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研究概述[摘要]对我国旅游信息系统研究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阐述了旅游多媒体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系统,旅游规划系统,旅游解说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旅游预警系统,旅游专家系统等各类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目前研究状况;对未来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进行展望,认为其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为虚拟旅游系统、智能旅游信息系统、“三位一体”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关键词]旅游信息系统;虚拟旅游系统;智能旅游信息系统;“三位一体”旅游信息系统一、引言旅游业是一项十分依赖信息的产业。对某一旅游景区来说,获取其旅游相关信息的难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景区旅游业开发能否成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的旅游观念日益成熟和理性,对旅游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客观上使得向需求各异的游客提供所需要信息的难度和深度加大,同时其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旅游信息系统作为旅游业信息化的产物,大大提高了旅游业运作效率,改善了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其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把握和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认为虚拟旅游、智能旅游信息系统、综合性“三位一体”旅游信息系统及旅游电子商务,在未来旅游信息系统中将有更大发展。二、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一)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历史早在1979年美国学者Gunn就提出了旅游信息系统(TourismInformationSystem,TIS)的概念,它是具有采集、存储、加工、处理分析和输出旅游信息的一种计算机技术系统,同时还是一种以旅游信息数据化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旅游信息,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管理、向社会提供旅游服务以及为旅游者进行旅游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1]。我国旅游信息业起步比较晚,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才开始。国家“六五”计划期间,中科院建立“微机国家旅游资源信息系统”,1987年通过鉴定。与此同时,湖南地质遥感所也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湖南省旅游资源数据信息库。1992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阎守邕等人以海南省为例,研制了一个面向游客的区域旅游信息系统(Tourist-orientedRegionalTourismInformationSystem,简称TORTIS)。80年代末,国内关于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出现,主要以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为主,这也正是我国信息技术真正应用于旅游业的开始[2]。90年代末开展对于旅游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近几年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旅游规划和旅游专家系统成为研究重点。(二)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对相关主题的检索分析,目前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八大类:旅游多媒体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系统,旅游规划系统,旅游解说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旅游预警系统,旅游专家系统。1.多媒体信息系统侧重于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的使用,主要为信息需求者提供感官信息。旅游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究多与案例相结合,如罗平等(2001),以佛山市旅游信息系统为例,较早的提出了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GIS属性库,依靠多媒体字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GIS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同时实现部分GIS空间查询功能[3]。陶灵等(2003),以森林旅游资源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为信息源,运用Authorware软件开发贵州森林旅游多媒体系统[4]。2.旅游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旅游景点、景区管理系统,以及旅行社、宾馆、酒店等旅游企业管理系统。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80年代末开始出现,主要以宾馆管理信息系统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为主,如兰国祥(1986),张钢等(1992),陈美君等(2004)根据国内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提出了现代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加强了为企业经营决策、区域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的功能[5]。近年来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出现,如王继兴等(2003)设计了八达岭森林旅游管理信息系统[6]。李明,杜军平(2004)提出了应用Agent技术构造旅游景区信息管理系统[7]。3.旅游规划系统主要是针对当前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将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本与物力资源等要素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优化配置,为旅游规划提供依据[8]。旅游规划系统研究较多,但专题性研究较少。如刘琴等(2002)以江苏海洋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为例,探讨了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主要实现技术等[9]。李君轶等(2002)提出应用GIS技术研究区域旅游规划的多层次方法,利用MapInfo建立区域旅游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10]。4.旅游解说系统运用某种或几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与旅游相关的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按照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可以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2类。向导式解说系统,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自导式解说系统是由书面材料、图式、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这里的旅游解说系统,主要指自导式解说系统[11]。目前我国对解说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缺少理论研究基础[12]。吴必虎、金华等(1999)较系统的关注并引发了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唐伽拉(2003),探讨了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规划方式和规划理念[13]。唐鸣镝(2006),将解说系统理论消化运用到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论中,构建景区旅游解说体系。5.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关于旅游目的地供应商和旅游目的地设施的详细信息及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等信息[14]。目前国内旅游目的地的理论研究较多,主要以目的地的形象和空间结构的讨论为主,如王筱春等(2002),郑海燕等(2003)。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研究也较为丰富,且多结合案例进行。如刘绍华(2004)以大连旅游网为例,从区域整合的角度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15]。武红等(2006)以活力广东网为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营销创新功能[16]。另外,近年来出现在旅游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探讨,如马勇(2003),周其楼等(2006)。6.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网站关于旅游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90年代末开始出现,近几年来成为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较多。旅游电子商务由普通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旅游业结合而成,主要进行与旅游相关的商业活动。杨丽(2001)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7]。杨振之、胡海霞等(2002)对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进行分析,指出旅游电子商务除面向企业和组织等用户外,还应该更多地关注18-40岁年龄段的群体和散客市场[18]。马梅(2003)从交易维和信息维角度对旅游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统计分析了国内旅游网站各类电子商务产品与服务的开展情况[19]。李丹(2005)提出了未来适应于旅游产业的M-Commerce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给出了可操作性意见[20]。我国旅游网站在类型上,以提供旅游信息咨询业务和提供旅游产品预定业务占大多数。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如张捷,刘泽华等(2004)描述了中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类型,分析其影响因子,提出中国旅游网站的若干发展策略[21]。路紫,樊莉莉(2005)提出了中小型旅游网站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论证地理区位在电子服务时代的重要作用[22]。7.旅游预警系统对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经济、安全信息等影响游客出行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发布警告,以及在旅游旺季对旅游高峰客流量进行管理和引导,合理分流客源。我国旅游预警系统的研究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如郑向敏等(2003)较为全面的对我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阐述[23]。国内关于建立旅游预警系统的必要性讨论较多,如徐云松等(2003),樊志勇(2005)等,但就如何建立旅游预警系统的专题性研究较少,且主要为旅行社预警,旅游景区预警。如刘春玲(2006)就我国旅行社如何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和预警系统进行了阐述,通过决策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24]。任学慧,王月(2005)设计了滨海城市的旅游安全预警及事故应急救援系统[25]。翁钢民,赵黎明等(2005)对旅游景区承载力预警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26]。近年来出现了加强旅游产品预警和旅游服务质量预警的讨论,如梁赫等(2004)、杨秀平,翁钢民等(2005)。8.旅游专家信息系统指应用人工智能中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构建旅游信息系统的知识库,推理机,根据旅游者不同的需求,整合所涉及的旅游信息,通过知识系统给用户一个完整快速的,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搜索的相关资料中,旅游专家系统出现的频率较高,但专题性讨论较少。孙义(1997)较早地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推理出适宜的旅游线路[27]。刘振礼,王建军(2001)讨论了建立旅游专家咨询系统的必要性,给出了系统的技术路线图[28]。陈颖彪,钟耳顺等(2002)将GIS技术和专家系统与旅游信息系统相结合,建立了昌平旅游专家咨询系统,根据游客的需求模拟最佳旅游线路、日程安排等[29]。三、旅游信息系统展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认为未来旅游信息系统在虚拟旅游系统、智能旅游信息系统、“三位一体”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这4个方向将有较大发展空间。(一)虚拟旅游系统虚拟旅游系统,游客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足不出户游览旅游景点。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将旅游景点动态的多视角的呈现在人们面前,使旅游爱好者如临其境,根据自身的习惯和爱好选择旅游地点、时间、方式等,达到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统一。它具有临场性、自主性、超时空性、多感受性、交互性、经济性、安全性等特点及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30]。虚拟旅游可以有几种方式:其一,针对现有旅游景点进行虚拟旅游,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起到宣传景点,扩大影响力和吸引游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没有条件到达旅游景点的游客的游览和审美需求,同时对于一些因旅游易受损的珍贵文物、自然景观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二,对目前已经不存在的旅游景观或是即将不复存在的旅游景观开发虚拟旅游,具有景观珍藏意义;其三,对正在规划中未建成的旅游景观进行虚拟旅游,可以起到先期宣传作用。实现一个虚拟旅游技术涉及到三方面的技术:一利用WebGIS的电子地图支持功能实现地图的生成、管理、显示和网络共享;二利用基于实景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全景图像;三利用基于Web应用的软件开发平台与WebGIS相结合完成全景图像的网络漫游,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真实的感觉“进入”地图观赏景观[31]。(二)智能旅游信息系统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是建立在知识库和推理机基础上的高级操作系统,它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给出完整的解答,它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通过辅助和引导来为用户服务,用户对内部复杂的推理不必了解,只要给出完整的条件,系统会自动地进行分析,同时一步一步的引导用户将问题深入。将专家系统应用到旅游信息系统中,建立旅游专家咨询系统,旅游专家预警系统等智能化旅游信息系统,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旅游专家咨询系统除具有传统的旅游信息查询分析功能外,同时增加了人工智能,推理等方法,建立知识库、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等。根据旅游者不同的需求,如旅行时间、消费档次、希望游览的旅游区(点)等级、旅行性质、个人兴趣爱好、参与的活动、下榻宾馆酒店等,整合所涉及的旅游信息,通过知识系统给用户一个完整快速的,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的解决方案。(三)“三位一体”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3类: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服务部门和旅游景点、以及公共用户。国家旅游局于2001年1月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它集全国旅游行政办