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规划指导思想:1、《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和《宜宾市城市97总规实施意见》为主要依据,按照宜宾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完善深化宜宾市旧城的功能与布局,促进宜宾市在其经济辐射圈内中心城市职能与地位的提升,并借此疏解旧城人口和旧城建设矛盾,带动城市各组团的协调发展。2、继承与发扬宜宾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优势,面向新世纪,高标准、高起点,运用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设计手段,挖掘利用自然、人工和人文要素,塑造一个环境景观优美、功能设施齐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旧城形象。3、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要建设现代化的山水城市,还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和时序性,使城市建设和更新改造持续、有机地进行。规划目标:规划将旧城逐步调整、梳理为六大功能区:1、由女学街、将军街、大南街、小北街、中山街、人民路、仁和街、民生街所围合而成的、以步行街为主要特色的中心商业区2、以合江门广场、水东门为中心的旅游观光服务区3、主要由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两个街坊组成的文体娱乐区4、滨江旅游景观绿带5、南北两大居住片区规划原则:旧城建设控制指标体系的确立,充分考虑如下因素、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20年)及其实施意见所确定的用地布局结构和比例,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实矛盾和未来需要,划分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进一步细化各项用地分类,并根据建设情况、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用地指标核算,适当调整部分用地性质、布局和规划控制指标。2、充分结合现状形成,按总体规划目标和布局要求,严格进行近期建设控制,并注意引导长远发展。3、从总量上减少居住用地比例,逐步搬迁非相关用地,加强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地带的建设,确定并完善相应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项目和规模。4、合理合并零散用地,适当提高房地产开发门槛,鼓励综合开发、规模开发和整体开发,街坊内部建设应与沿街开发结合起来,禁止零星插建。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不同的开发强度分区、不同的建筑高度控制要求,以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为依据,确定地块的各项开发建设控制指标。以有利开发和实施、方便管理和操作以及营造丰富的城市景观为目标,确定地块的规模,划定地块的界限。5、严格控制以建筑密度和间距为核心的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6、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为目标,结合开发效益,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建筑界面位置。7、以形成高质量的整体城市品质为目标,控制城市绿地、公共场地和自然水体,提高绿地率,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完整的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系统。8、沿主要街道的建设,强调建筑后退、提供更多公共空间和公共绿地,并逐步为今后整体改造拓宽旧城主干道提供必要基础条件。根据道路交通要求确定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并根据地块的不同性质及依照国家有关规范确定各地块和各项设施配建停车位标准。9、充分估计到开发建设中的种种不可预见因素,制定地块适建性控制规定和各类地块规划控制指标通则,使规划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应变能力。*居住用地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含住宅街坊)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各项用地占总用地百分比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规定,应符合下表规定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用地55-6565-70公建用地18-276-18道路用地7-135-12公共绿地5-123-8居住区用地100100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规模与布局。规划在旧城形成8个居住片区,若干居住组团。居住用地的布局与总体规划相吻合。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规模控制表类别小区组团户数(户)1700-3500700人口(人)7000-130003000用地(公顷)15-406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配建要求有教育设施、文化活动设施、医疗卫生设施、行政管理设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商业服务和金融邮电设施、菜肉市场、活动设施等。具体配建要求参见附表“宜宾市旧城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A、教育设施旧城现有中小学布局基本合理,但几乎所有学校都存在用地不足的问题。规划建议采取搬迁、并校和扩大用地等多种方式进行用地整理,其中:市九中并入市八中,并扩大市八中用地至北滨江路;洞子口小学与武庙街小学并入东楼街小学,在东楼小学一带进行扩建。对其它用地不足的中小学校,规划中都对今后扩展用地做了严格的控制。目前无力实施的,周边已划定作为建设备用地的,应控制该用地内的新建改建活动。规划合并搬迁现区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外语学校、市技工校、工职中、商职中、三中和卫校,可考虑在南岸、旧州等组团集中安排。其中,卫校保留部分用地作为实习教学使用,其余用地解决农业街小学和兴隆街小学用地问题。不定期培训和专门课程培训学校不再占用专门用地。结合现有教育设施,旧城共布置中学3所,小学7所。(l)幼儿园、托儿所幼托按服务半径小于等于300米配置,规划幼托结合设置,以充分利用室外场地,每处用地3200-5400平方米,每一万居民设1.2处,共需9处,容积率为0.8,建筑密度25%,绿地率50%,建筑层数不大于3层。(2)小学按服务半径小于等于500米配置,每处用地0.7-l.5公顷,每一万居民设一处,共需7处,容积率为0.6-0.8,建筑密度25%,绿地率为50%,建筑层数不大于5层。(3)中学按服务半径小于等于1000米配置,每处用地1.2-1.7公顷,共需3处。容积率为0.8,建筑密度20%,绿地率50%,建筑层数不大于5层。B、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中心要求按一万居民设一处配置,每处建筑面积350-500平方米,可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小区行政管理处合设。C、医疗卫生设施卫生站要求按每一万居民设两处配置,区内共设10处,每处建筑面积40平方米,可与其他公建合设。D、行政管理设施与小区综合管理处要求按每一万居民设一处配置,居住组团和住宅街坊以及镇区居住区按人口规模配建每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可设于住宅内或与其他公建合设。E、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要求按每一万居民设3-5处配置,每处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可设于住宅内或与其他公建合设。F、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每2万人设一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社区中心用地5处,可综合设置为社区服务的文化活动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以及其他现代社区服务设施,在设置社区中心的小区内不需要单独设置上述设施。G、商业服务和金融邮电设施为居住小区及相应人口规模的若干居住组团或住宅街坊等配建的商业服务和金融邮电设施,规划按服务半径300-500米布局,考虑在沿街商住楼底层设置小区综合服务设施,包括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各类零售商店、储蓄所、邮政所、公用电话、换气站、餐饮店、理发店、修配商店等,按每一万居民配建一处设置,布置在小区、组团或街坊外围的城市道路两侧,空间上相互联系,项目规模相互补充,形成若干个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指标参照商住用地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指标确定。H、菜肉市场规划按每两万人设一处,每处用地1000-1500平方米标准配置,共设6处。规划考虑菜肉市场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设于居民区内,方便居民使用,可与其他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设置。I、活动设施规划结合小区、组团、街坊内部集中绿地,要求按每一万居民设儿童游戏场1-2处、青少年运动场1处、老人活动场1处。公共绿地规划指标与布局规划参照《居住区技术规范》,结合旧城实际,居住小区人均公共绿地按1平方米/人控制,组团或街坊人均公共绿地按0.5平方米/人控制,居住用地绿地率控制在25%以上。同时块状、带状集中绿地按每块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控制,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所确定的各项控制指标应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遵照执行,具体落实。*行政办公用地随着以市委大院为代表的市级行政办公中心的南迁,旧城行政办公类用地比例将有一定减少。一般情况下,旧城将不再辟纯粹的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房将逐步过渡为综合开发的商贸写字楼。*商业服务业用地按照总体规划布局,大型商贸金融业将逐步转移至南岸组团,建材等大型物流集散地安排在旧州组团,旧城将保留和强化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中心职能。除中心步行商业区以外,旧城还将建设中心广场地下购物中心(或大型超市)、滨江一线为旅游观光服务的商业服务区。*文体娱乐及医疗卫生用地以人民公园和工人运动场为核心,适当改造沿街用地和建筑,将其向城区道路开放,集中建设文体娱乐区,尤其是增加绿化用地和体育活动场地。*其它用地除长春街、鼓楼街五粮液老窖址作为文物古迹点保留以外,旧城现有工业生产和仓储用地均应逐步搬迁出去,变更土地用途。军区大院地处核心,占地大。待条件成熟搬迁时,应结合古叙府城墙统一开发建设。*开发容量及强度旧城规划范围总用地2.96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10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29.6平方米。旧城控制总建筑量3452064万平方米,规划开发容量详见附表“宜宾市旧城规划建筑容量一览表”。通过建筑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不同的用地性质来控制土地利用率。每一开发强度区内强度控制指标分别对应于各类用地性质、各种层数来制定它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以达到充分发挥土地经济利益,保证城市整体环境利益,实现城市空间形态意向的目的。强度控制开发强度分区,城市的各个地区、地段和地块由于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和周围交通、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条件的差异,必将影响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和建设的成本。规划根据城市的用地布局结构、道路交通条件等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将旧城划分成若干个开发强度不同的开发建设区域,既充分发挥所有城市土地的经济效益,又保证城市整体的环境效益,从而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向着实施规划目标的方向发展。开发强度控制通过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不同的用地性质来控制土地利用率,高度按高层(50米以上、100米以上)、中高层(24-50米)和多层(24米以下)分类。每一强度开发区的强度控制通过各类用地性质、以及容积率、建筑密度与高度指标来实现,以达到充分发挥土地经济效益,保证城市整体环境效益,实现城市空间形态意象的目的。规划原则1、以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道路系统规划和有关专项交通规划为依据,旧城道路总体格局、主要道路的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原则不作大的变更,仅在关键地段,拟合实地建设情况和地形作局部但重要的调整。2、规划力求依托和延续现有道路的基本网络,在地段改造时逐步、有计划地实行道路拓宽改建,不采取一次性大量拆迁的模式,分化改造难度,解决好主要的交通干线和交通节点,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组织体系和主次干道网,缓解近期的交通压力。3、本次规划按所提供的已定位的城市道路、路段和交叉口坐标或放线定位地形图进行定位,除非出现矛盾,原则以提供的定位资料为准。4、结合旧城的具体实际,充分发挥次干道、支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作用。并通过组织旧城内环道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步行商业街区,从而带动旧城环境改造和人口疏解。5、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根据总体规划布局,确定各类交通设施的布局和规模。■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布局梳理旧城交通格局,将旧城道路逐步整理修建改造为十字加双环形的道路交通结构,并辅助以完善的城市次干道、支路和步行街系统。主要包括:1、以连接小南门大桥、戎州大桥和岷江大桥的南街-上北街、大南街-小北街-咸熙街-拱星街为旧城南北向主干道;2、以拓宽改造后的川云中路(真武路、翠屏路、西郊路)为主要过境干线,联系旧州与中、天柏坝组团;3、以滨江路为旧城外环路;4、以水井街-仁和街-民生街、女学街-将军街、大南街-小北街-咸熙街-拱星街、刘臣街-北环路新建段为旧城内环路。5、规划保留金沙江潼关码头和岷江北关码头以及原有轮渡码头。形成内环路,必须拆除现忠孝街和北通道1#、2#地块的若干建筑,调整忠孝街小学用地。从形成环型交通干线的需要来看,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可以换得旧城内部交通状况的极大改善。2、道路宽度根据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定,本次规划期内旧城道路红线不做大规模拓宽。在此情况下,同时又兼顾未来发展需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