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绪论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论一、定义、范围、性质及目的(一)定义: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与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外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二)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规律。(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里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三)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密切联系2.基础学科: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3.应用学科:应用于医学各领域(四)目的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认识):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二、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一部分:认知过程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是心里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一、感觉:(一)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意义:①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环境的信息;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③是最简单最初级的认知过程。(二)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三)感受性的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值: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值大小成反比。2.感觉后像: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3.感觉适应:感觉器官因受连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4.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5.联想6.感觉的互相作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发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二、知觉:(一)定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反映。3(二)基本特征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三)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四)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三、记忆:(一)定义: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二)分类:按内容分: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人类所独有)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按方式或保持时间长短分: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直接以信息材料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存贮的时间短,0.25-2秒。短时记忆:又称初级记忆,保存时间1分钟以内;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记忆容量非常大,无限;保持时间长,可终生难忘。(三)遗忘规律1.遗忘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有关4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四、注意(attention)(一)概述1.定义: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基本特性。2.基本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及调节(二)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思维:(一)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借助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进行反映)和概括性(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反映)是其重要特性。(二)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三)、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分析: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整体的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区分开来综合:在思想上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2、比较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把事物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事物之间异同点及其关系的思维操作活动53、抽象和概括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概括:在思想上吧抽象出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概括性本质属性的认识。四、想象(一)定义: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二)功能:1.具有预见作用2.对认识的补充作用3.对情绪的调节作用4.代替作用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三)分类1.有意想象2.无意想象(梦)第二节情绪与情感过程一、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1.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离开情绪的情感不存在;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3.情感和情绪不可分割,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情感稳定程度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形式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和冲动性多以内心体验形成属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发生时间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6四、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一)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二)人际交往的手段(三)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基础(四)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五、情绪和情感的分类㈠、基本的情绪形式快乐------愿望得以实现悲哀------失去心爱事物愤怒------目标行为受挫恐惧------临危无力应对㈡、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是一种渲染性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intenseemotion)是一种爆发的迅猛、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㈢、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moral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2.理智感(rational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五、3.美感(aesthetic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沙赫特-辛格情绪三因素学说: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第三节意志过程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及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和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分不开的。一:一直行动的基本过程和特征(一)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觉得阶段(二)基本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性,是意志活动的前体。2.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是意志活动的核心3.以随意活动为基础,即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运动。二、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第四节人格一、概述(一)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三)人格心理结构:1.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2.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自我调节系统:其核心是自我意识(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人格的决定因素)二、需要(一)定义: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71.(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motivation):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两个条件: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2.动机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3.动机冲突: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二)挫折(frustration):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1.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2.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四、能力(一)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分类:1.一般能力:任何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即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2.特殊能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得能力。(三):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因素:1.遗传素质2.营养状况3.教育4.社会实践(四)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类型的差异(五)智力(intelligence)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五、气质与性格(一)气质1.气质(temperament):一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2.气质的特征:①感受性②耐受性③反应的敏捷性④可塑性⑤情绪兴奋性⑥外倾性与内倾性3.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4.气质的意义:①气质是心里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灵活度,强度和指向性。②气质与生俱来,体现个性的生物学内含③气质具有稳定性,难以改变④气质无好坏优劣之分⑤气质与职业活动,教育身心健康相关。(二)性格1.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反应个人的本质属性,具有核心意义。2.性格的特征:①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如爱集体、善交际、有礼貌(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如勤劳、认真、创造精神(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②性格的情绪特征(1)情绪活动的强度(2)情绪的稳定性(3)情绪的持久性(4)主导心境③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④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①家庭作用②学校教育③社会信息的作用4.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气质与性格的区别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而性格则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和行为方式。①从概念内涵看,性格的好与坏取决于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但气质不依据心理活动的目8的和内容转移②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广泛,几乎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