特色;银山工业园、泰钢工业园、九羊工业园等一批企业领办的园区也日益壮大。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度达到30%以上。二是支柱产业规模化。针对我市钢铁产业“一业独大”的现状,从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入手,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在做强做精钢铁产业的同时,重点抓好能源、机械、纺织、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抓投入、上项目、扩规模,努力扩大非钢产业比重。2009年全市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7.4%、85.41%、77.66%。全市钢铁产能已达到1500万吨,钢铁产业完成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9%、67.6%、52%。三是特色产业集群化。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基础好、企业数量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运用先进生产方式,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条发展,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中区集聚,目前已经形成粉末3冶金、汽车、塑机、线缆、无纺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重点项目支撑明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工业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莱芜工业总量小,要必须用“加法”的办法,通过上大项目、好项目来推动结构调整。一是抓好重点技改项目。市政府每年都筛选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重点推进,并通过贷款贴息、用地倾斜等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全市技改投资年均增幅在30%左右,先后完成了莱钢的大H型钢、宽厚板,泰钢的中宽带、不锈钢、冷轧薄板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今年市政府又将莱芜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60个项目列为全市重点项目,将泰钢冷轧不锈钢板材加工等35个项目列为全市重点技改项目,成立专门项目推进班子,确保尽快投产达效。二是推进对外合作项目。抢抓五矿集团与鲁中矿业集团资产重组的机遇,积极靠上做工作,与五矿集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五矿集团后续投资划定了工业园,预留了发展空间。泰钢集团也主动与中钢集团实施全方位战略合作,将在原料供应、钢材营销、设备与技术服务、招投标服务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目前我们正在通过重组、参股等形式,加快推进泰钢集团与银河纺织、中冶公司与泰山纸业的资产重组步伐,尽快使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三是服务产业招商项目。牢固树立莱芜之外都是外的4观念,围绕钢铁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借鉴中国国际航空节和中国(莱芜)博览会等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近年来引进了上汽粉末冶金制品公司、昊宇车辆公司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汇源集团投资20亿元的工业园项目正在实施。这些重大招商项目的实施,对于拉长产业链,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3、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一是加强载体建设。认真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及管理,去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泰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目前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家。同时以技术中心为平台,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目前全市60%的规模以上企业与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20所高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并取得了大量科技合作成果。二是提升产品层次。莱钢集团先后开发了铁路线杆用钢、中低速磁悬浮轨排F型钢、欧标核电工程用H型钢等新产品,产品附加值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汇金公司、中兴公司开发生产了轻型车桥、变速箱等产品,逐步由零件向部件、整机5方向转移,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对产品的包装和宣传推介,目前全市共获得各类知名品牌60余个,其中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山东名牌等省级名牌41个。三是发展高新产业。在高新技术行业,重点培育了新型钢材及钢铁深加工、粉末冶金、新型建材、有机高分子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五条产业链,全市初步形成以莱钢、泰钢为龙头,以10家新材料骨干企业为支撑,以高新区等特色园区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2.88亿元,同比增长34.2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3%。4、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在抓经济增长的同时,把节能降耗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一是严格项目能评审查。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的源头,加强与发改部门的协调沟通,联合出台文件,对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两年来,全市拒批高耗能项目5个,总投资6.2亿元。二是加快节能项目建设。近年来,我市企业充分围绕节能降耗,先后投资建设了一大批节能示范项目,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如莱钢的冶金“三干”技术项目、余热余压发电项目,泰钢的盐酸再生机组、溴化锂冷水机组、煤气回收利用等项目,6投资大、技术高、效果好。2009年全市重点企业共完成节能技改投资40.2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节能29.4万吨标准煤,节水7500立方。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5年以来,我市共关停高炉8座,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43万吨;关停小电炉14台,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24万吨;拆除水泥立窑生产线9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8.8万吨。去年,按照“上大压小”原则,关停兴源热电等8家企业16台58.2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为实施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腾出容量,有力促进了节能减排。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指导莱钢等16家市级以上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福泉橡胶公司5万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工程入选2009年度省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全市固、液、气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89%、91%和92%。5、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医药、新化工和节能环保六大产业。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这些产业的整体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明显提高。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新材料和新化工产业发展迅速,我市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H型钢基地,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高效减水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基地。电子信息已有近40家企业,将建成中国最大的挠性覆铜板生7产基地。新能源产业逐步壮大,催生了凤凰太阳能、科瑞新能源等一批骨干企业,金雷公司风电主轴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5%。二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义和信息科技公司总投资8.2亿元,新上电子PI膜生产线的,建成后可形成800吨的年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6亿元;金鼎电子材料公司总投资5.7亿元,新上年产1000万平方米挠性覆铜板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6亿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朗进公司年产306万只UIPM模块项目建设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UIPM模块生产基地。力创科技、盈华通讯等电子信息企业也新上了一批新项目,积蓄了发展后劲。三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家。2009年企业申请专利293件,其中,发明专利170件,具备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二)存在问题。一是经济结构重型特征偏重。受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比达6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8.18和17.69个百分点;钢铁、能源等重型产业所占工业比重达70%以上。造成这种现状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钢铁行业集中度高,发展单一,给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结构性风险,如矿粉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市的财政收入多少。同时也会引发城市化进程8缓慢,投资渠道单一,利用外资步伐慢,可持续发展压力等问题。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大众化、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的还是初加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有的甚至是市场处于饱和的产品。产品档次较低的根源在于技术水平落后和创新能力不强。我市企业办科研机构不到规模以上企业的5%,已建的研发中心在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内部机制及人员配备方面均有差距。2009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平均支出仅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为1.5%。有的企业重设备引进,轻消化吸收,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三是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我市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人均耕地仅为0.8亩,低于全省人均1亩的耕地警戒线。矿产资源一度较为丰富,但通过多年开采,已接近枯竭。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3.68吨标准煤,是全省的3.5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全省6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是全省的2.85倍和1.23倍。四是政策制约更加突出。从2009年开始,国家严格控制新增钢铁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之后出台的国发[2009]38号文更是明确要求,20119年底前,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确需增加产能项目,必须通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论证审批。上述政策的出台,对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二、“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重点(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强优汰劣,抓大扶小,外引内延”原则,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推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主要预期目标。1、工业总量迅速膨胀。力争到2012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达到5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家。到2015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达到1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家。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到2015年,钢铁在稳定10现有产量同时,深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非钢产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3、工业投资加快增长。力争到2015年,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每年投入过亿元的大项目占全市工业投资额的比重要达到60%以上。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