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目:心理战基础知识目的:使同志们熟悉心理战的起源、涵义和特点,掌握心理的基本知识,明确心理战在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为实施心理战下良好的基础。内容:一、心理战的起源、涵义和特点。二、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三、心理战的分类。重点:第二、三个内容时间:45分钟地点:教室方法:理论提示、指导阅读、重点讲解、组织讨论、小结讲评要求:1、充分了解心理战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战的基本内容,明确心理战的地位及其分类。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深入领会,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一、心理战的起源、涵义和特点(一)心理战的起源从原始社会的人与兽斗到人与人争,无不需要“斗智”,这种“斗智”的行为便是心理战的初始。到了有史可考的时期,心理战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国古代把心理战称为“心战”、“攻心术”,如项羽垓下四面楚歌、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等,都是闻名于世的心理战史实。心理战理论最早见诸于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的著述之中。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撰写的《孙子兵法》,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和“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等用兵之道,这是他对心理战实践经验的最早理论概括。后来孙膑又提出:“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务先服其心”,从而第一次把心理战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心理战思想,他把实施心理征服作为战争第一要则。明确提出;“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的这一精彩论述至今仍不失为心理战的至理名言。中国古代心理战思想,自问世后便在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世纪初,当军事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以后,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西方,英国历史学家富勒在1920年最先使用了“心理战”这一术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战即成为欧美军事心理学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课题。我军历来重视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并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堪称心理战的大师,在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实践中,他们提出的声东击西、出其不意、争取人心、提高士气、政治攻心、瓦解敌军等思想,都是心理战理论的精华。建国后,在朝鲜战场和对印、对越反击作战中,我军充分利用我政治上的优势,对敌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心理战攻势,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打击,创造了许多现代战争心理战的成功经验。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军事理论的不断进步,现代战争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一种广泛运用的作战样式。(二)心理战的涵义心理战的涵义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多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造成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心理态势,达到分化瓦解敌人,巩固己方阵线,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不战而胜的一种特殊作战样式。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心理战即征服人心的战争。为了全面理解这个涵义,还应把握以下几点:1、心理战以人的心理为目标。心理战的终极目标不是摧毁敌方的肉体和武器装备,而是对敌方进行心理杀伤,从而征服敌方精神和心理。2、心理战以信息媒介为武器。心理战使用的信息及其媒介,是由实施者经过精心制造,旨在对心理战对象的心理发生影响的攻击性信息。3、强者弱者均可运用心理战。敌对双方总体力量的综合对比,总有强的一方和弱的一方。但无论强与弱,都可以利用心理战的手段达战胜对方的目的。弱的一方可以采用心理攻势来迷惑麻痹对方,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强的一方也可以用强大的威慑力量,造成弱小一方的心理恐慌,达到不战而胜或小战大胜的目的。(三)心理战的特点心理战同武力战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里重点介绍心理战的基本特点和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心理战的特点。1、心理战的基本特点(1)本质的非强制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之一就是自主性,外界刺激的因素必须通过主体内部的条件才能发生作用。向敌人实施心理攻击,能不能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引起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变化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敌人的心理特点,取决于人的素质、精神、政治观念和心理承受水平。心理战实践证明,同一种心理攻击信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产生不同或完全相反的结果。心理战的非强制性特点说明,实施心理战必须针对敌方的心理特点,寻找其心理弱点,重点攻击其心理误区和盲点,才能收到效果。(2)手段的多样性。既可以是心平气和地诱导,也可以是赤裸裸地威胁和恐吓;既可以是带有倾向性的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的宣传,也可以是一首为对方所熟悉、无须加任何解释的情歌或思乡曲;既可用武力行动进行破坏和袭扰,也可用“友好”姿态进行安抚;既可通过正面暴力行动使对方心理发生震撼,又可通过战术上的欺诈诱惑使对方上当受骗,产生错误判断。(3)时空的非限制性。就时间来讲,既可以在战时使用,也可以在平时进行;对于一场战争或一次战役、战斗,心理战贯穿战前、战中、战后全过程。就空间来说,既可以在前线进行,也可以在敌人后方实施。就运用范围来讲,几乎包括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领域,如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宗教等。(4)对象的多元性。心理战既可以对敌国军队进行,也可以对敌国民众实施;既可以瓦解敌国的同盟国,也可以争取中立国和世界舆论的支持;既可以针对某一个体,也可以针对某一群体。2、高技术局部战争心理战的特点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心理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1)核、生、化武器和高技术兵器的存在和使用,增大了心理战的威慑作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核、生、化武器运用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它们具有空前的破坏力和对人们造成的恐惧心理效应,仍将成为主要的威慑手段。这就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能力,而且更需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2)各种高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强化了心理战的效果。在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手段的技术程度越来越现代化,心理战的实效得到空前提高,呈现出含量大、强度高、速度快的特点。比如卫星、电台、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可以广泛迅速地传播各种消息,能够提高心理战的时效性和直观性;运用仿形技术、隐形技术、迷彩技术手段以假乱真,可以使敌人产生心理误差,造成决策失误;运用现代仿声技术,可以制造刺激神经的嘶鸣声,加重心理负荷;运用激光技术,可以制造各种人眼难以接受的强光,使人视觉模糊,造成严重的心理紊乱;运用电子技术,可以使敌指挥员陷入心理迷盲,不知所措;运用现代印刷和散发技术,可以使心理战信息散发的范围和密度空前增大。(3)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略目的的有限性,提高了战场心理战的战略层次。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一种有限战争,其目的直接体现为国家的战略利益,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受到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的严格制约。因此,心理战的战略层次有明显的提高,其形式更多地表现为战略心理战的运用。同时,心理战的组织领导也提高了层次,通常由军队高层领率机关进行组织计划,由统率部乃至国家首脑做出决策,甚至直接指挥控制。(4)高技术局部战争受其它诸多因素影响,使心理战的范围越来越广。心理战不仅局限于局部战场,更多地是在战场之外进行;不仅体现在战争之中,也体现在战前和战后;不仅直接为军事行动本身服务,而且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同时,为达成战略目的,往往是多种手段同时并用,相互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的特点。二、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一)心理战的意义心理战的最终目的是从心理上打击敌人和增强自己,达成对敌心理优势。所谓心理优势,就是己方官兵的心理保障比敌方更及时、更稳定、更可靠。战略心理战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战役、战术心理战的意义在于促进作战目标的实现。(二)心理战的地位1、心理战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心理战理论和战略观念的更新,心理战已经从单纯的战场对的心理攻击发展到作为反映和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西方国家已把心理战纳入国家战略,不仅使其为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本国的战略利益,塑造自己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心理战。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战更多地表现为意识形态上的思想战、政治战、外交战、文化战、经济战、情报战等各种形式。2、心理战是战争活动的重要形式。自从人类有战争以来,心理战就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被广泛运用。在中国古代战争中,运用心理战思想的战例数不胜数。在国外,心理战也受到军事家们的重视。拿破仑曾说:“新闻社的力量与一个师的兵力相匹敌”。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无外乎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物质的,二是心理的。心理战运用得法,可化无为有,转弱为强,甚至不采取军事行动,即可取得胜利。这正是心理战在战争中重要作用的体现。3、心理战是整体作战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战不能替代作战部队,但是它可以在不适宜动用作战部队时得到充分运用。当它与军事和政治行动紧密而又完美地结合起来时就会成为一种催化剂,并可能成为行动成败与否的关键。我们在强调心理战在战争中的重要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力是心理战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心战”须以“兵战”为基础,“兵战”的实力越强,“心战”的效果就越好。(三)心理战的作用心理战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的作用有所不同。和平时期心理战主要体现为国家级的战略心理战,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宣传和外交活动,增进国际社会对本国政策和目标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二是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心理攻势,揭露敌国的阴谋,使其孤立。三是通过舆论宣传,显示己方实力和使用力量的决心,对敌国实施心理威慑,遏制战争的爆发。心理战在战争时期的主要作用除国家级战略心理战外,更多的还体现为战役战术心理战。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够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缩短战争的进程。在思想、精神和心理上影响改变对方,借助心理战加速战胜敌人。攻其心、乱其谋、泄其气、夺其志,使其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进而使敌人或变攻为守,或铤而走险,或消极怠战,或反戈一击,以加速敌人的失败。二是能够使敌人内心降服,达到战争的目的。战胜敌人,并不仅仅在于将敌人斩尽杀绝,或者只赢得一片土地,而主要在于使敌人内心屈服。克劳塞维茨认为,所谓战争,就是为了使敌人屈服。他在《战争论》中写道:“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被征服,我们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力量的活动已经结束。”战争中,假如不能赢得人心,就不能消除战争的因素,战争仍可能随时遇机而起。唯有赢得人心,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和巩固胜利成果。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是这个道理。三是可以凝聚己方的战斗力量,坚定必胜信念。通过具有战斗性的、广泛深入的心理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强大的主导舆论,提高军民的战斗士气。这种特殊的心理宣传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支配着人们从事战争活动。能迅速把人们的情感意志和要求汇聚起来,形成一个潮流,指向一个目标,从而凝聚成巨大的战斗力量。把人民捍卫祖国安全的决心,对党、对政府的信赖和支持,变成举国上下坚定必胜的信念和高度统一的战争意志。三、心理战的分类心理战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这里仅就规模、战法、任务性质的不同对心理战进行分类。(一)依据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心理战和战役战术心理战战略心理战。是指为了达到战略目的,对敌国、敌国同盟国和中立国军民所采取的心理战方式。战略心理战既在平时进行,也在战时实施。主要方式是宣传本国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揭露敌国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部矛盾;采取重大战略行动,对敌国实施心理威慑等。其目的是破坏敌国政府和领导人信誉,引起敌国军民的不满情绪,削弱敌国民心士气,取得中立国的支持。战略心理战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心理战对象的意识形态、民心士气施加影响,使其心理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它要求对实施对象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民族的心理状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采取对方军民所能接受的形式和内容。战略心理战可分为国家战略心理战和军事战略心理战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在平时和战时为达到国家目标而实施的心理战,后者是指为配合战略作战而实施的心理战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