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二、编制目的三、适用范围四、工程简介五、安全组织机构六、隧道防坍塌处理安全技术措施1、监控措施2、超前地质预报3、预防措施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八、隧道坍塌应急预案1、组织机构2、职责3、风险预防及控制4、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救援专项方案5、坍塌的原因分析6、雨季防坍塌保护措施革朗隧道出口坍塌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建筑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7《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8设计图纸及现场的实际情况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编制目的为了确革朗隧道出口施工安全与质量,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通过提前制定隧道坍塌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以应对隧道坍塌情况的出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三、适用范围四、工程简介五、安全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分部管理组织机构图六、隧道防坍塌处理安全技术措施1、监控措施1)施工过程:委托项目部超前地质预报小组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现场开挖班组打超前地质勘探孔,对隧道开挖掘进前方的地质围岩状况进行预探预测。并做好过程记录(钻孔速度、卡钻次数、涌水情况等)。2)对隧道Ⅱ、Ⅲ、Ⅳ、Ⅴ级围岩段开展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监控量测。其中,Ⅱ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按50m控制,并视围岩情况调整,Ⅲ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为30m,Ⅳ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为10m,Ⅴ级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为5m。各项监控量测的具体布置原则、量测断面、量测频率以及控制基准等要求详见“通隧(2008)0201-70~73”图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范》。3)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4)防坍塌检查。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以及下沉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较大结构面、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等,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如这些迹象变化速度快而明显,可作为隧道坍塌的前兆来研究施工安全对策,必须立即处理。2、超前地质预报(一)编制目的1)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确保施工安全;3)为设计变更提供地质依据;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二)工作内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有:1)不良地质(特别是岩溶、暗河、危岩落石、顺层等);2)地质构造(特别是岩体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单斜构造,受构造影响,岩层扭曲、顺层偏压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3)地层岩性(特别是对围岩质软、破碎地层、岩石裂隙较发育、方解石脉大量充填、溶蚀极发育、溶隙及溶洞、局部较破碎等);4)地下水(特别是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岩溶水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溶隙水层等)。(三)管理内容1)超前地质预报应积极引进推广预报新技术、新方法。2)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必须纳入施工工序管理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落实到人,革朗隧道出口超前地质预报负责人为宋世民,负责超前地质预报的施作,超前地质预报施作情况及时向现场监理及项目部汇报。超前地质预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根据设计,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有:超前水平钻探、TSP203地震波法、红外探水、加深炮孔。3、预防措施1)从宏观上查明隧道走向上有无大断层、大裂缝以及地下水活动情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通过查阅地质报告、设计文件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以及总工组织技术、安全人员,沿线路轴线两侧200m范围内勘察,查明隧道穿越沟谷、向斜核心、背斜两翼等的具体位置,做到宏观预报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类型、规模、大约位置、方向和发生可能性。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与预测,根据超前探测的地质条件应及时调整开挖及支护方案(时间允许时,应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对不良地质地段应本着“短进尺、弱(不)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监测”的原则施工。3)施工过程中针对地质较破碎地段,危石、悬石较多时,可采用补打随机锚杆(悬挂锚杆)串挂危石、悬石的措施,来增强围岩的整体性。4)开挖过程中,加强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能力,根据围岩情况,适时调整相应爆破参数,提高隧道开挖面轮廓质量,可避免开挖面不平顺造成较大超、欠挖和局部应力集中现象。5)遇有岩爆等类似不良地质地段时,一方面依据岩爆严重程度可采取岩面撒水,超前钻孔装药爆破释放围岩应力,喷砼封闭、挂钢筋网封闭,立钢架、加强监视等措施;另一方面设备需设防护罩,人员不得在岩爆地区停留。6)为防止穿过断层破碎带或隔水层时发生突然涌水发生,施工中一方面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提前疏排或注浆止水;另一方面,要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要尽快安装抽水设施,迅速排出,确保安全。7)发现被监测点的位移有突变的趋势时,被指定部门或专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及施工现场负责人汇报(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同时与技术人员沟通,根据监测数据确定相应加强支护方案。情况紧急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撤离,并做好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准备。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由于隧道施工条件相对较差,操作人员经常在振动、噪声、地下水、有害气体等的不良环境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新奥法施工操作要求高,要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工序、工艺方法施工,确保施工安全。2、注意目测观察目测观察既省事有起到重要的安全作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观察信息进行判断,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目测观察的主要内容是:岩质和分布,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接触面填充物的性质、状态、涌水量和涌水压力,隧道顶部、侧部的稳定状态等;开挖后已支护地段的锚杆是否被拉断,喷射的混凝土层是否产生裂隙、剥落和剪切破坏,钢架有无被压曲现象,隧道是否有底鼓现象等。还应特别注意围岩危险性较大的破坏状态和可能引起塌方事故的破坏状态。当围岩变形无明显减缓或混凝土层产生较大剪切破坏时,应停止开挖作业,及时采取辅助措施进行加固。3、注意锚杆施工为了防止由于锚杆选择不当,或因地下水的影响使锚固用的砂浆流失,将得不到足够的锚固力,从而导致锚杆脱落造成事故,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同时注浆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戴皮手套、口罩、眼镜、防护罩等,注浆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路和接头,检查后应经过试运转方可开始正式作业,以防止剧烈震动、管路堵塞现象;当发生注浆管路或接头堵塞时,需在消除压力后再拆卸和维修。4、喷射混凝土施工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同时应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喷射时因软管破裂、接头断开引起事故。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戴防护用具,应根据喷射方式、混凝土配合比等条件,采取合适的防尘措施,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当拌合机设在洞内时,应对拌合机和皮带运输机的回转部分进行覆盖,防止发生事故。必要时要在拌合机附近设集尘机。当采用人工喷射时,应配备辅助喷射支架,防止在管路堵塞时因喷嘴剧烈震动而引起危害。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应先关闭喷射机,喷嘴前方不得站人。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嘴应有专人看护,以防止堵塞消除后喷头摆动伤人。喷射作业要由负责人按规定的信号、方法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手和机械操作人员联络不佳而发生事故。5、钢架施工在搬运过程中应绑扎牢固;钢架的架设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喷射混凝土的情况,防止落石、坍塌引起事故;作业人员在紧固螺栓时,要站在平稳牢固的脚手架上,并配戴安全带;对架设的钢架要经常进行检查,当发生扭曲、压曲等现象或征兆时必须及时将其他人员撤离。6、二次衬砌施工要根据通过模板台车内部车辆的限界,适当加宽安全富余量。大型车辆应在调车人员指挥下通过模板台车,台车内部人员应回避,不得站在台车内部,模板台车上应加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脚手架上并配戴好安全带。八、隧道坍塌应急预案1、组织机构分部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各架子队各自成立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各自施工段内安全生产全面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汪德福副组长:王利军、周训伦、龙科、陈定邦组员:陈小林、陈平、陈向、李剑红、喻世姣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各架子队专职安全员负责各自架子队的安全检查和落实。2、职责(1)分部经理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按照应急预案合理部署应急策略,和事故现场指挥者协同工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2)总工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协调应急队员的救援工作,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保持与总指挥的联络。(3)副经理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技术支持文件和处理意见。(4)技术保障组针对事故现场,协助项目总工进行技术方案的研究,提出处理意见。(5)救援组负责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协调。(6)物资保障组制订物资计划,检查、监督、落实物资的储备情况。(7)医疗抢救组根据伤员情况,制定伤员营救方案、进行事故现场伤员的营救、转运等工作,联系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妥善的营救治疗工作。(8)现场警戒组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疏散事故现场的施工人员;负责现场的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9)后勤供应组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10)救援设备组负责应急设备迅速到达施工现场,及时开展抢救工作及加固措施。(11)调度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3、风险预防及控制(一)风险预警1.施工过程中,隧道工程在接近初始风险源100米前,由分部工程部结合已开挖揭示地质情况、超前地质预报情况以及其它施工条件,核对设计文件,分析评估风险,填报《风险段落施工预警通知单》,组织召开预警会议,提醒分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由分部经理审核签认后通知监理、设计和指挥部。2.项目分部在隧道工程接近风险源50米前,应编制完成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报项目工程部进行方案评审后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完成后,建设单位按照分级分类管理权限组织论证,并于2天内反馈意见。若无意见,应通知项目部正常组织施工。若存在需要调整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等较大分歧,应按分级管理原则,将意见集中反馈至牵头组织单位研究决策。通知单由项目部按单位工程编号统一保存。3.在正常施工过程中,若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判识前方地质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围岩监控量测数据异常、其它风险因素增加等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项目部应掌握动态风险,并按上述程序,及时预警,进一步复核、分析、评价风险,细化技术处理方案和安全卡控措施,编制施工组织方案。4.在洞口设置红、橙、黄、绿指示灯,向作业人员提示当天隧道施工风险等级。绿灯表示风险等级低,黄灯表示高度风险,橙灯表示极高风险,红灯表示发生事故正在抢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