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能力分析笔者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09级、10级毕业生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以访谈、电话交流为主要沟通方式。毕业生绝大部分在辽宁省内工作,只有极少数毕业生去外地需求发展机会。以下为本次调查的情况:一、学生就业基本情况(1)就业去向:绝大部分的毕业生目前在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只有少部分在国有企业工作。其原因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于学历的硬性要求较低,更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可以吸引大部分的毕业生。(2)专业对口性: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可以占到一半。在这些毕业生中,大部分在英语培训学校做英语培训师,也有少数人在幼儿园和小学做英语教师。还有一小部分在民营对外贸易公司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辽宁省内的对外贸易公司相对来说并不算多,并且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更有竞争力,因此,只有很少的毕业生从事与商务英语密切相关的工作。(3)就业稳定性/跳槽几率:超过七层的毕业生曾经跳槽,甚至有些多次跳槽。通过调查发现,从事于英语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相反,从事与英语专业无关的毕业生跳槽次数比较多。其原因显而易见,大部分的商务英语毕业生还是希望可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希望浪费自己多年的学习经历。还有些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待遇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也是希望通过跳槽的方式可以实现自己的期望。(4)工资待遇:毕业生目前最低工资为1500元,最高工资个别月份可以达到8000元。很多工作的工资待遇与业绩和提成相关,毕业生的收入相对来说比较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毕业生有兼职工作,也有开网店的。(5)在校教育实用性:大部分从事与英语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所接收的教育非常实用,对于他们的工作是有帮助的。其中仍有个别毕业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需要提高。但是对于从事与英语专业无关的毕业生来说,他们觉得在校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如: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欠缺、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二、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了更好的建设商务英语专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可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学校和学院曾多次组织各企业经理及人力资源经理来我院进行座谈。在座谈过程中,他们对于企业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及加强校企合作等各方面给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通过这些座谈,本院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而这些努力得到了合作企业的大力肯定。在这些企业中工作的我院毕业生大部分表现很好,他们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得到了肯定。但同时,各企业主管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1)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从事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毕业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商务知识和英语能力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他们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工作当中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足。这就提示我们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2)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不少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他们对于艰苦的工作环境很难适应。有些毕业生频繁跳槽其实对自己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为这样的毕业生会给企业留下缺乏职业素养的形象。毕业生应该清楚良好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他们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3)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毕业生缺乏与单位同事沟通的能力,在协调与同事共同参与的工作上存在问题。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尽量给学生提供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作业项目。还可开设人际沟通等课程,使学生熟练运用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个人魅力。(4)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很多企业要求毕业生在较大的压力下完成工作。有时还需要学生加班加点的进行工作。而学生一般缺少这方面的经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出问题和不足。因为我们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并有意识的给学生制造一些在压力下完成作业项目的机会。经过本次调查,笔者觉得获益良多,对于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启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很多企业对于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在变大。但是,我们要认清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教育要区别于同专业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会有不足,所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实践能力上。我们要尽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商务英语教学资料,开创富有创新性的时间教学模式和实训模式,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自己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是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而且更需要大量的商务知识。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去向,要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同样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笔者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09级、10级毕业生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以访谈、电话交流为主要沟通方式。毕业生绝大部分在辽宁省内工作,只有极少数毕业生去外地需求发展机会。以下为本次调查的情况晕杂稿附硅幌任辫绣脑节砾募稽二孩斡盐颤郡烬驭辐泄淀溢补沤滁宾露斗煤桐手孙酵噶肆巫芒牙囱中紫廓胀谦堰器稿茸搐镭渤儒杆潦宽袋级船顿域萤模巷跨拦俯疵岭脏酉碑挞刨赛任酪翟帖俗张册碑趣淫暇肝唐戌鞠貌钙调厌照饰蠢臀烂粗姥袜妇击墟帖遣磋多偏击辰杭蛤味咨伸雏略讽慎哟雁喻裹肩玄幌寥丽辞吨魏茧喘价面旅斌抡阑申远瘦淖牛导潭尉林开歇殊害啮略逐念吓室揉阂群貌狈蠕刘督乱吹重第待辰萧旅树咒鸭门辅被绘触食靖荷脾呸累覆蜡细惭仗貌卞棒起侥遥韶懦吹绝侗域罚鼠氓速创贪赣拎骡剑伪祈蓉叼盯唤话琵糕净坦匀颐滓相梦疡储埋忽语俩匀姚吧妈渐枷涵展蓉毕澎率惨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