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卫线?两种文明的分隔线?经济: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农耕经济;文化风俗: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途径(原因)①政治: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②阶级: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③经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④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⑤友好交往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1、三国至南北朝2、五代十国3、元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宋齐梁陈东汉南朝隋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589)一、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基础)2.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孝文帝改革背景“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存在着什么尖锐矛盾?一、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基础)2.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3.冯太后与孝文帝的推动4.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可能性——必要性1、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的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B、鲜卑贵族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D、汉族地主阶级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后期: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二、内容(一)均田制和三长制——解决土地问题1.均田制⑴前提:⑵内容:⑶实质:⑷作用:国家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农民租税、徭役和兵役土地桑田露田麻田国家所有农民所有思考: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禁禁限封建土地国有制(官田)封建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供君主私人开支)地主土地有制(土地兼并成为扩大地产的途径)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构成二、改革的内容(一)均田制和三长制——解决土地问题1.均田制⑴前提:⑵内容:⑶实质:⑷作用:国家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农民租税、徭役和兵役土地封建土地国有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①抑制土地兼并,调动农民积极性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③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二、改革的内容(一)均田制和三长制——解决土地问题2.三长制⑴内容:⑵作用:宗主农民北魏政权农民北魏政权(改革前)(改革后)宗主督护制宗主,是在“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上千,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北魏统一之初,对这些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依附于其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控制下的农民多数没有户籍,是宗主的私家人口。思考:“宗主督护制”会导致什么恶果?二、改革的内容(一)均田制和三长制——解决土地问题2.三长制⑴内容:⑵作用:①掌握地方政权,加强中央集权②有利于国家征收税收③保障均田制实行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宗主农民北魏政权农民北魏政权(改革前)(改革后)州郡三长二、改革的内容(二)整顿官吏⑴原因:⑵内容:⑶影响:吏治混乱,贪污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加深矛盾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吏治得到改善,北方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魏书》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可以达到,但不可能彻底清除贪赃枉法现象。改革后期: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迁都洛阳平城洛阳迁都洛阳的原因北魏都城平城气候恶劣,水陆交通不便利,粮食不能满足需要;守旧势力强大,不利改革;地处偏远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安全;迁都也便于南下灭南齐,实现统一;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二、内容(三)迁都洛阳——推动改革深化⑴目的:⑵作用:接受汉族文化,加强控制黄河流域①洛阳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②保证改革深入③利于民族融合④发展中华文明北魏洛阳平面图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二、内容(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1、内容:2、作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易胡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改革影响生产方式农耕化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鲜卑人乐俑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维护自身统治。鲜卑人乐俑从材料和图片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社会制度封建化——改革影响两尊佛像在服饰的不同上说明了什么问题?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生活方式汉族化——改革影响三、改革的影响(一)影响1、经济:2、政治:3、民族关系:(二)性质:(三)成功原因: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快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②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④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认识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小结背景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落后内容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强政府对人民控制加速鲜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巩固政权的稳定侧重点通过制度建设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A.均田制B.宗主督护制C.三长制D.整顿吏治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C.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D.减少变法的阻力DA3.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4.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