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免疫系统及其常见疾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免疫:是机体对异种、异体及自身物质所产生的反应,以达到自身稳定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性保护,与人体的胚胎发育、疾病发生、衰老等一系列的生命过程有密切关系。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细胞膜分子、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分子)组成。3免疫系统功能主要是防御,包括两个方面:◆清除人侵的抗原◆监视和清除机体自身改变了的细胞免疫系统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对“自己”和“非己”抗原的识别和应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但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4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反应方式的分类5非特异性免疫:相对稳定,能遗传给下一代的防御能力,也称先天免疫1、屏障结构:是阻挡病菌侵入、保护机体健康的一些机构,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2、吞噬细胞:指血液中的粒细胞,肝、脾等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3、抗微生物物质: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生物物质。6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7抗原(Antigen,Ag):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并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免疫应答既能诱导正免疫应答,也能诱导负免疫应答。8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特定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族,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的特点:-异物性:“非己”成分,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大分子性;-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9抗体(Antibody,Ab):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抗体分子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白。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丙种球蛋白内,是由异质球蛋白组成。10目前在血清中已发现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IgG、IgM、IgA、IgE与IgD。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是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存在与血清中的补体分子相结合并使之活化,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抗体分子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11免疫类型比较项目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作用对象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抗原作用方式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12第二节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艾滋病患者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近几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加速上升趋势,且性传播已经称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13流行概况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14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264302例,其中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2008年1月-9月共报告发现艾滋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6897例。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459例,其中病人166207例、死亡88223例。2011年1至10月报告感染者457491例、病人303031例、死亡163381例。根据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其中病人约15.6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8万人。从全球来看,我国的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2%,仍属于低流行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1516流行病学特点:◆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艾滋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疫情继续在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有所减缓。从过去非常高的快速上升,到现在已经是平缓的上升情况。•疫情正从高危地区向其他地区扩散。排在前五名的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目前已经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中国已经到了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广泛传播的临界点。2003年性传播不到10%到2011年底我国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已经占到了81.6%。•流动人口是艾滋病感染的主力大军,流动人口其流动性和性生活复杂性都适宜艾滋病的传播。1718据新华社3月31日电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于竞进昨日表示,2012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青年学生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发现1700例,较2011年上升24.5%。传播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比例占全部病例的64.8%。1920艾滋病病原体及其特点◆HIV是一种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将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HIV病毒变异很快,使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识别。◆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不易存活;对环境中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亦不强,高温蒸煮以及常用消毒剂都能杀灭。21HIVHIV(蓝色)攻击T细胞22艾滋病的传播◆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及HIV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人是HIV的惟一宿主。HIV一旦进入人体,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并且长期存活于人体内,成为持久的传染源。◆传播的三个条件:1、有足够量的HIV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体内排出;2、具备一定的途径使足够量的HIV从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3、HIV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体内。23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输入、注射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移植感染者的器官;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不洁医疗器具、理发工具;◆性交传播;◆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或母乳喂养过程使孩子受到感染。242526不会通过以下行为感染艾滋病:1.握手2.拥抱3.吃饭不会通过以下物品传播艾滋病:1.马桶2.电话机3.餐饮用具4.卧具5.游泳池或公共浴池6.空气不会通过以下那些动物传播艾滋病:1.蚊子2.小猫3.小狗27易感人群1.男性同性恋者2.吸毒者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15%~17%3.血友病患者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年龄: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成人组和婴幼儿组。60岁以上的男性增加,从2005年的5.4%=》2010年的10%28临床表现:一般包括4个时期◆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为非特异性,似感冒,能很快自愈。在感染HIV后最初的一段时间,血液中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医学上称为窗口期,平均为2周-3个月。处在窗口期的患者体内艾滋病病毒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此时传染他人的危险度很高。◆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在急性感染期后的一段时间,感染者进入无明显症状的时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平均8-10年。29◆艾滋病前期:机体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前的一段时间。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症状较轻。◆艾滋病期: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患者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最终患者的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即进入艾滋病期。3031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逐年扩大32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1985—200133艾滋病的预防不随便发生性行为;不搞多性伴;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等用具。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打耳洞、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等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34诊断:确诊艾滋病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患者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防治的基本策略和原则: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重;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35预防措施:◆切断“流行三环节(传染源、感染者、传播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有效阻断流行;◆宜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36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广泛的小动脉病变及多系统的受累。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损(如面部蝶形红斑)及关节、肾、肝、心浆膜等损害,以及全血细胞的减少。多见于年轻妇女,男女比为1:6~9,病程迁延反复,预后差。37病因与发病机制(1)免疫因素:B细胞活动亢进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周围血中B细胞体外培养实验结果发现其增殖能力较正常强8~10倍。(2)遗传因素:①在纯合子双胎中有很高(69%)的一致性,②SLE患者家属成员中发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3)其他:①药物:盐酸肼苯哒嗪(hydralazine)、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等可引起SLE样反应。但停药后常可自愈;②病毒:在实验动物NZB和NZB/WF1小鼠中的自发性SLE样病中发现C型病毒感染,在肾小球中可检出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但在SLE病中病毒因素尚未能充分得到证实;③性激素对SLE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其中雄激素似有保护作用,而雌激素则似有助长作用,故患者以女性为多,特别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病情在月经和妊娠期加重。38症状全身症状发热,尤以低热常见,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等。感染、日晒、药物、精神创伤、手术等均可诱发或加重。皮肤和粘膜约40%患者有面部典型红斑称为蝶形红斑。关节、肌肉约90%以上患者有关节肿痛。肾脏和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肝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以及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等。心脏约10-50%患者出现心脏病变肺和胸膜受累血液系统,依次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中抗凝物质引起出血现象等39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抗疟药口服氯喹对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或口服。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3.血浆交换疗法通过去除病人血浆,达到去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入正常血浆。效果显著,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适用于急重型病例。40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