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指王导,谢指谢安。两人都是晋代名将。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擅长行草。谢家后代被称为“芝兰玉树”。谢安是当时的美男子,他的小儿子谢琰从小就有美风姿,而谢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长大后,“风华江左第一”,是那时候江南第一美男子并且很有才华。清华大学的校名“清华”即出自他的诗句“水木湛清华”谢安不仅风姿俊朗,还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走进作者■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史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书名的由来: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淝水之战的大致内容公元383年发生的淝水之战,是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弱小的东晋军队临危不乱,利用前秦统治者苻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和前秦军队战术部署上的不当而大获全胜,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公元383年8月,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符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符坚骄狂地宣称:“以我百万大军,即使将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让长江断流。【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名恒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站在寿阳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类似人形,误认为是晋兵,颇为惊慌,对苻融说:“这是劲敌!怎能说他们是弱敌呢?”【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将军率军深入晋地,却紧逼河岸布阵,这难道是想决战吗?如果你把阵地稍向后退,空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一决胜负如何!”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洛阳。【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结局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日:“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问题探究“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场战争以符坚的强盛始,而又以符坚的失败止。有人认为以前秦强大的军事力量,苻坚的失败是偶然,也有人认为苻坚的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偶然原因还是必然结果?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原因。问题探究必然因素:符坚,性格决定命运。①“下诏”中对东晋官臣的预封。②苻坚淝水决战执意“少却”时的自负。专断:狂妄:①“不听”忠诚之言,执意东征。②淝水决战,不听诸将忠告,冒然命退。寿阳城见,草木皆兵,显其外强中甘。脆弱:从苻坚的轻信用人看,用人之时已经埋下了失败祸根。这是战争失败的必然因素。①误用鲜卑族,羌族首领慕容垂、姚苌。这些被压迫的异族分子时刻都在伺机反抗,夺的苻坚的江山。②任用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为度支尚书,朱序人在前秦心在东晋。在淝水决战苻坚“少却”时,故意发布“秦兵打败了”的错误信息,引发秦兵退乱,乘机反抗苻坚。③征用“良家子”即汉族富裕子弟参战。他们吃不了苦,不善作战;同时他们也不愿与东晋汉人同胞作战。故此只要有机会便逃,毫无战斗力。偶发因素未尝不是致命要害问题探究①八公山草木皆兵。洛涧一战,苻坚损兵折将本已伤了锐气,然而八公山触“木”惊“心”,使他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他的自负自信开始被自恐瓦解,变得更加狂噪。所以,当决战时刻东晋布下圈套,诸将皆看出不可信,而他却像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根本看不出,听不进,作出急于取胜的错误决定。八公山上草木在特定情况下,给苻坚的心里打击直接影响他后面的决策。②风声鹤唳丧胆气。在突然撤退,主帅被杀,晋兵紧逼的非常时刻,恐怖的风声与凄厉的鹤鸣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对早已极度惊恐的前秦逃兵来说,具有催命的心理威慑,客观上加剧了前秦的败亡。③冒然命退,误导瓦解军心。苻坚撤兵旨在让晋军过河至半时,猛力扑杀,一举歼之。前方刚撤,朱序便陈后大喊“秦兵打败了!”在众兵不知真相的关键时刻,如此误导,牵一发而动全身,立马动摇了秦兵之心,瓦解了斗志,打乱了全局。这么多的偶然因素同时产生也是偶然因素。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提到,淝水之战,前秦兵马声势浩大,令东晋朝廷吓破了胆。宰相谢安更是以逃避的姿态来躲避现实。谢玄来找他下命令,他就说已经有了别的安排。后来再找他,他干脆跑到山里面去游山玩水了。谢安真的是因为害怕而逃避现实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行事镇定自若,举重若轻。深藏不露,成竹在胸①诸将急迫时,出游山墅,聚朋围棋,游至夜还。成竹在胸,深藏不露,显得静气、大气。②大兵压境时“夷然”答曰,既而“寂然”。③闻捷报,了无喜色,围棋如故。不是害怕。谢安围棋别墅,外示镇定。正是如此,才稳定住了东晋君臣上下的心,而北府兵的士气也十分高涨.这对当时来说,是最正确的做法了。谢安课堂小结“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本文详细记叙了这场战争的过程,较为客观的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必然性:审慎者,得天时、地利、人和,则胜;骄狂者,失天时,地利、人和,则败。本文不仅仅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语体范本,更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懂得战争,积累见识,增强智慧,摒弃致命弱点,培育担大任综合素养的极好的精神资源。苻坚惨败淝水原因(联系作文话题)其中主要有:1.骄傲自大,主观武断,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地轻率开战;(骄兵必败)2.内部不稳,意见不一,降将思乱,人心浮动;(团结)3.战线太长,分散兵力,舍长就短,缺乏协同;(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4.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胜不骄败不馁)5.加上不知军情,随意后撤,自乱阵脚,给敌人提供可乘之机;(调查研究实践出真知)6.对朱序等人的间谍活动没有察觉,让对手掌握已方情况,使已陷入被动地位。(知己知彼)东晋军队的胜利总结(联系作文)1.临危不乱,从容应战;(良好的心态)2.君臣和睦,将士用命;(团结铸就成功)3.主将有能,指挥若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什么位置就要做出成绩)4.得敌情之实,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5.士卒精练,北府兵以一当十;(成功首先应该提高自身实力)6.初战破敌,挫其兵锋,励已士气;(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