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助推民营高新企业抢滩资本市场新华社发4月下旬,吴江汾湖高新区的江苏达胜高聚物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截至目前,吴江已有15家企业成功跻身“新三板”。“新三板”是“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代办系统”的俗称,是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开设的又一板块,它的出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开了通向资本市场的大门。“与周边地区相比,吴江挂牌企业的数量位居前列,挂牌效率也超出人们想象。”苏州市吴江区发改委主任戚振宇感慨地说,“新三板”从2012年推出到2013年扩容,直至2014年正式挂牌,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吴江每次在“发令枪”响之前未雨绸缪,才跑出这样的“吴江速度”。“新三板”于2012年推出时,只有同时满足“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条件,才可以申请挂牌。“当时吴江还没有国家级高新区,汾湖高新区处在准备申报阶段。虽然没有资格,但我们觉得不能坐等。”吴江区发改委副主任、企业上市办主任朱若兰凭借多年上市工作经验,敏锐意识到机遇:吴江民营经济发达,推动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是吴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主板上市门槛高、难度大,转战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三板”,不失为一条捷径。因此,就在很多人还不知道“新三板”为何物的时候,吴江已经把大力推进“新三板”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朱若兰带队走进一家家企业,当起了“新三板”的宣传员。“新三板”是什么?上了有啥好处?怎么申请?她解释得事无巨细。然而,满腔热情常常受到冷遇。“有一些本土企业观念没有跟上,对‘新三板’的认识存在误区,交易不活跃加上还没对全国开放,许多企业都只是观望。”未雨绸缪终于迎来转机。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正式宣布“新三板”全面扩容,由原来的全国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试点市场布局正式拓展至全国范围,这意味着吴江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有了挂牌资格。根据先前走访的经验,朱若兰在汾湖高新区挑选了几家比较有意向的企业重点“攻坚”。这次,她还带去了政府的奖励政策:一旦挂牌,吴江区政府给予企业200万奖励,加上苏州市政府的30万奖励和汾湖高新区的50万奖励,汾湖的企业一旦挂牌总计能拿到280万,几乎承担了企业的上市成本。“为了鼓励我上‘新三板’,上市办工作人员前前后后来了好多次,一次次的和我分析利害,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决定试一试。”对于当时的决定,苏州华尔美特装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桂军觉得很庆幸。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华尔美特严格按照上市公司制度要求进行规范。2014年初,“新三板”扩容后全国首批266家企业集中挂牌。华尔美特是吴江首批登陆“新三板”的两家企业之一,成为国内墙纸行业第一家挂牌企业。当时苏州有20多家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国家级昆山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吴江是唯一没有国家级牌子却榜上有名的。“挂牌‘新三板’和企业上市流程一样,需要政府协助企业做大量的工作。”戚振宇把上市办服务比作医生的全面体检,企业股改的过程中,“医生”检查出哪里不规范,就从财务、法律的角度等开出清单,企业按照“方子”抓药,但许多事情企业做不了,上市办还要出面与其他部门协调。“因为看准方向,工作做在前面,吴江为企业至少争取了两年时间。”苏州志向纺织科研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提出挂牌意向,上市办为其“体检”后发现,该企业在香港也有公司,需要把境外公司收回来。在董事长黄志向概念里,都是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到一起是简单的事情。但从法理上讲,两个公司一个法人,需要通过外管等部门补税才可以。为此吴江上市办迅速牵头多个部门,多次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帮助企业打通了上市瓶颈。去年8月,志向科研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纺织面料企业中的第一家。如今,勇于“吃螃蟹”的企业已尝到甜头。“想不到挂牌后不久,我就通过券商做市,融资到3200万,投入到二期厂房建设中。”桂军指着名片上显眼的企业股票代码兴奋地解释,“企业纳贤,人才看中你是挂牌企业;销售出去跑市场,对方得知你是上市企业,第一印象就是这家企业正规、靠谱!”上市一年来,华尔美特的经销商已从原来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家。近日,桂军又开始做第二笔4000万的融资。“企业要发展与国际接轨,还是要进入资本市场。”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红同样尝到了甜头。巨峰是吴江挂牌企业中第一批“做市”的企业。何为“做市”?徐伟红解释,做市相当于“中介”,他们会在系统里掏钱买看中的企业股份,转卖给感兴趣的投资商,赚取差价,企业也因此实现融资。抢跑“新三板”带来的意义不仅于此。“现在回头看,砸下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去上市,这钱花得值!”吴江区委常委、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新明介绍,在吴江15家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中,汾湖高新区就占了8席,数量领跑吴江。“未来,‘新三板’可以与其他板块互通,一旦打开转板渠道,吴江马上有一批企业能转到创业板或中小板,跨上更高发展平台。”在吴江,企业上市热情前所未有,冒出了一批后备军。目前,吴江有10家企业上主板,15家企业上“新三板”,12家企业进入申报“新三板”程序。“年内增加10家挂牌企业已板上钉钉。”戚振宇显得信心十足。本报记者庾康李仲勋陈雨薇本报通讯员沈伟荣杨莹顾涌众牛金融编辑:eyxn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